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探究类试题解题方法浅析

2017-10-23潘谱

关键词:科学探究探究能力

潘谱

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是物理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特点,这也注定了物理学科的命题必需围绕实验探究这一根本主题。而探究性试题是考察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科学探究;探究性试题;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7-019-2

科学探究一直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点,是学习物理课程的基础,探究性试题也是各地中考的热点。此类试题的出现,对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探究性试题的形式主要有明确问题类、探究方法类、猜想设计类、信息构建类和应用迁移类。

一、明确问题类

为题是思维的动因,是探究的起点,人们只有发现和提出问题,才会积极认真思考,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类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1我们知道,在雷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对此,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不需解答)

如: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传播速度哪个大?

问题①:

问题②:

本题根据学生常见的自然现象:雷雨天的打雷和闪电,让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能够拉近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距离。

二、探究方法类

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很多,其中控制变量法、等效法应用最为普遍。控制变量法是指在多个因素对研究对象发生作用时,为研究每个因素(变量)对研究对象的作用时,采取只让一个变量发生变化而对另一些变量予以控制,使其不变,从而观察总结这一变量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等效法是指在相同条件下的效果相同。

例2如图所示电路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测量未知电阻阻值。

其中Rx是待测电阻(阻值大约几百欧),R是滑动变阻器,R0是电阻箱(电阻箱的最大电阻值大于Rx),请根据实验电路图把下列主要实验步骤中的空白填齐。

(1)按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

(2)只闭合开关S1和,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3)只闭合开关S1和,同时调节(选填“滑动变阻器”或“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4)读出,即可知道Rx的阻值。

本题中当闭合开关S1,只闭合开关S2或S3时,保持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保持不变,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相同,说明待测电阻Rx和电阻箱R0的阻值是等效电阻,即可得到待测电阻的大小。

三、猜想设计类

猜想与设计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牛顿说:“没有大胆的推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猜想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它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经过一系列思维推理得出的。猜想正确与否还得通过实验的检验,因此,设计实验方案时要考虑到可操作性。

例3如图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塊和铁块各一个。

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只利用一个量程满足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本题给出的课题是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学生已有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压力大小有关的实验基础,要求学生在实验设计时要控制压力大小不变,只利用现有的器材,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无非是第一次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第二次将木块放在铁块上,再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铁块,比较前后两次弹簧测力计实数的大小,若第一次示数大于第二次示数,则木块下表面粗糙。

四、构建信息类

所谓构建信息,就是通过文字表述、图表数据等呈现方式将要考查的内容构成一定的信息系统(这些信息一般是教材上没有的)和探究情景,学生科通过阅读理解和观察分析,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或得出正确结论,或探究新的规律。

例4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的操作是③④,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2)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填序号)。

(3)由操作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N。

本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分析问题的物理过程,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此题中渗透了控制变量法在试验中的应用。

五、应用迁移类

学以致用,这是物理学科最大的优点。近几年中考命题要求学生通过探究熟悉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示隐含其中的规律,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中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的意识。

例5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

小丽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时,想到一个问题: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呢?对此问题小丽经过实验研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气体的温度(℃)20304050……

气体的压强(Pa)1.0×1051.03×1051.07×1051.1×10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丽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保持不变时,。

(2)在夏天,小宇将自行车车胎中的气体打的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路上遇到同学小周,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小周聊天。正聊在兴头上,猛听得“砰”的一声巨响,车胎爆裂!请你用刚才探究的结论解释一下。

本题要求学生应用探究和分析出的结论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考查学生继续学习的潜能。从数据中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气压越大,此结论可以解释生活中许多的实际问题。

随着物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日显重要,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以物理教学的新理念为指导,不断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情境,开展探究式教学,充分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的素养。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探究能力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行动导向”背景下学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