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话语视角下新闻报道的意识形态解读

2017-10-24张倩景建军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7期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意识形态新闻报道

张倩++景建军

摘 要:新闻报道在大众传媒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影响着信息的传播。以美国CNN中一篇关新闻报道为分析语料,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从词汇、转述引语和篇章结构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词汇层面包括搭配词、情态词两个维度,以此探讨美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策略的使用。

关键词:新闻报道;批评话语分析;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张倩(1992-),女,安徽宣城人,浙江工商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CDA、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在国际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传播信息的美国主流媒体在塑造各国国家形象中的地位同样大有可观。新闻媒体具有一定权威性,是传播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影响着受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新闻报道者通过对新闻事件的选择性报道影响国际受众对他国的认识以及本国形象的塑造。

新闻报道中蕴含着意识形态与立场取向,报道内容客观性和倾向性并存,美国作为该事件的第三方在报道中如何使用策略保持客观的同时维护自身利益?本文拟通过对美国主流媒体CNN官网中一则新闻报道中的话语进行研究,考察报道者如何将主观意图融合到新闻报道中,并借此帮助读者客观地解读新闻报道中蕴含的意识形态。

二、理论基础

丁建新认为,“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分析方法,被许多社会科学如社会学、政治学、社会语言学采用”(丁建新,2001)[1],影响范围广泛。CDA始于Fairclough,虽然目前仅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研究领域之广泛、影响之深远为更多学者开辟了新思路。1979年,英国语言学家Fowler和Kress等人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概念,把语言形式在交际语境中的功能作为核心,认为语言运用中蕴含了价值观及意识形态,而批评话语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改变甚至消除被认为是导致不真实的或歪曲受众意识的条件”。

新闻报道传播信息的功能不容小觑,随着批评话语分析的进一步发展,对新闻语篇领域的分析愈发重要。刘峥认为“使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探讨新闻报道背后的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了解新闻语篇以及增强自身的批评性意识”(刘峥, 2012)[2]。尽管新闻的客观性要求报道者尽量避免主观参与,但由于新闻报道者本身具有主观上的选择性,报道者往往策略性地通过对事件视角的选择以此表达立场。“在批评话语分析看来,话语权力的运用表现在控制话题、话语方向、话语内容及其表达和理解方式。发声者通过各种手段塑造听话者的见解,以达到某种社会政治目的”(郭庆民,2016)[3]。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揭开某些语言传播过程中神秘的面纱,揭露语篇中用以操控的偏袒性语言是CDA的任务。

三、研究方法

为避免语料选择的主观性,本文随机抽取CNN官网一篇新闻报道作为分析对象。从报道者的词汇选择(搭配词和情态词)、转述引语和篇章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报道者如何表达自身立场、影响读者认知环境。田海龙认为,“在系统功能语法中,搭配词的选择体现报道者的意识形态,情态词的使用情况体现说话人对话语内容的情感倾向,转述引语是报道者选择性的引用第三方话语,语篇结构的安排则体现说话人对想要表达内容的重视程度,这些都是说话人在话语中加入主观意识形态的手段”(田海龙,2016)[4]。

对单篇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有效的方法往往是通过逐句逐字地探究各类词汇、语法与篇章结构,深刻解读文本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进而解读报道者当时的情感倾向。

四、具体分析

(一)词汇选择

词汇层面上的分析包括搭配词和情态词两个方面。搭配词提供语义韵,体现报道者在语境中的态度,而情态词可以提供真值度,体现报道者的倾向性。

1.搭配词

Firth将搭配词定义为“习惯性相伴的词”,而这种“习惯性”往往蕴含使用者的情感。通过分析习惯性相伴的词,可以探索出节点词本身蕴含的情感态度,词语共现,使语境弥漫着一种特殊的语义氛围。

通过语料分析发现,在岛屿名称的命名上,Diaoyu Island出现4次,Senkaku Island 出现1次。Senkaku Island是日本官方对钓鱼岛的称呼,美国在报道时直接使用,可见在岛屿名称上有倾向性。从搭配上看,Diaoyu Island左右的搭配词分别是illegal, invalid,“非法的”、“无效的”此类消极词汇,而Senkaku Island左右的搭配词则没有消极的词汇,词汇的选择使用受制于报道者的意图。

2.情态词

情态是说话者对句子命题真值度的看法,是立场的表达方式之一,情态词的策略性使用是报道者植入主观见解的方式之一。根据语言学家韩礼德的界定,情态是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表现方式,介于肯定和否定之间。在所选的报道中,出现would 1次。

would 具有软肯定的作用,没有明确肯定,却使责任的承担者呈现多样性,增加发声者以增加新闻的真实感。Japan's Chief Cabinet Secretary Osamu Fujimura would not confirm the details, but said negotiations with the owner were under way. 報道者模糊化处理细节,但强调日本内阁大臣在争取协商,报道者有策略的使用情态词以实现自身需要。

(二)转述引语

报道者一般不会以第一人称进行报道,而是插入第三方权威人士或知情者的原话。引用新闻事件当事人的观点可有效增强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也有助于报道者本身巧妙地规避责任,是报道者常用的策略之一。事实上,引语内容的选择就是话语的选择,从引语的选择可窥探报道者的立场倾向。endprint

该篇报道中多次使用直接引语,如“Any unilateral actions taken by the Japanese regarding the Diaoyu Islands are illegal and invalid,”said Hong Lei, a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man. 報道者引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的话,提到任何日本在钓鱼岛上的单边行为都是非法的、无效的,既显得权威,同时规避了自己的责任。

(三)语篇结构

新闻语篇通常按照新闻价值的高低依次排列新闻要素,这一特征在新闻语篇中尤为明显。报道者不可以编造违背事实,但是可以安排报道顺序,影响读者对新闻信息的掌握。

从所选择的语料来看,语篇开头第四段便提到The uninhabited islands are known in Japan as Senkaku and in China as Diaoyu, and are owned privately by a Japanese family. But both China and Japan claim the islands, which are located between Taiwan and Okinawa.美国媒体报道者开头第四段提到中日所争的这个岛,是位于台湾和冲绳县之间的一个小岛。紧接着提到They(Diaoyu Islands)sit among rich fishing waters and are also believed to be rich in oil resources.岛屿的渔业、石油资源丰富,这种语篇结构的安排在无形中表达着岛屿的所属权及争夺的目的性问题,可见语篇结构的安排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五、结语

以上分析表明,新闻报道,特别是国际新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报道者本身的意识形态和立场,报道者可从词汇选择、转述引语、语篇结构三个角度对新闻报道进行有效操作,规避责任的同时渗透主观选择。本文并为读者解读新闻报道语篇提供分析方法和思路,帮助增强反控制意识。

参考文献:

[1]丁建新. 批评话语分析评述[J].当代语言学,2001(6):305-310.

[2]刘峥. 新闻语篇CDA研究方法初探[D]. 清华大学, 2012(5):14-63.

[3]郭庆民. 批评话语分析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评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5): 69-77.

[4]田海龙. 批评话语分析精髓之再认识—从与批评话语分析相关的三个问题谈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批评话语分析意识形态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英国执政党网络报对中式教育纪录片评论的批评话语分析
广告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批评性话语分析及其对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新闻语篇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意识形态解读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