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琦瑶生命中的五个男人

2017-10-24孟潇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7期
关键词:长恨歌

摘 要:王琦瑶是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中的女主人公,她一生陷入与五个男人的爱恨纠葛,最终也没能得到真爱。王琦瑶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而她的悲剧是自己一手造就的,还是这五个男人带来的?本文试从《长恨歌》中的男性人物入手,体会王琦瑶的悲剧成因,以便深入作者王安忆的写作态度。

关键词:《长恨歌》;悲剧色彩;写作态度

作者简介:孟潇,女,辽宁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01

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她有着姣好的容貌和身段,也正是外貌上的特点使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少女时代,她的照片由程先生的镜头被《上海生活》杂志选为封面,成了“沪上淑媛”;后又入选成为“上海小姐”,继而成为李主任的“金丝雀”;新政权诞生后,王琦瑶在邬桥遇到了阿二;最终她选择重返上海,开始了在上海弄堂自食其力的生活,在这里遇到了康明逊,并生下了私生女;80年代后,王琦瑶的生活重回巅峰,时装,爵士乐,派对又使她再次成为“沪上淑媛”,赢得了20多岁的老克腊的爱慕;但她一生珍藏的李主任的金条也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王琦瑶的一生是平凡女人不可企及的,她一生经历六个男人,被万人聚焦,当过情妇,养过私生女,直到生命之末,她仍带着光环,比起一生和柴米油盐为伴的女人来说,她的故事就是一部书,然而她的一生似乎也没有被爱情光顾过。

五个男人代表着王琦瑶曾面临的五选择。程先生是她遇到的第一个男人,一个被照相馆生活磨得没有生活熱情的男人,王琦瑶的出现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对王琦瑶的爱慕持久而深厚,但王琦瑶始终清楚程先生能带给她的是程先生之前的生活,机械而乏味,自己想要的不是和程先生这样一个身份卑微的人共度一生。李主任的出现使王琦瑶走上了不归路,她过起了情妇的生活,彻底与平凡划清了界限,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能让她“心落地”,“踏实”的李主任。李主任遇难之前留给她一个装满金条的雕花木盒,这是她一生守护的东西,可见她追求的并不是爱情,而是能让她踏实的物质财富。在邬桥,王琦瑶遇到了阿二,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对她的爱慕之情,她是有所感知的,但她明白纵使这邬桥风光多么舒适惬意,也留不住自己那颗早已被上海的纸醉金迷所俘获的心。在弄堂里,她遇到了康明逊,他的家世、人品无可挑剔。但是他也只是一个大家族的庶出少爷,他看似洒脱,却为保住自己的地位而苦心经营的人。她曾对他说,“我是有求你的,我求的是你的”。而他唯一留给她的是女儿,自此在未出现过。“总之,他们成了一对正真的老熟人,你知我,我知你,却是桥归桥,路归路……”这种无奈也成为王琦瑶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老克腊是王琦瑶步入中年后的选择。老克腊是新时代中偏对旧时代产生迷恋的文艺青年,王琦瑶当年沪上淑媛的气质使他深深陷入过去的梦境中。而中年的王琦瑶借老克腊对自己的迷恋,来弥补自己的寂寞与空虚。她甚至拿出自己最为珍视的,当年的雕花木盒来留住老克腊。可见王琦瑶的空虚与寂寞之甚。遗憾的是老克腊的梦醒了。

这五个选择,程先生、李主任和阿二是可以自己掌控的。那时,她有大好的青春年华可以挥霍,她可以过稳定的生活,也可以选择过阔太太的生活,甚至可以在邬桥过恬淡的田园生活,但她重回上海后,选择成为弄堂里的边缘人,爱上给不了自己未来的人,还侥幸从一个怀旧青年身上聊以慰藉,这都成为自己无法选择的选择。但是王琦瑶最终能在男权主导的社会中,体验了五种选择,也足以说明王琦瑶是智慧的。她清楚地知道男人喜欢哪种女人,自己可以凭借性感的诱惑力和对物质世界的了解,在男性社会中立足。随着岁月的流逝,王琦瑶的追随者和情人,大都死的死,散的散,而自己却能独善其身,面对流言,将女儿抚养长大,不难看出王琦瑶是智慧而隐忍的。直到晚年,她才感受到岁月的无留情面。用金条乞求老克腊给她“多点时间”。王琦瑶的隐忍和智慧是被动的,以物质为基础的,甚至是扭曲的。青年时代,她也只是普通的上海少女,向往富足安逸的生活,于是几乎不假思索选择了李主任,而放弃了物质基础差的程先生。李主任死后,她没有过多表现悲伤,而是抱着李主任留给她的雕花木盒,这她不忍放弃上海的繁华,于是她告别邬桥,重回上海。被无能的康明逊伤害后,选择继续隐忍,抚养私生女长大。是自己的处境,将她推至下一个处境,但她总能从中痊愈。她本该为自己坎坷的命运感到羞耻,伤感,悲愤,然而似乎那盒金子能将她所受的一切委屈都弥补回来,这也是她珍视那个盒子的原因。同时那个盒子也在岁月流逝中,将她的人性一点一点磨灭,直到自己意识到岁月不再等她。

作者王安忆在男性人物的定位上,选择一改往常男性人物高大,保护欲强的形象,描写了男人霸权,无能,自私等弱点。程先生没有钱和权,却又痴心一片,王琦瑶多次伤害他,将他视为备胎,他依然坚定不移,为她付出,直到经历时代剧变,跳楼自杀时,心里还对王琦瑶念念不忘。或许王琦瑶早就明白,爱情带给的温暖体贴始终不是实在的。李主任作为历尽人世的大人物,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之中,而王琦瑶能做的,只有迎合。康明逊面对自己的爱人,却不敢与自己的家庭抗争,因为自己的地位已是自己苦苦经营而来的。还有老克腊消极避世的处世态度等。但终究而言,王安忆笔下的男性并不至于是大奸大恶之人,而是社会人物的真实写照,在文章中,也并没有流露出自己对男性的厌恶和鄙视,反而流露出一种对普通男性的关怀。

王琦瑶的悲剧命运与这五个男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究竟与自己的选择有着绝对的关系,是自己对于金钱物质,浮华世界的向往,和对男性的依赖造就了一生爱情的悲剧。而她的选择,又是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时代为她做出的选择。作者提到过,王琦瑶代表的是一个群体,她们对物质财富,安逸生活的向往,几乎是那个年代的上海女孩本能的选择。同时,王琦瑶也是坚韧,美丽,经历人生悲欢离合后仍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女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恨歌
《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物化爱情——用马克思“交换—消费”系统解读
长恨歌
——笔画设计
长恨歌——笔画设计
长恨歌
王安忆《长恨歌》中的个体意识研究
浅析《长恨歌》译文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从译者的主体性看《长恨歌》的英译
金华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兰峪水,长恨歌
理性思考 深切同情——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法探究《长恨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