APP下载

浅谈初中作文写作素材的收集

2017-10-25江惠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4期
关键词:素材积累途径

江惠彬

摘 要:写作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与学生的思想成长紧密联系。学生要写好作文,首先要有丰富的素材,一旦素材问题解决了,学生写起作文也就得心应手了。引导学生去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多观察、多阅读、多练笔、也多实践,从而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

关键词:生活化作文 素材积累 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这一实施建议要求我们将写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与学生的思想成长紧密联系。学生要写好作文,首先要有丰富的素材,一旦素材问题解决了,学生写起作文也就得心应手了。[1]

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可见,作文素材的积累就在生活中,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处处皆文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帮助学生找到“下炊之米”?笔者认为生活化作文教学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2]

一、走进生活,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应教会学生把目光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进行“生活积累”。 张大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精彩。早上旭日东升,傍晚晚霞流丹,山间朝雾暮岚,海上万帆竞航,草长莺飞,鱼翔浅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流连忘返;大到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国家时事,小到街头巷尾的红白喜事,男生的慷慨豪情,女生的女儿心思……从大自然到人类社会,世界变化万千,点滴变化总能牵动人的千丝万缕情思。细心地观察,慢慢地咀嚼体会,白有白的纯洁无暇,黑有黑的深奥沉郁,红有红的热烈奔放,每个事物、每种情感都有它的独特审美之处。

走进生活,学会观察,获得作文的源头活水。拨开笼罩在事物表面的云雾,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哲理。从太阳的东升西落中去感悟生命瞬息、時间可贵;从人世百态中去领略生活美好,真情可贵。从关注每一个细节中感受到生活的精彩和生命的灵动,从而积累丰厚的写作素材,提高对生活对自然的思辨能力。

二、走近经典,博采众长

阅读对于写作有重要意义,通过阅读能够跨越时空知晓古往今来的事情,能够和心灵伟大的人进行思想的交流,也能在各具特色的语言中领略语言的魅力,而对于知识储备薄弱的孩子来说,从阅读中去汲取写作的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名句、名篇以其高度的概括和包涵的哲理为人们所推崇。走近经典,在学习经典课文的时候,可引导学生积累课文经典片断,积累作家经典小故事,积累课文中的文化,积累古诗名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使教材成为学生的“写作源”,学生在作文时就可以比较熟练地去运用教材中一些现成的素材。

走近经典,还应重视课外扩展。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推荐合适的作品,并开展阅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如:在每堂语文课前五分钟,我设置读美文环节。有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文章,有“教师荐文”等形式。并将这些短文打印成册,一学期一本,标注推荐者姓名。组织学生再阅读,从中选出“荐书优秀作品”,“荐书达人”等。初中学生的书面语言比较贫乏,写作时常常用词重复,写不出优美、生动的语句。让学生有选择地看一些短篇小说和优美的散文,并作好读书笔记,把优美的词句和精彩的片断摘录下来,作为语言素材储存起来,以备写作时选用。

三、及时记录,积累素材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认真观察生活,细致感知生活,深入思考生活,“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引导学生及时地记录生活,真实地书写自己的生活感悟与思考。[3]

日记、周记、札记,读书笔记这些都是记录生活的极好方式。记录读书过程中看到的古今中外的事例,记录自己对生活的点滴体会,以及对他人作品的评价,这些,同样是写作必备的素材。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让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日记的好处是形式不拘,有了发现和感悟就随时记录,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字数长短不限,任意发挥。这就给了学生最大程度的写作自由,而不必受体裁、字数、时间等的限制,从而失去写作的意愿。日积月累当中,日记记录下的点点滴滴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作文积累了许多活生生的素材。

四、社会实践、体验生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作文教学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要引导学生到社会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用语言表达生活。走“生活作文”之路,把作文与生活紧紧连在一起,是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提高作文效率的极佳途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感性思维得以发展,同时又丰富发展了学生的主观体验,有利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可以根据活动体验进行多种形式的生活化作文创作。

如在《乡土文化采风》活动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乡土文化探究,参观拍摄、探寻由来、民间采访等多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学生自身生活在农村的有利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民间芗剧的表演特点,挖掘乡土文化的精髓;结合地方经济特色,体验菇农生活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会逐渐明白,其实我们的写作素材都来自生活,促使学生留意生活,养成爱观察的习惯。既感知了社会,丰富了阅历,也积累了更多的写作素材。

综上所述,要解决学生作文写作中无话可说的局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引导学生去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寻找创作的生活源头,使学生的作文有更丰富更新鲜的素材。从自己的人生体验和他人的生活总结中去扩大视野,增加内存,并转化为写作的动力和材料。作文素材的积累就在生活中,生活处处皆文章。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陶行知教育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师大出版社 2001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素材积累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作文教学重在引导
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高中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的途径研究
作文指导的有效策略
浅谈作文教学的方法
试论作文素材的积累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