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虞美人草》在中国的传播

2017-10-24龙国庆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7期
关键词:夏目漱石虞美人译本

摘 要:《虞美人草》是夏目漱石于1907年迈入职业作家之路后,在《东京朝日新闻》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其创作阶段从前期向中后期过渡的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可见其独特的意义,但是它在中国学界一直极少被提起,国内对其研究也是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虽然在大众传播领域,这部作品有了一些知名度,却是把这部以“我执”为主题,提倡“道义”的作品贴上了“兄妹畸恋”“乱伦”的标签,直到2011年《虞美人草》第一个汉译本的出现,大众对这部作品的认识才慢慢走向正途,在学界也泛起了涟漪。本文试通过分析梳理《虞美人草》译本出现前后这部作品在中国内地的传播、接受状况,得出即使这是一个文学传播方式多元的社会,可靠的译本依然是传播外国文学经典的最重要方式这一启示。

关键词:《虞美人草》;百度搜索

作者简介:龙国庆(1990.8-),女,江西省宜春市人,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院14级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下的西方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03

《虞美人草》是夏目漱石以专业作家身份发表的第一部作品,这是一部代表其创作阶段由前期向中后期转变的一个承上启下的作品,在他短暂的十年创作生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夏目漱石在日本享有“国民大作家”的美誉,在中国也是一位极受追捧的作家,他“一生的大部分作品(特别是小说),都有了中文译本,只有长篇小说《虞美人草》(1907)等少数重要作品,因种种原因没有译本(《虞美人草》使用了‘俳句连缀式的文体,翻译难度特别大。”这部作品由于一直没有译本在中国的传播可谓是困难重重,大多数中国研究者即使是日本本国的研究者在研究夏目漱石的作品时,通常都选择漠视或故意不提及《虞美人草》,改编的同名电影及畅销小说的介绍或许让这部作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却把大众对小说的理解引向歧途。直到2011年过了约一个世纪才有了第一个汉译本,终于中国读者可以抛开“谣传”亲自揭开《虞美人草》神秘的面纱,认识到它的真面目。通过分析《虞美人草》中文译本出现前后,它在中国内地的两种极其不同的传播、接受情况,证实了即使是在如今这个文学传播方式多元的社会,可靠的译本依然是传播外国文学经典的最重要的方式。只有跨越了语言的障碍,才使得“没有什么能够掩盖这部文学经典的光芒,空间不能,时间也不能”(金城出版社,第1版,封面宣传语)。

一、《虞美人草》第一个汉译本出现前

《虞美人草》发表于1907年6月23日~10月29日东京和大阪两地的《朝日新闻》,然而,在中国最早开始研究并介绍《虞美人草》的人是早期的留日学生,鲁迅是其中第一位。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和日本挚友增田涉都曾回忆到他热心地阅读每天在《朝日新闻》连载的《虞美人草》。不过鲁迅没有热心到把它译介到中国,一生只是翻译了夏目漱石两篇短文《挂轴》和《克莱克先生》,原因除了作品本身难度大外,更主要是因为两人在政治观和精神抱负上的巨大差异。鲁迅除外,周作人对《虞美人草》也抱有很浓厚的兴趣,在其文章《苦菜杂记·我是猫》当中,就提到他为了尽先看到连载,把常看的《读卖新闻》改成订阅《朝日新闻》。考虑到周作人在中国日本文学研究领域的地位,经他在文章中这样有趣的谈及自然提高了小说在中国的知晓度。总体来说,早期的学术界对于《虞美人草》只是稍微地提到,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对于日本文学的研究掀起了浪潮,但这并没有使得中国对于《虞美人草》的学术研究有所飞跃。影响力大的专题学术论文屈指可数。其中,《论夏目漱石<虞美人草>的道德观》是刘立善译自日本神户大学西垣勤的日语论文和《论夏目漱石的新闻小说——<虞美人草>》是首都师范大学王成发表的,这是少有的两篇有学术影响力的文章。并且,《夏目漱石<虞美人草>论》这篇由苏州大学杨雅婷发表的硕士论文是在以夏目漱石为研究主题的众多博硕士论文中仅有的聚焦在《虞美人草》这部作品上面的论文。由此可以说,在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中,《虞美人草》是处在边缘地位的,与这部作品在夏目漱石创作的生涯中的地位来说是不相称的,他想尽办法把自己的才华体现到作品当中,盼望这部作品是自己作为专业作家的一部真正地处女作,结果却差强人意。在日本文坛中,它不被重视,并且在主流上,被采取的批评态度很可能间接影响了中国学术界对这部作品具有的重视性。再者,夏目漱石自己也不满意这部作为专业作家的处女作,这也让当时的学术界随了大流,不重视它。

