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存款保险费率、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道德风险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7-10-23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保险费率充足率道德风险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6)

存款保险费率、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道德风险关系的实证分析

刘毡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16)

存款保险费率是存款保险制度重要组成元素,资本充足率是资本监管的重要部分。以风险为基准的存款保险费定价能降低银行道德风险,而资本充足率监管是弥补存款保险极易引发银行道德风险的缺陷的一种内在制度安排。本文对这种逻辑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存款保险费率;资本充足率;银行道德风险

一、存款保险费率、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道德风险理论分析

在市场化程度较高且较为适合期权存款保险定价模型的国家中,存款保险费率与资本比率负相关,资本充足率在一定程度上与资本比率正相关,在符合相关假定及其他条件下,资本充足率增加,会使存款保险费率减少,贷款增长率也减少,且减少幅度比存款保险费率更大。由于我国低市场化程度的限制,若依据期权存款保险定价模型视角下的存款保险费率、资本充足率和道德风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导存款保险与资本监管的制度设计,就需要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在我国市场适用。

二、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2008第一个季度到2016年第三个季度共10家上市银行,根据其单季度财务报表相关数据计算出各自的资本比率,按资本比率、资本充足率及贷款增长率所代表的道德风险水平分别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利用Kendall协同系数验证三者在衡量道德风险水平上是否具有一致性。对数据的处理如下:

首先,为了消除季节因素和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将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和资产总额的4日移动平均数据进行平滑。其次,计算资本比率和贷款过度增长率。贷款增长率等于本期贷款总额与上期贷款总额之差比上期贷款总额,再将计算出来的每期贷款增长率减去该样本中的中位数即得到每期贷款过度增长率。最后,将计算出来的贷款过度增长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资本比率和资本充足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利用SPSS 18.0软件操作结果如下:

表2 前5家样本银行资本比率、资本充足率、贷款过度增长率衡量道德风险的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

表3 后5家样本银行资本比率、资本充足率、贷款过度增长率衡量道德风险的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

由于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的原假设是资本比率、资本充足率、贷款增长率衡量银行道德风险是随机的,其备择假设是这三者在衡量银行道德风险方面是一致的。由结果看出,10个银行中只有中信银行的P值较大,其它银行的P值都较小,且都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尤其是四大国有银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这意味着资本比率、资本充足率和贷款过度增长率不仅两两之间具有风险测评的一致性,而且三者之间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三、结论

(1)在我国,资本充足率监管能提高资本比率,且能减少道德风险的发生。

(2)从资本比率、资本充足率和贷款增长率三种方法衡量的银行道德风险水平表现出一致性这一结论可以进而推出,从期权存款保险定价模型中得出的存款保险费率、资本充足率和道德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上市银行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也说明了以期权存款保险定价模型为基础确定的存款保险费率在我国市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以上的检验结果说明本文验证的关于基于期权存款保险定价模型确定的存款保险费率、资本充足率和道德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和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存款保险费率和资本充足率表现出的负相关关系启发了二者的调整方向。在设计存款保险费率时,以资本充足率监管等已有制度为基准之一,当资本充足率增加时,存款保险费率应有下降的趋势。

其次,避免制度设计的监管过度问题,给银行业带来更大的成本负担。对于监管制度来说,存款保险费率和资本充足率一减一增实际上为存款保险制度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联合施行提供了较为明确的互补协调关系的指导,在存款保险制度引起资本比率下降时,资本充足率监管有使资本充足率增加的管控;当资本充足率增加时,监管层认为银行风险较低,所设计的存款保险费率也越低。对于银行来说,存款保险费率和资本充足率一减一增能减少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银行业务质量。在我国,存款保险费是由银行上缴的,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使银行的资本成本增加,如果政府在设计存款保险制度和资本监管制度时不考虑他们的内在关系,在应对风险时将存款保险费率和资本充足率都设置得较高,这在抑制风险的同时也会加剧银行业的运营成本。

再次,有效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存款保险制度和资本充足率监管都会带来道德风险。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道德风险可以通过资本监管得到控制,但过高的资本充足率又可能带来新的道德风险。由于存款保险制度是通过对银行收取保费,在危机发生时弥补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增加了存款人的预期,稳定了金融市场。而资本充足率反映的是在存款人发生损失之前,银行自有资产偿付能力,从而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从它们的本质意义上讲,二者都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因此,在了解到存款保险费率和资本充足率一增一减的关系时,降低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过高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既能防范存款保险制度本身内在缺陷带来的道德风险,也能降低过高的资本充足率带来新的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

最后,丰富了评判我国制度设计是否有效运行的内容。根据本文得出的结论,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和资本充足率监管在应对银行道德风险方面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这对于评价两个制度是否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刘毡(1991-),女,汉,河南省商丘市,硕士,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方经济学。

猜你喜欢

保险费率充足率道德风险
陕西县域苹果种植风险评估与保险费率厘定*
商业健康保险费率市场化监管机制研究
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饥饿”蔓延
去哪儿网服务供应链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模型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博弈论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外包道德风险
医患诚信视野下的乡村医生道德风险研究
博弈理论下的旅游企业道德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