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

2017-10-25张蒙婕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1期

张蒙婕

【摘要】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译林版《英语》Grammar time板块的教学案例,探讨了通过利用生活体验、创设真实情境、开展游戏活动、设置运用任务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理解、综合、想象、创新等思维能力。

【关键词】语法教学 思维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语法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语法教学中也应注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不少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仍是长篇大论地讲解语法知识,抽象记忆语法规则,或是采用题海战术,以练习替代讲解,使语法教学枯燥无趣,语法点的操练变成了机械式的重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也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文拟以译林版《英语》Grammar time板块的课堂教学实例,阐述如何在语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利用生活体验,增强学生理解力

语法是遣词造句的语言规则,一般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有时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体验,可以化抽象为具象,增强学生对语法点的理解。

[案例1]

译林版英语六上Unit1The kings new clothes的Grammar time中,语法点为动词的一般过去时。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时态,这一概念比较抽象,教师通过讲解定义,画时间轴解释种种方法后还有同学不理解。在某节课上,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个橘子并让他们吃掉。在学生吃完后,教师说: Just now, you ate an orange.不需要长篇累牍介绍过去式的定义,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举动,让学生直观地体会了过去时,理解了过去时并对它印象深刻。

二、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综合力

在语法教学活动中,真实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知和理解语言。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设身处地进行思考,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分析力。

[案例2]

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Seeing the doctor中,Grammar time的语法点为Whats wrong with…? He/She has…They have…以及情态动词should及其否定形式的用法。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出示各种病痛的图片,让学生说说他们怎么了,再根据各种病症给出建议。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总结语法规律。教学片段如下: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s wrong with him?

(教师出示男孩头痛图片)

S1: He has a headache.

T: What should he do?

S1: He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 and have a rest.

T:Whats wrong with her?

(教師出示女孩发烧图片)

S2:She has a fever.

T: What should he do?

S2: She should drink some warm water.

(同法操练have a cold/cough/toothache)

在案例3中,大部分学生实际上只是重复了在Story time中熟悉了的问答。对话内容重复性很高,每个对话之间的转换也没有过渡。对于五年级的同学来说,简单的图片无法激起他们主动表达的欲望。这样的语法教学显然无法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也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来获取学生的参与感,增加语言活动的真实性。在统一的情景下教学会显得流畅连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力。

[案例3]

(教学内容同案例2)

某教师先设置了一个大情境:Kids check-up day(小朋友去医院体检),他们需要做各项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牙齿检查等。教学片段如下:

1. T: Jack is doing the vision test.

Students look at the vague pictures and review some phrases

(请几个学生做一做Jack的视力检查以复习前一课时的词组)

T: S1, your eyesight is not very good. Can others give him some advice?

S2: You should do the eye exercise.

S3: You should not watch TV every day.

S4: You should not play too many computer games.

2. 轮到Amy做牙齿检查。

1)观看Amy检查牙齿的视频并回答问题:Whats wrong with her?

S5: She has bad teeth.

T: What should she do?

S6: She should brush her teeth before bedtime.

S7: She shouldnt eat before bedtime.

2)出示Amy与牙医的对话, 请学生用不同的语调读一读

Dentist: Hello, Amy!endprint

Amy: Hello, Doctor.

Dentist: Open your mouth and say Ah. Oh! My god! Do you eat a lot of sweets?

Amy: Yes. Whats wrong?

Dentist: You have bad teeth. You should brush your teeth in the morning and before bedtime. You shouldnt eat too many sweets.

Amy: Thank you, Doctor.

Dentist: You are welcome.

3)Be a dentist 把Amy与dentist对话中牙医部分的关键词去掉,请学生自由发挥,扮演医生。

3. (出示学生体检名单,发现Ben没有来)

a) T: Whats wrong with Ben? Guess the reason. Maybe…

S8: Maybe he has a fever.

S9: Maybe he has a bad cough.

b) Listen and answer: Whats wrong with Ben?

(听录音后回答)

Ss: He has a fever.

c) T: Please give loving advice to our friend Liu Tao.

S11: Liu Tao, you shouldnt play football in the rain. (录音内容有提到發烧是因为在雨里踢球)

S12: Liu Tao, you should have some rest and eat some fruit.

4. (在学生体检完后,出示学生体检表格,教师情感教育,问问同学过完体检日后有什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T: We should live a healthy life! And how?

S13: We should do some sport.

S14: We shouldnt play too many computer games.

案例3创设了学生体检的情境,在这个真实的情境下,由不同学生检查不同的项目而复习了带有不同病症的目标句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达都在同一个情境下进行,输出语言由由…should/shouldnt…到A: Whats wrong with…? B: …have/has … A: What should … do? B: …should/shouldnt…再到模仿对话,主动猜测。层次清晰而连贯,学生一步步对本课的目标句型有了整体地掌握。最后总结出We should live a healthy life.并回答这一问题时,学生的综合力更是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三、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力

将游戏融入语法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游戏的设置不仅要有趣味性,更要能启发学生思考。

[案例4]

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s中,Grammar time语法点为日期的表达,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基数词和序数词的用法。对此,教师设计了一个猜一猜游戏:Guess, what do these numbers mean?

6/20(The date of final exam is June 20th.

1989 ( I was born in 1989.)

7-11 ( Its a famous convenient store.)

这个游戏仅仅提供了几个简单的数字。不同于以往直接学习基数词序数词进而学习日期的方法,它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自己赋予这几个数字意义。括号内提供的仅仅是教师设置的参考答案,在课堂上,学生给出了许多其他有意义的答案。例如:6/20 is a fraction.(6/20 是个分数。)7-11 The answer is minus (受词汇量影响,学生表述这些答案时有的使用了中文。)这个游戏不仅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趣味化了日期的教学方法,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四、设置运用任务,提高学生创造力

笔头练习是检测学生语法掌握程度的一种常见方法。但是笔头练习往往是学生最不喜欢的一种练习形式。究其原因,一是练习内容一般比较枯燥,无法激起学生兴趣。二是受词汇量影响,学生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不能在一节课上扩大学生的单词量,但是可以在设置运用任务时从学生立场出发,为他们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引发思维的创造性。

五、结语

《课标》强调,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语法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渠道。教师在语法教学中,应以语法教学内容为依托,利用生活体验、创设真实情境、开展游戏活动、设置运用任务等途径,让学生边思边学,以思促学,使学生的理解、综合、想象、创新等思维能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译林出版社.义务教育科教书·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 [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