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消极影响及规避路径

2017-10-23刘世铎田谧凌静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成因新媒体

刘世铎?田谧?凌静

本文为西安工程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学习倦怠成因及干预路径研究》(编号:2016JG34)

【摘 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日益深远。本文在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消极影响的表现形式及成因的基础上,从学生、教师、高校三个层面提出应对负面影响的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大学生学习行为:消极影响;成因;规避路径

一、新媒体的概念

1967年,美国学者戈尔德马克首先提出“新媒体”的概念,他把“电子录像”称为新媒体。[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手段的增加,新媒体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新媒体是区别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依靠数字、网络及移动通信等新技术提供和传播信息服务的平台,包括网站、博客、即时通讯、网络视频、手机电视、数字报纸等多种媒体形式。[2]

在传送新闻信息方面,新媒体具有数字化、及时性、交互性等优势,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新媒体如同一把双刃剑,为学生提供迅速、即时信息的同时,使得大学生学习越来越依赖新媒体资源,会降低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消极影响的表现形式

本文采取抽样法抽取某校学生200人,其中文科学生90人,理工科学生110人;其中男生135人,女生65人。在被调查大学生中,应用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的学生达到100%;通过优酷网、腾讯视频等网络视频播放器观看网络视频的占58.2%;通过微博、博客、网络论坛等开展网络舆论活动的占35.2%。

1、课堂上对手机高度依赖

在课堂上,大学生用到的主要的新媒体形式是手机。据调查,68.2%的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26.4%的学生一节课课堂手机使用时间超过15分钟,有6%左右的学生每节课手机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换言之,45分钟的上课时间有75%的时间在手机上网。调查中发现,在课堂上,完全跟上老师思路,认真听课的学生占比约为30%,这部分学生一般坐在前排座位。约70%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游离于老师教授的内容,手机上网是主要方式之一。甚至有同学上课只带一部手机,到课堂听课是为了应付授课老师查考勤。

2、课后查阅资料对网络资源高度依赖

在课改要求下,授课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及其他授课模式改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授课教师会布置PPT形式,或课程论文形式的课程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相关主题的内容。通过调查发现,自觉利用网络通过推理、演绎等方式完成课程作业而形成独到见解(消化吸收相关网络资料)的学生不足30%,约35%的学生会对网络资料稍加整理(未消化吸收相关网络资料);约32%的学生利用不加修改和理解照搬网络资料;另有5%的学生忙于沉迷网络游戏、社交软件、新闻资讯等不做作业。可见,学生被动利用网络查阅课程相关资料的情况非常普遍,思维惰性日益增强。

3、课余生活对网络高度依赖

调查发现,65%以上的学生课余生活以上网购物、观看视频、网络游戏为主,其中女生以网络购物、观看视频、即时通信为主,男生以观看视频和网络游戏为主。有过通宵玩网络游戏经历的男生占全体男生的15%。主动通过新媒体学习的学生只占20%,主动规避新媒体对学习的负面影响的同学占15%左右。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消极影响的成因

1、学生自身因素

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高中的紧张学习氛围转入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很多学生表示不适应,进而无所适从,课程学习比较被动。调查中,有学生表示“基本不用担心毕业问题,所以平时基本不会用新媒体主动学习课程或专业相关知识,只是在教师要求完成课程作业的情况下,才可能被动利用新媒体资源查阅资料”。同时也导致了利用手机消极应付课堂时间的行为。

2、教师方面的因素

访谈中,学生表示,课堂依赖手机的原因之一是某些教师教授知识陈旧,方式单一,对新媒体资源利用不充分,学生接受度差。教师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行为之所以有消极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课程考核问题。访谈中,部分学生表示,课程考核相对比较简单,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轻松应付科目考试并不难。字节导致了学生课上学习积极性的降低。

3、学校方面的因素

一些高校的管理者对新媒体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价值认识不足,因而對新媒体的应用有一定排斥。在这一思想观念主导下,学校投入新媒体建设的人力和物力不足。

四、规避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消极影响的路径

1、学生自身的策略

(1)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明确且正当,比如通过考试、获得新知识等,但缺乏学习积极性。大学生应该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必须充分认识到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即时、便携性等优势弥补课堂和书本知识的不足,以满足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掌握好专业课程内容之后可以通过新媒体不断扩大自己知识面,以应对激烈的工作竞争。

(2)利用新媒体补足正式学习的不足。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利用新媒体融合网络资源,理论联系实际,补充正式学习的不足,要善于运用搜索引擎获取知识,快速高效获取学习资料,加工后再使用,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

2、教师的应对策略

教师必须意识到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积极影响,应结合新媒体特点,增强运用新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积极探究新媒体与所授课程的融合。教师应努力构建完善的知识机构,及时掌握相关课程发展形势,广泛涉猎知识,改善教学方法,增强课程吸引力。[3]同时,改变宽松的课程考核方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高校的应对策略

加大在人才与信息技术设备方面的投入,构建新媒体平台,如学校公众号、学院公众号,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的正面作用,强化学习动机、丰富学习策略。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习资源库,如电子图书馆,为大学生利用电子学习资源创造条件。

五、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范围不断扩大,其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日益深远。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便捷、即时的学习资源,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学习惰性,对他们的学习行为产生诸多消极影响,如大学生上课高度依赖手机;课堂对手机的利用以娱乐为主,学习为辅;课后对课程资料的查阅消化吸收能力偏弱;课余生活高度依赖网络等。应从学生、教师和高校三个方面努力规避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佳帅.新媒体对大学课堂教学影响的研究——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为例[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 詹会华,俞静.高职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关系——基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样本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286-287.

[3] 盛红勇.大学生手机上网与网络成瘾及学习倦怠的综合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164-165.

【作者简介】

刘世铎(1979-)女,汉族,山东青州人,西安工程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运输经济与管理、区域经济.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成因新媒体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浅谈微信红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