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超测量肝硬化患者门脉血管直径及其作用分析

2017-10-24朱长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41期
关键词:门脉胃底主干

朱长波

(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400)

B超测量肝硬化患者门脉血管直径及其作用分析

朱长波

(句容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400)

目的分析B超测量肝硬化患者门脉血管直径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0例设为标准组,另外抽取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所有参于本次研究的人员均进行腹部B超检查。检查重点为门脉血管变化,包括门脉主干直径、门脉左干直径、门脉右干直径、脾门静脉直径。所有标准组患者做胃镜检查,观察是否出现静脉曲张及其曲张程度。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门脉主干直径、门脉左干直径、门脉右干直径、脾门静脉直径均显著大于健康人员。50例标准组患者中,有29例患者门脉主干直径大于等于14毫米,其中出现轻度、中度、重度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比例依次为,27.58%,34.48%,37.93%;其于门脉主干直径小14毫米的患者,出现轻度、中度、重度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比例依次为,57.14%,23.80%,14.28%。结论 及时对肝硬化患者的门脉血管直径进行B超检测,可及时的观察患者病情。

肝硬化;B超;门脉血管直径;胃底静脉曲张

肝硬化是一种临床慢性肝病,大多数患者都是肝炎后肝硬化,也有少部分患者为酒精性肝硬化或血吸虫肝硬化[1]。肝硬化患者由于肝纤维组织增生、再生结节等压迫门静脉容易引发门脉高压,门脉高压引起侧支循环开放,导致向肝血流通过侧支形成逆肝血流,进而引起大面积出血[2]。对门脉高压的关注可及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提出有效治疗手段。现根据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的门脉血管直径变化,分析患者的病理特征,提高肝硬化治疗手段,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0月间,在作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0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患者4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7例,胆汁型肝硬化患者3例,将所选患者设为标准组,另外抽取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排除下列情况患者,(1)酗酒、行动不便、表达不清。(2)拒绝配合治疗的患者。(3)患有心脏病、心肌梗塞、脑血栓、中风等突发性疾病。(4)近期内接受抗抑郁治疗的患者。(5)患有癌症、白血病等重大疾病。(6)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标准组患者50例,患者年龄为35~65岁,平均年龄为(52.23±3.87)岁。对照组患者50例,患者年龄为36~63岁,平均年龄为(49.45±2.53)岁。分组后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病史,P>0.05,所选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标准组50例患者在收治入院时均出现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腹部静脉曲张、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水。50例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正常,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为阴性。

所有参于本次研究的人员均进行腹部B超检查,检查前所有人员尽量排空肠道气体避免影响检查结果,被检查者取平卧位,暴露腹部,检查重点为门脉血管变化,包括门脉主干直径、门脉左干直径、门脉右干直径、脾门静脉直径。

所有标准组患者做胃镜检查,观察是否出现静脉曲张及静脉曲张的程度。

1.3 观察指标

检查结束后,测量记录所有被检查人员的门脉主干直径、门脉左干直径、门脉右干直径、脾门静脉直径,以及标准组患者胃底静脉曲张的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标准组和对照组人员门脉血管直径测试结果

根据下表数据显示,肝硬化患者的门脉主干直径、门脉左干直径、门脉右干直径、脾门静脉直径均显著大于健康人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标准组和对照组人员门脉血管直径

2.2 标准组患者门脉血管直径和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对比

以14毫米作为门脉主干直径的分界线,50例标准组患者中,有29例患者的门脉主干直径大于等于14毫米,在这29例患者中,出现重度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比例为37.93%。在另外21例门脉主干直径小于14毫米的患者中,出现重度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比例为14.28%。门脉主干直径大于等于14毫米的患者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比门脉主干直径小于14毫米的患者严重。见表2。

表2 标准组患者门脉血管直径和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对比

3 讨 论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着体内的糖原代谢、蛋白质合成、排毒、微循环等重要功能,同时肝脏也属于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是人体内最大的内脏器官[3]。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脂肪的摄入量增加,导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越来越多[4]。肝硬化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其代偿功能将显著失调、肝脏受损程度不断增加,导致肝硬化向着肝衰竭、肝癌发展,根据数据统计我国约有70%的肝硬化患者会转变为肝癌。

肝硬化从病理学分析为肝脏出现广泛的干细胞坏死、结蹄组织增生、干细胞结节再生、肝小叶结构严重破坏,形成假性肝小叶,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变硬。早期肝硬化无明显症状,后期出现肝功能显著损害,门脉高压等症状,引起消化道等相关系统病变,严重者会引发癌症、腹水[5]。

患者的门脉直径越大,血管压力就越大,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就越严重,发生破裂出血的概率就越高。门脉血管直径的大小和肝硬化的静脉曲张程度息息相关[6]。在上述研究中,肝硬化患者的门脉主干直径、门脉左干直径、门脉右干直径、脾门静脉直径均显著大于健康人员,在29例门脉主干直径大于等于14毫米的患者中,其重度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比例达37.93%,而在门脉主干直径大于等于14毫米的患者中,重度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比例仅为14.28%;数据相比,差异显而易见。

综上所述及时对肝硬化患者的门脉血管直径进行B超检测,可更及时的观察患者病情。

[1] 杨高益.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腹部B超应用的价值研究[J].现代养生,2014,22(4):34-34.

[2] 荆 治,杨海英,李瑛琪.腹部B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4,1(18):2833-2833.

[3] 吴 杰.腹部B超技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2):151-152.

[4] 王东辉.肝硬化门脉血管B超检查对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的价值[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0):135-135.

[5] 宋月实.腹部B超技术在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方面的临床价值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5,22(6):50-51.

[6] 罗 璐.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中彩色B超的应用价值解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22(11):89-90.

R657.3

B

ISSN.2095-8242.2017.041.7964.02

本文编辑:吴玲丽

猜你喜欢

门脉胃底主干
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二代支架时代数据中糖尿病对无保护左主干患者不同血运重建术预后的影响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时间的分析及临床护理
门脉高压性胆病临床诊疗进展
基于ROC方法对门脉高压脾切后PVT早期预测的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