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时代思政教育与舆论引导模式的创新探讨

2017-10-23陈思杨娟洁

现代交际 2017年19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舆论引导模式创新

陈思++杨娟洁

摘要:本文从移动互联的角度分析当前移动互联时代对传统思政宣传模式的冲击问题,试图为思政教育与舆论引导在新时代的传播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移动互联 思政教育 舆论引导 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111-01

网络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多终端互联、发布方式多样化、信息传播脱离传统机构、信息碎片化、不完全语境下的信息理解等特点,人人都可以在网络空间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强大的信息渗透和强势的舆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调整策略,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

一、移动互联时代的重要性与不足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致使人们信息获取渠道从传统的固定PC端向移动端转移,互联网设备更是向着小型化、便捷化发展,“自媒体”替代了“大众媒体”由此掀开了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在移动互联时代,由于移动互联网络具有开放、包容、自由的特性,使人们开始主动积极地倾诉和表达自己的言论。但是“一触即发”的信息传播模式下,信息量呈几何倍数增长,使各种错误思潮披着各种时尚的外衣悄然流行。而在涉及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当中,参与者与传播者的身份转换及定位不同,容易造成信息传播的失实,特别是一些网络推手,往往有意引导公众舆论,使公共意见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好舆论引导。

二、新时代对旧有宣传模式的冲击

(一)思政教育的沖击

由于移动终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渠道更广、内容更丰富,但同样多元化的信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使传统的单一途径宣传模式逐渐边缘化,传统的传播方式不再垄断信息传播途径,逐渐丧失话语权。当代社会主要劳动力为80、90后,他们成长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其价值取向急剧变化,对传统的思政教育极其排斥。但作为第一批接触互联网的群体,他们对移动互联的思维、规律更加敏感和熟悉,在当前互联网把关不严,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情况下,思政该如何做到针对性、有效性和贴近生活实际[1],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舆论引导的冲击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网络发展的新引擎,移动终端使每个人都成为可以传播和影响舆论导向的主体。“自媒体”时代的产生是为了满足普通民众寻求话语权的需求,它的来临使主流媒体把握舆论态势和舆论环境的能力削弱,监管和引导难度加大,引导方式滞后。同时当前受众更关心和维护切身利益,而传统主流媒体更多的是进行宏观上的舆论引导,很难满足受众的普遍需求,致使舆论引导的权威性逐渐丧失。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宣传模式的创新

(一)思政教育在移动互联时代的改革

信息传播方式由原来的“大众传播”变为“小众传播”“自媒体”时代,宣传工作者在进行思政教育宣传时应该率先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新媒体素养,用全新的移动互联传播理念来应对迥异的传播环境。积极运营移动互联网平台,对枯燥、僵硬、文件化的思政教育进行二次加工,使其语言幽默化、碎片化、生动化,更能让受众接受和理解,对思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贴近生活实际。其次还应迎合公众口味、内容风趣、文字短小精悍、图文图像综合应用,以适应当前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同时把握新闻热点、社会热点信息,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形成符合传播相关思政教育内容的信息,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在潜移默化之中加强思政教育。

(二)舆论引导的应对方法

当前网络信息复杂化,要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引导,高度重视网络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对症下药,提高舆论引导的效果。互联网时代开创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便捷的沟通使传播者与被传播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自由民主舆论氛围的形成。同时主流媒体要积极主动运用新兴的移动传播媒体变革固有的宣传方式,紧紧掌握时代话语权,占据舆论高地,这样才能拥有主动权,让社会舆论走向良好发展的方向。

其次创新思想引导方式,深化认识舆论类别。培育民众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在网络上深入挖掘发现和培育微博达人、网红等“意见领袖”,这样既能掌握网上话语权,又可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风气。同时以政府官员、企业家、明星、优秀党员等社会众多阶层人员代表为依托,选拔和培育一批思想先进、道德高尚、态度端正的在各行各业有影响力、号召力的骨干分子,建立各自的移动互联信息交互平台,对周围人员进行积极向上的引导。[2]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传播宣传的同时,加强与网民的互动,时时了解关注并掌握引导网络舆论。

四、结语

在“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多终端互联、发布方式多样化、信息传播脱离传统机构、信息碎片化、不完全语境下的信息理解等特点,人人都可以在网络空间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强大的信息渗透和强势的舆论引导,更加剧了移动互联思政教育与舆论宣传上的斗争。我们在当前形势下应当大胆创新、锐意改革,突破旧有的宣传理念和宣传思想,要不断调整策略,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我们也应该整合宣传资源,增强舆论导向的公信力和号召力。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在移动互联时代思政教育与舆论引导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宋建申.移动互联时代思政教育与舆论引导模式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1):59-61.

[2]孔祥鹏,刘丹丹,徐晓宁,陈蕊.移动互联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6(2):276.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舆论引导模式创新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