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

2017-10-25郑成勇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初中体育体育教学

郑成勇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初中体育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喜欢体育课堂,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推动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教学;主动参与;策略

新时期,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的体育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初中体育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不高就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地参与体育学习,缺乏主动参与意识,造成体育教学质量低下,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寻找策略进行改善。

一、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主动参与的作用

近年来,新课改的实施对初中体育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对学生自主、主动进行学习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所以应该受到重视。体育课堂是发展学生非智力能力的一个主要部分,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生如果能夠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身心,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还能建立一个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全面发展自身的能力。另外,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如果学生是被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会降低,对体育教师教授的知识不够重视,学习效率会大大下降。而学生主动参与,可以有更好的精神参与课堂,更加积极地获取知识,激发体育学习的兴趣,形成正确的观念。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不足问题分析

1.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说明学生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够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好或者教学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是保证学生学习效率、培养终身学习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就会导致学习的主动性下降,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够还会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过去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十分单一,缺乏趣味性,无法吸引学生进行学习。虽然近些年在教学模式上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教学形式变化不大,教学的性质依旧保持不变,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减少,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主动参与性会大大降低。

2.学生缺失主体地位

很多初中体育教师仍然更加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太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单方面的作用依然比较大,而且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过去的体育教学都是教师为学生进行体育动作的示范,为学生指导每一个动作,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地位无法凸显,教师依然占着主导地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大都是关于动作指导的,在其他方面不存在任何的交流。这种模式下的学习会让学生感到疲劳,无法感到乐趣,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减少了学生的活动时间,过于严格地控制学生的课堂时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教学评价单一

我国的教学评价受到教育体制的影响,评价方式主要就是教师主观评价和体能测试结果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都只是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是片面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全面性的,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进行全方面地评价,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促使学生综合发展。很多学校的期末体育测试都没有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使用统一的测试标准,忽视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具有不公平的特点。而且考试的评价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情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不重视,使学生丧失自信,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也会随之下降。

4.教学内容单一

很多初中体育教学都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只是将考试的项目内容作为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忽视了那些常用的,但是与考试关系不大的项目,很多教学内容都还十分的老化,没有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内容单一,也造成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体验不到趣味,而且活动受到限制,只能被动地参与,积极性大大降低。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1.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初中体育的教学具有双向性,所以,初中体育教师不能只重视自己的地位,同样要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然后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地了解教材中的文字和动作图示,从而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充分发挥教材应有的价值。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可以首先熟悉一下动作,形成一定的动作意识,然后学生就会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更愿意将自己的动作完善起来,这样教学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基础内容,主要对学生体育知识体系的建立、身体素质的差异,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灵活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2.改善教学方法

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主动参与性较低,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善,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能够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多,如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法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可以选择情境教学法,通过一定的情境设置,将学生带入到新的内容当中,使学习课堂更加活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一些小组合作的方式,两种方法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在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进行练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每一个组都有固定的学生,然后设定小组长,让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还能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完善教学评价方法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单一,降低学生的学习信心,所以,教师要完善对学生的评价,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评价。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以期末的跑步成绩为主要内容,这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公平。教师要完善评价方式,就要将评价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在日常对学生进行模拟测试,最后以平均成绩作为考试成绩。同时,还要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和参与情况作为一个因素,全方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4.增加教学内容

目前,初中体育学习项目中一些较少的问题也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要学会丰富课堂中的学习项目,增加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游戏性的内容,调节枯燥的课堂,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会增加。比如,在练习跑步时,可以使用赛跑的游戏进行,让学生在游戏中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另外,教师可以在每节课都教给学生一些课外体育知识,然后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练习,这样学生会更加向往体育课堂,主动参与性也会提高。

四、小结

随着新课标的深化,初中体育教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很多初中学生对体育课堂的主动参与性还不够,这样会影响学习的质量。教师要重视这个问题,采用合理的措施,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堂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素根.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建议[J].运动, 2014 (17):116-117.

[2]张稳.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J].亚太教育, 2015(16):59.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初中体育体育教学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