相比于学术界传播的艰难,踌躇不前的状态,《虞美人草》在大众中的传播则相对顺利并具有延续性。

以大众传播渠道进行传播《虞美人草》,最早是在沟口健二于1935年拍的同名电影。沟口健二在日本文学史上是十分重要的导演,在威尼斯电影节曾连续三届称雄。为了表彰他,日本政府授予了他紫授奖章,在他去世后还追加赠送他四等瑞宝章。编剧伊藤大辅根据夏目漱石的小说改编而成了同名电影《虞美人草》。改编后,小说故事变成了通俗的爱情悲剧,原作品的哲学韵味变成了虚幻的背景。中央电视台曾播过这部电影,在中国有相应的影响力。在网络上流传的,提到《虞美人草》是兄妹恋故事,其来源是这部电影实属是误传。

那么,《虞美人草》被大众广泛传播为一部“兄妹恋”故事是为何呢?这也是本文很关注并想梳理清楚的一个问题。《虞美人草》被误传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接下来讲到的畅销小说。

一提到《虞美人草》,当代读者的印象是认为它是一部与“兄妹恋”主题相关的小说。这主要是由于《盛夏的樱花草》这部由沈星妤所著的爱情畅销小说。沈星妤于2000年就开始专业写作,在主流和网络文学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她畢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外语系。《盛夏的樱花树》在2003年7月首发于《萌芽》,是她的成名之作。《萌芽》是中国第一本青年原创文学杂志对中国青年深具影响力。新概念作文大赛是中国权威作文大赛,是由《萌芽》联合13所著名高校合办。韩寒、郭敬明等80后文化偶像都是由大赛发掘出来的,因而,《萌芽》被誉为“80后偶像摇篮”。《盛夏的樱花树》正是一本刊登在《萌芽》的爱情畅销小说。小说的男女主人公是一对亲兄妹,名叫夏吹和夏米,他们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生活在贫穷的环境当中。兄妹俩本来因为家境的惨淡和生存的压力互相排斥但在精神上两人又几乎相依为命,不知不觉,兄妹俩坠入了情感的悬崖,有了违背伦理道德的爱情。在小说中,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与夏米如影随形。正因为这部畅销小说多次提到《虞美人草》,使得很多读者产生了对夏目漱石这部作品的浓厚兴趣。当时因为小说还没出现中文译本,但很多读者通过《盛夏的樱花树》,对《虞美人草》有了一定的理解,很多读者甚至还为此去学习日语期待能一睹此书的真面目。而这一定的理解从现在看来却是误解,这部小说清晰的写到了夏目漱石《虞美人草》的故事梗概:“去书库是为了找一本夏目漱石的小说,猪豆告诉他,小米除了每天站在窗台上观察那两棵奇怪的树之外,还经常揣着一本叫《虞美人草》的小说翻来覆去地看,作者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夏目漱石。夏吹好不容易才找到,虽然版本很旧但印刷还算清楚,小说不长,所以他就站在书架后面的角落里飞快地读了一遍,故事讲的是一对同父异母兄妹的畸情悲剧,妹妹自杀的结局让夏吹胆战心惊。看完他就放回原位马上离开了那里,裴希希发现他两手空空很奇怪,他说,书没找到,算了还是走吧。”网络平台具有简单、及时、范围广、廉价等特点,却也让这误解在大众中传播开来。endprint

我们都知道,百度搜索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大众在想要知道一个问题的答案时,都喜欢百度一下获取自己想要的答案。就此,笔者统计了一下在《虞美人草》第一个译本出现前,人们都就《虞美人草》提了哪些问题、其他的人都是如何作答的。从2005年8月24日账户号为“shelley1118”提问“请问哪里可以看到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中文版”,回答“(一个链接)这是日文版,据我所知还未有中文版。”到2011年9月11日账号名为“寒海九十九”提问“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在陕西哪里有卖的/”,于2011-9-21的 回答“目前没有《虞美人草》的中译本”期间还有6个网民针对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提出疑问,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哪里有夏目漱石《虞美人草》的中文版?另一个是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讲的是什么?第一问题的答案很显然了,译本出现前就只有日语版的找不到中文版。然而,后面这个问题呢?有人回答说它是一个兄妹恋的故事,有人说它描写了一个拜金主义思想膨胀的女子为了爱慕虚荣,追求浮华,抛弃了纯真的爱情,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的故事。从这些我们可以知道,《虞美人草》的故事内容还没有被正名。

二、《虞美人草》第一个汉译本出现后

《虞美人草》的第一个汉译本是由茂吕美耶所翻译的。三年之内一个译者的译作被出版了三次,在2011 年,金城出版社出版了简体的中文译本,在2012 年,台湾麦田出版社推出了繁体中文译本,在2013 年5 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同出版她的繁体中文译本。这已经充分体现了对该译作的肯定。

