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

2017-10-23王毅涛

现代交际 2017年19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上市公司解决对策

王毅涛+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为解决现存的问题提出对策。本文首先提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并且对现状从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监管两个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从企业内部改制以及完善外部法律体系、监管制度两个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披露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040-02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一)会计信息披露可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信息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信息使用者包括公司主管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外部单位、部门等等,信息使用者范围广,所以其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造成的影响也较大。真实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充分的信息,促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有效的决策。而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则会使投资者与企业的信息处于不对称的状态,导致内部人员利用信息优势牟取不当利益的机会出现,不利于市场的健全发展。

(二)会计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监管部门的重要信息来源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通过为监管部门提供信息与线索来支持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运行,监管部门通过各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披露,将其进行比对与分析,从而寻找到上市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而遏制不法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防止虚假信息对市场造成深入的影响。

(三)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企业树立诚信的形象

有效的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企业真实、及时、充分地将公司的财务报表等信息披露给投资者,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正确的信息,就会为投资者留下诚信的企业形象,有利于商业信誉的积累。

(四)会计信息披露能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在资源的合理配置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公司内部来看,会计信息披露帮助企业管理者发现公司内部的缺陷,将内部的资源配置到合理的区域。从公司外部來看,会计信息披露为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们提供各企业的发展信息,促进空闲资金流入急需投资的行业、企业。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以及分析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真实性

虽然我国已经在《会计法》等相关法律中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作出了明确的规范与限制,但是仍有不少公司存在会计信息披露上的严重问题。牵扯在会计信息披露舞弊案中的许多企业出于上市牟利等目的,在公司财务会计报表上弄虚作假,通过虚增营业收入、自有资产等不法手段,提高公司的虚假价值,从而达到其上市的不法目的。同时也有部分企业使用虚假性、误导性的财务会计信息来误导投资者,使得众多投资者在虚假信息中作出了错误的投资决策。即使参与舞弊的上市公司接连不断地被监管部门处罚、要求整改,但是依旧有许多企业顶风而上,用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欺骗投资者、欺骗市场。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问题已经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公信度。

2.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充分性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普遍存在选择性披露以及财务信息披露量过少的充分性问题。上市公司仅仅顾及自身的不良信息的披露带来的影响,而忽视了信息使用者对于披露充分性的需求。在2012年财政部对于国内853家上市公司的调查中,数据表明其中7128%的上市公司对于其内部控制出现的缺陷并没有进行充分的会计信息披露。部分上市公司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商业信誉的考虑,对其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内部选择,重点披露对其公司有利的会计信息,而对于可能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的会计信息避而不谈,包括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提供债务等重要会计信息以及财务指标的变动、公司高管持股比例的变动、关联方的交易和内部控制出现的缺陷等等。

3.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及时性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决定了其会计信息实用性,但我国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却依旧存在缺乏及时性的问题,不仅在于企业自身的披露不及时,也在于现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虽然现行法规中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但是从现如今上市公司的实施情况来看,大多数的上市公司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定期地进行会计信息披露,但对于涉及重大事件的会计信息依旧不能及时披露。这些重大滞后事项存在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上市公司对有关规定的把握失误所造成的,另一方面可能是这些事项对公司有不利的影响,所以上市公司有意无意地未予披露。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不仅影响到公司绩效和状况的及时反映,也容易导致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的现象,严重损害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倓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

1.经济利益的驱使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股价以及后续发展,部分企业甚至可以借此虚假上市、快速募集到大量资金,这种不法利润驱使部分上市公司铤而走险。同时,上市公司的不良会计信息的披露,可能使企业失去投资者的青睐,从而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出,所以部分上市公司为了保护其经济利益选择了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弄虚作假。

2.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失衡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明显特征是一股独大,即一般由大股东直接控制上市公司。我国的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当时为了保证国有经济的控股地位,国有股份占据很大比重且不得对外流通,仅有非国有股上市对外流通,这也导致了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不能通过股权收购来改变公司的控股比例。公司股权结构的失衡,直接导致小股东参与决策的能力与积极性不足,不能有效地发挥监督会计信息披露的权力。同时,大股东的控股地位使其直接掌控公司的各项决策,也就直接掌控了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在会计信息披露对大股东利益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大股东就有足够的动机。

3.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

尽管中国证监会已经颁布了多项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规范,但是作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主要部分的财务报告等,其相关规定则是根据我国财政部有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来确定的,这就使有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处于不一致、不对称的状态。其次,我国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章制度还处于较低的标准,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明细、操作性不强,这使得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责任被淡化。

4.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惩罚措施的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与惩罚措施依旧不够完善。客观来看,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牵扯到政府的财政、税务、工商、审计等行政执法机关和会计、律师事务所以及媒体舆论多方,但实际上,目前只有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明确的监督和管理,没有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形成联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部分会计、律师事务所为了维护与客户企业之间的关系,对于上市公司在披露中的舞弊行为视而不见,甚至出具不合理的审计报告加以掩饰。而媒体舆论与公众的监督并不能起到强制性的作用,往往无法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起到实质性的影响。

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整改措施

1.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首先,上市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推进国有股份的流通。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特殊现象,除了涉及国防安全、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之外,不牵扯到国家重要安全层面的上市公司应适当推行国有股份流入市场,引入部分流通股来分散国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增强股东大会的实际作用。此外,上市公司应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调整公司股权结构,使中小股东切实发挥其参与决策的作用,从而促使中小股东积极发挥其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作用。

2.加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入,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的上市公司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公司各个不同部门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建立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监督制度,确实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行与运作,确保公司内的每一个成员都不能超出内部控制的范围。同时,提高公司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规范与监督内部会计部门的工作,对企业发生的各类业务进行适当的分类,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交易,在各类会计报表中恰当地表达交易和披露相关事项,定期进行各类记录的核对,避免只顾工作效率不顾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行为,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同时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二)上市公司外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管制度

1.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是解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必要举措。除了《证券法》和《会计法》外,中国证监会还要根据市场的不断发展,制定与时俱进的会计信息披露法规,规范证券市场,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此外,要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虚假披露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使在会计信息披露上造假的上市公司在依法接受整改的同时,付出高昂的代价,显著提高法律法规的威慑约束力量。

2.建立以现行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制度

政府相关部门与证监会等机构应将相关的规范制度整合一致,进一步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形式,促使上市公司严格遵循由执法机关与证监会共同负责的规范制度。应当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章规范,使会计信息披露有章可循,提高其操作性;细化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分类,使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可以得到充分的披露,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数据;严格限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的时间,促使公司进行及时的信息披露,增强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

3.完善以政府管理为主、社会力量监督为辅的监管制度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督管理体系由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公众媒体监督构成,借鉴国外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的成功经验,以证监会对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为主,协调证监会与财政部等监管部门在监管权责方面的矛盾,避免多头监管情况的出现,使政府的监管变得强力有效。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作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能力在会计信息披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必须加强注册会计师的队伍建设。最后,媒体、公众舆论的监督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扩宽媒体、公众舆论参与会计信息披露监督的途径,使公众的信息可以更好地传达到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力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仅仅是政府需要思考解决的难题,更是企业自身需要关注的问题。虽然我国现阶段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的舞弊案件频频发生的情况,直到近期披露问题已经较少发生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已经在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监管上获得了很大的改善。在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和监督下,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将会填补其不足与空白,并逐渐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何原.浅析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现状及治理措施[J].时代金融,2011(17):115.

[2]于梅.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5(6):83-87.

责任编辑:于蕾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披露上市公司解决对策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
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应用的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