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分析
2017-10-25张明宏
张明宏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日渐深入,初中体育教学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性手段。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分析了初中体育教学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与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 体育教学 锻炼 学生 心理素质 途径 分析
一、初中体育教学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就初中生而言,正处于健全人格的关键性阶段,不成熟、不稳定等是大部分初中生心理发展的显著特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尤为重要,要根据初中生各方面情况,积极引导的基础上,多角度塑造和发展初中生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成长成才。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利于学生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正确面对学习乃至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锻炼他们意志力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多方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利于同时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心理素质,在无形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将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落到实处,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为进入到更高阶段的学习提供有利的保障。[1]
二、初中体育教学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1.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全方位正确认识锻炼初中生心理素质,将其和体育课程知识教学有机融合,要多层次客观分析当下初中生个性特征、心理特征、认知结构等,结合体育课程知识,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无形中有效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使他们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问卷调查等形式,全方位客观了解班级每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随时观察班级学生思想动态、心理变化等,多角度对班级学生进行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巧妙融入到体育课程知识等,优化调整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增加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优化传统单一化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借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积极引导班级学生,掌握体育课程知识的同时,进行合理化的体育锻炼,在锻炼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效调整自身心态,促进他们认知、人格、意志等发展,逐渐提高他们感知能力、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不断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拥有健康的心理,进而,为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提供有利的保障。[2]
2.注重主动参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中,初中体育教师要准确把握这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平等对待班级每位学生,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到实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多样化途径引导班级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学科以及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强化他们主动参与意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无形中不断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多和班级学生沟通、交流,和他们平等对话,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氛围。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身体情况、特长爱好等,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便于班级每位学生充分展现自身各方面才能,更好地融入到集体中,获取自信心、认同感。针对班级中体育基础较差学生,教师要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难易度适中的体育项目,对其进行单独辅导与针对性训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针对班级中体育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安排些难度较大、具有挑战性的体育项目,比如,长跑、跨栏,便于激起他们的探索欲、求知欲,提高他们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多给予班级学生积极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客观评价班级每位学生,多肯定、多鼓励他们,促使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有所进步,班级中每位学生心理素质都能得到很好地锻炼,有效培养他们综合素养。[3]
3.注重挫折教育,开展多样化竞技类活动
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将其放在关键性位置,有效磨炼班级学生的意志力,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力、心理承受力,坦然面对学习乃至生活中的挫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大都需要采用身体练习方式,而很多体育项目动作、技巧的掌握都需要学生多次反复练习,加上某些动作复杂化,难度较大,极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针对这种情况,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比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断培养他们意志品质。以“长跑”为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班级学生掌握长跑要领、动作、技巧基础上,要引导他们如何在长跑最后时刻转变局势,反败为胜等,要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长跑比赛,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正确看待比赛中的输赢,正确看待比赛中的失败,成为自己不断前行的动力,全方位正确认识自己,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多方面技能的提高。此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开展多样化的竞技类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和他人合作、相处,培养他们战胜困难、坚持不懈等精神,强化竞争意识,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进而,有效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具备较高的抗挫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提高他们综合素养。[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树立生本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初中生各方面情况,围绕体育课程知识,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开展多样化的竞技类活动等。以此,在無形中有效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好地成长成才,提高他们综合素养,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提供有利的保障。[5]
参考文献
[1]万丛灵.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253-254.
[2]盛久埂.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OL].科教导刊(下旬),2015(12).
[3]汤劲光.初中体育课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有效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2,13:43-44.
[4]何德亮.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J].才智,2015,22:228.
[5]张悦.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J].当代体育科技,2015,27:93+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