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四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探究

2017-10-23姜盼秋古阳文译陈志强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领导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姜盼秋?古阳?文译?陈志强

【摘 要】 本文以工科院校为例,认为学生的领导力培养是适应世界和国家的变革需要,应当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以培养领导型科技人才为目的,以“新四会”即“听、说、读、写”能力提升为抓手开展对大学生的领导力培养:将领导力提升纳入课程教育体系,保证领导力教育主渠道;合理利用第二课堂,构建领导力提升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领导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四会

领导力培养研究事关国家发展和未来的战略资源与竞争优势,作为工科学校,高校需要将人才培养与国家和世界变革相结合,培养具有坚定思想素质、具备知识融合和能力集成的专业领袖人才,以听说读写“新四会”能力提升为抓手,填补制约工科学生发展的短板,这些能力也是领导力培养的最基本要素。领导力培养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前提的领导力培养是必要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如何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是进行领导力培养的关键。大学生“新四会”能力提升应结合中国文化特征,使得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领导力培养始终,通过显性和隐含的方式,让大学生提升领导力的同时,成为具有坚定思想素养和卓越专业能力并重的行业领军人才。

“听”中的价值观。听取不同声音,洞见事物本质,既要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在听中了解他人的价值观,选择志同道合的人共事,价值观是沟通中的重要方面。在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中,坚持爱国、敬业的个人层面价值准则是大学生“听”能力锻炼中应该包含的内容。

“说”中的价值观。表达思想观点,沟通意见情感,“说”往往涉及沟通和决策,通过说来沟通交流增进了解,进一步交流意见形成决策,决策涉及到的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问题,是领导力的重要体现。演讲作为“说”的重要形式,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途径,大学生领导力培养在“说”方面应该有意识的培养民主、自由、公正、法治、平等的基本价值追求。

“读”中的价值观。阅读文明经典,提升人文修养,是信息的输入。阅读中要选择符合爱国、诚信、友善、民主、法治等价值观要求的文本,培养高效汇总信息和善于思辨分析的能力。在阅读时选择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阅读巩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写”中的价值观。凝练经验知识,检视思维逻辑,是信息输出的普遍方式,领导力培养中“写”可以进行逻辑清晰的表述,锻炼逻辑思维的能力。“写”需要大学生敢于担当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过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入人心,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领导力培养中易于被大学生接受,以贴近大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的形式,开展以“新四会”能力提升教育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贯穿于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方方面面。

二、以“新四会”为抓手提升大学生领导力策略

近年来,国内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积极开展关于有效提升大学生领导力的探索,但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从覆盖面上,许多老师和学生对领导力的概念认知缺失,把领导力的提升定义为少数学生骨干的能力培养。在具体实施上,许多把“领导力教育”理解为培养特立独行的领导人物,并将这些领导人物的个人利益置于优先地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因此两者之间就产生了明显了矛盾,鉴于以上的认识偏失引起的矛盾,有一部分人又过于拘谨的不再提及领导力培育的发展。因此,笔者提出以“新四会”为抓手来提升大学生领导力的相关策略。

1、将领导力提升纳入课程教育体系,保证领导力教育主渠道

大学生领导力提升需要实践支撑的同时,需要学科支持,高校要革新课程内容,保证基本课程覆盖和师资力量完备。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人类文明经典赏析》是以提升大学生领导力为目标、以“新四会”为抓手的小班教学、全覆盖规范化课程。该课程对课堂教学进行大胆革新,结合学校“电子信息+”特色,设置以人类、科技发展史为主线的62个人文社科类选题,如“帝国与传播——在世界文明史中来理解媒介”等,上课形式采用小班研讨,通过“听”教师综述引导,“读”人文社科经典,“说”传递思想观点,“写”检视逻辑思维等环节进行“新四会”能力提升。《人类文明经典赏析》采用课下与课堂相结合、线上补充线下的课程建设方案,构建“慕课组、悦读荟、银杏叶”三大课外教学体系,慕课组积极通过线上课程使课程更生动丰富,让大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感受精彩纷呈的课程;悦读荟环节将指导学生按给出主题轮流主持主讲;银杏叶是所有大学生展示原创、展示优秀作业的课程期刊,提升“写”的能力。

2、合理利用第二课堂,构建领导力提升的長效机制

以提升“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创新活动内容,改变活动形式,提高“新四会”培育的时效性。第二课堂的开展需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主动适应当代青年的思想特点以大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育人工作。开展题材新颖、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听一次团课、讲一次体会、读一本经典、写一篇分享,并将优秀案例以新媒体为平台进行展示交流。西安交通大学开展“四个一百工程”:“听一百场讲座、结识一百位老师、读一百本经典著作,参加一百场活动”来夯实领导力基础。纸鸢书院系列文化讲座,PPT演讲大赛、诗歌朗诵大赛、成电青年说,图书漂流和印象成电征文比赛等分别来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除了学校中的教育实践活动外,高校积极联合校外实践平台,联合国青年大会、联合国青年峰会、井冈山实践、政府挂职锻炼部门等,都是发展领导力的平台。

大学生领导力培养体系以“新四会”能力提升为助手,分层、分类、全覆盖进行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领导力提升全过程。面向学校10%的学校立人班,开展纵横交叉的领导力专业计划进行点上聚焦;面向各层级学生骨干、社团成员,开展以校内项目和社会实践为载体的线上加强;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人类文明赏析》课程体系,鼓励学生每学期上一次讲台、组织一次活动进行面上普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指引大学生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提升领导力。

【参考文献】

[1] 张智强.高校开展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分析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3.

【作者简介】

姜盼秋(1989-)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领导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的名与实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