那么她到底是一名怎样的译者呢?她竟然可以克服这个翻译难题。茂吕美耶,她是一位命途多舛的日中混血儿,她的人生经历造就出了这位传奇女子。她曾为了爱情弃学嫁入了豪门,离婚以后一人带着两个幼子不远千里留学郑州,曾卖过古董学过甲骨文,乐观地抗癌逆转人生……

她从始至终都贴近普罗大众,去关注庶民的文化生活。她整天谈论洗澡、吃饭、传说、歌谣、怪谈,展现了物语驳杂的日本的美。茂吕美耶的译作有梦枕貘的《阴阳师》、冈本绮堂的《半七捕物帐》小说系列等,著作有《物语日本》《江户日本》《平安日本》等。历经艰难险阻的她有着他人不可相提并论的毅力和耐心。她游走于中日之间,使她也具备很强的中日古文功底。她“这人怎么可以把我们的话讲得比我们还好”是台湾导演吴念真称赞她的话。并且,茂吕美耶对《虞美人草》的家庭主题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再者,她始终十分关注庶民的文化生活。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茂吕美耶成为了《虞美人草》的不二人选,成为了第一人。

信、达、雅是翻译的三大原则。译者在信、达方面做得已经足够优秀了,但在雅这个环节其实是还有上升的空间的,比如具有庶民色彩、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台湾腔”、“模糊翻译”类问题。但是大醇小疵,茂吕美耶的译本已经在出版市场上茂吕美耶的译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2014年10月1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译者陆求实翻译的《虞美人草》。他是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系、日本亚细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部,业余坚持文学翻译十多年,出版有数十种、约500万字的译著,曾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在陆求实翻译的这版《虞美人草》序言中,他写道:“日本明治至昭和时期的小说家兼文学评论家正宗白鸟在其《作家论》中点评《虞美人草》道:夏目漱石在这部作品中过于炫示自己的文笔,喋喋不休讲述一些无聊道理。的確,漱石在《虞美人草》中刻意采用了繁杂浮华的俳体进行创作……半文不白的句子中夹杂了排比、对文、双关、借代、拈连、移就以及骈句等多种修辞表现手法,极富形式美,加之穿插大量俳句、和歌、日文训读的汉诗以及中西经典文学作品的句段,似乎有意在炫技炫奇,让人眼花缭乱,给现今的读者阅读带来很大障碍,翻译更是困难重重,这或许也是迄今几乎无人尝试触碰该作品的重要原因……夏目漱石是一位博大精深的作家。《虞美人草》……从这个意义上说绝对应视为夏目漱石的重要作品之一,真诚地祈望读者喜爱这部奇作。”从中我知道译者翻译这部作品的原因,还有对它的期待。作为国人的首译版,用词典雅、语言流畅,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原著的风貌。

两个译本在图书市场上得到广泛的好评。但十分可惜的是,学术研究界并没有出现很大反响,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改变。探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日本作家和评论界的看法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学界对这部作品的印象。然而,可以相信的是,随着译作影响的扩大,这个既定看法必将被改变,研究能够被深入。并且可以更值得让译者欣慰的是,在大众传播道路上,译本做了相当大的贡献。译者可以感到欣慰的是在大众传播道路上译作具有很大的贡献。终于大家对这部作品有了清晰的、准确的了解,甚至有些大众读者还在网上如百度知道、豆瓣读书上发表长篇、有深度的看法。

笔者统计了一些相关的数据,有一位读者曾在网上从人物、背景、每章故事情节写了大概一千三百二七字的梗概,并且是很准确的。有一位读者从《虞美人草》的语言、人物形象、主题写了一千七百五十四字谈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看法。有一位读者写了二千二百零六字的捋清作品中的人物关系、解释藤尾自杀背后的原因。更有一位有日语语言功底的读者用了二千三百二十一字具体的分析了茂吕美耶译本翻译技法上的优缺点。从中可知,他们几人所发表的看法都不是一样的角度出发的,没有抄袭现象。对比于在没有译本出现前,网络平台一问一答的干涸现象,这些相当繁荣并且有水准的交流。

结语:

《虞美人草》在中国有学术传播之路,和大众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渠道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然而当我们对比译本前后,《虞美人草》在中国内地的传播、接受状况后,可以得出:即使这是一个文学传播方式多元的社会,可靠的译本依然是传播外国文学经典的最重要方式这一启示。endprint

猜你喜欢

夏目漱石虞美人译本
虞美人·蝶为媒
虞美人的烦恼
抓住对方的心
我是猫
夏目漱石生前去过的地方——跟着作家去旅行
虞美人 侦查(外二首)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蒋捷·虞美人 听雨》
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