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发展新机遇专题研究
2017-10-24郑新立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发展新机遇专题研究
郑新立(1945—),河南唐河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见解。2009年4月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2014年5月,被《经济学家周报》评为“2013·经济学人”10位著名经济学家之一。先后出版《论抑制通胀和扩大内需》《论新经济增长点》《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等多部著作。
主持人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大举措,是消化国内过剩工业产能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的现实需要,是高举经济全球化旗帜、推动国际经济合作的实际行动。今年“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这一倡议已经得到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重大深远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把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当做搭上中国这列快速前进火车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3年多来,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一批重大工程正在酝酿、协商、规划,有的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有的基础设施功能在跨境物流运输上得到利用。如中巴经济走廊和瓜德尔港正在紧张施工;连接北京到新加坡到泛亚铁路中线一些路段已经开工;从北京到莫斯科的高速铁路莫斯科到喀山段已达成建设协议;由中国公司建设运营的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和中远海运集团购买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多数股权取得成功;中欧货运班列不断增加;由中国承建印尼、马来西亚和非洲的铁路建设项目正取得进展。中国企业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建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所在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如江苏红豆集团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有效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中国企业对海外投资大幅度增加,2016年中国企业对境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实现11299.2亿元人民币(折合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截止2016年底,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累积投资185.5亿美元。2016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0589.2亿元人民币,新签合同16207.9亿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合同额1260.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7.7%。对外投资拉动了施工装备、建筑材料出口和劳务输出。同时,拉动了投资对象国的能源、矿产品、农产品出口,增加了就业,使这些国家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借助中国市场加快了发展。
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与贸易,完全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之上的。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没有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扩大了当地就业,帮助当地人民改善生活、医疗、教育条件,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
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必将保持目前已经形成的发展势头,并将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扩展。在扩大经济合作的同时,文化、社会、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得到加强。在国有企业率先参与投资建设的同时,更多的民营企业也将跟进。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度加快的同时,沿线资源开发项目、制造业项目和服务业项目将会迅速增加。为了确保“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能够长期持续下去,取得更大成效,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要请有资质的国际工程咨询机构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仔细测算、科学论证,以保证投资能够按时回收,并有合理利润。
二是对投资风险特别是政治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在项目实施方案中要有规避和应对各种潜在风险的措施。一般来说,股权多元化即吸收当地公司和跨国公司共同参与投资,可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是近期实施重点应放在东南亚特别是中南半岛地区。因为这一地区与我国陆地接壤,交通便捷,经济互补性强,当地华人华侨多,历史上与我国交往比较多。在这一地区投资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周边环境。
四是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要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发挥国内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国外资金联合投资。要积极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一带一路”建设基金,争取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资金支持。
五是注意保护出国工作人员的安全。要教育出国人员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在当地兴办一些公益性事业。对一些安全风险较大的地区,可探索从国内聘请专职保安队伍,并与国外有经验的保安公司合作,确保出国人员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