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
2017-10-25侯健
侯健
[摘 要]近些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我国桥梁建设事业获得了空前发展。众所周知,交通的便利可以保证经济发展的正常进行,人们利用便捷的交通条件完成各种类型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整个流程,保证商品可以在生产以后的第一时间出现在商品市场中,保证流通性。而桥梁建设作为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分支,对于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因此,需要对常见病害做好相应处理。
[关键词]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3-0192-01
道路桥梁是我国交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性能直接对交通事业造成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考虑到施工行为、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会存在很多病害类型,因此,必须从现状入手,做好处理工作,满足施工要求。如果道路施工阶段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出现比较严重的病害,则会导致工程处理难度增加。
1 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的病害
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在运行阶段需要从具体情况入手,结合病害类型,制定有效的处理技术。以下将对某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
1.1 路面裂缝
道路桥梁施工阶段比较常见的就是路面裂缝,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要给予细致的分析,满足施工具体要求。其一,是和温度有关,当前施工过程中,以沥青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因此,对于行车安全和舒适度等有一定的要求,考虑到铺装设计的具体要求,如果存在养护处理不到位的现象,则会出现内外温差大的现象,形成裂缝。其二,是荷载力,每个路桥工程本身承載力都是固定的,如果路面行车超过了已有的承载力要求,则会出现超载的现象,引起裂缝。
1.2 沉降裂缝
路面沉降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如果路基质量比较低,材料包括软土或者黏土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置换和加固处理,如果不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必然会引起不均匀的沉降。桥头跳车是典型的沉降现象,主要是和建设行为存在一定的联系,在前期工程勘察阶段没有及时对地质进行检查,各项因素思考不周全,进而出现了不均匀沉降的现象,整体难度比较大。
1.3 局部损害严重
局部损坏的情况比较严重,通常情况下和桥梁端头变形存在一定的联系,此外,考虑到应力结构以及使用寿命的具体要求,需要对病害类型以及施工设计要点进行分析,采用合适的材料。如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必然增加行车承载力,给道路施工带来安全隐患。工程初期的设计不合理以及没有准确对缩量值进行评估,都可能导致这种情况,桥梁梁端头的局部破损会降低桥梁的适应功能,损坏桥梁的结构。
2 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 施工控制要点
目前,桥梁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施工内容便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并且该工序与桥梁主体建设质量有密切关系,重点需要关注几下几方面:①平整和清理施工作业场地,对积水地点进行填补或迁移,确保护筒有良好的稳定性。②测量桩位后,检查护筒是否与桩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确保桩平面的倾斜度不高于1%且误差不大于50mm。通常情况下,桩直径应小于护筒直径30cm且埋深需达到3m左右。此外,注意评估周围土层与护筒的夯实情况。
2.2 施工工艺
2.2.1 钻孔
正循环与反循环回转法是钻孔灌注桩钻孔技术中常用的两种形式。正循环回转法在实施作业前应在安装转盘前将钻机调平,使其两者处在一条直线中心线中。在实施钻进作业时,如果发现转盘发生位移或倾斜应及时对其复位修正。在启动转盘或泥浆泵之前,应让其保持一段时间的空转,然后再开始钻进作业。使用反循环回转法进行钻进作业时,应加长钻杆,并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情况重新配置自由进尺距离,从而确保钻头有良好的钻进强度和可靠性。
2.2.2 钢筋加工及灌注
遵从钢筋笼的设计标准来加工钢筋,以确保施工图纸与钢筋笼保护层相一致。综合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灌注作业,同时密切关注预埋件、振捣以及模板等作业流程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2.3 承台标准化施工技术
施工人员应对用于施工作业的材料进行复查,并根据审核后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在对桩头进行凿除作业时,应使用人工凿除的方式,避免使用膨胀剂后炸药。此外,严格控制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质量,确保其塌落度在15cm左右。为便于混凝土浇筑,及时清理水下淤泥,并检查预留孔与桩基的渗水情况。确保抽水作业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主体的70%后进行。
2.4 桥台施工技术
大型竹胶板与钢模需要在桥台施工阶段使用并依次进行组装,模板的切割与钻孔需要使用相应工具。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因受室外天气影响严重,所以建议在合适的天气下完成该作业。并及时对浇筑后的表面进行洒水降温,同时密切关注桥台中混凝土的固结过程,避免产生裂缝等其它病害。
2.5 预埋钢筋技术
嵌入式钢筋施工的关键是保证钢材质量,首次应全面检查合作供应商,避免不合格产品。发现钢结构的弯曲或变形,技术人员应及时调整。如果位置偏差,将直接影响承载能力,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符合设计要求,即使投入使用后在施工中道路及桥梁承载能力也不能达标,所以在使用时会出现很多安全问题,也增加了后期的维护和维护资金。由于存放时间长,加上施工现场条件,因此会有很多锈蚀,通常使用铁刷进行施工。如果出现位错问题,也是在伸缩缝位置,并且嵌入钢筋位置,应对锚环进行伸缩缝节段调整,避免局部问题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和进度。
3 结束语
我国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很病害,给桥梁带来一定的通行压力。因此,施工过程中,要不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延长我国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进而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杨.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分析与施工处理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7,13:134.
[2] 林静.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7,13:22-23.
[3] 崔俊霞.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世界,2017,14:40-41.
[4] 方聪聪,郭彬达.浅谈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J].江西建材,2017,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