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排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以湖北省为样本分析
2017-10-23郑跃琍
郑跃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武汉 430205)
气排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以湖北省为样本分析
郑跃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武汉 430205)
随着全国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发展,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引入了更多的新型选修体育运动项目课程,气排球作为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项目,在当今全民健身以及阳光体育背景下,气排球运动具有较好的运动健身价值,随着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宣传与推广,学校体育教学中也开始进行普及与开设。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法、文献检索法,实地考察法,对气排球课程目前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针对气排球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发展瓶颈与实际需求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气排球; 高校; 体育教学
1 概述
气排球课程符合高校体育实施健身第一,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教学发展方向,既能满足大众对体育健身的需要,也能弥补传统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个性化创新化发展的需求。根据目前全国高校开展的气排球课程的调查显示,北京体育大学是最早开设气排球的院校,同时广西省部分高校如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大学等,福建省部分高校例如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等也将气排球作为推介课或者选修课纳入体育教学课程。中部地区湖南省是较早进行气排球试点的省份,湖南省体育局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办气排球裁判员和教练员的培训,使得湖南省高校有许多气排球爱好者与拥护者,但目前湖南省高校开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2 气排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综合目前全国开设气排球的省份与高校可以看出气排球运动在全国已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与成果,但在全国高校作为课程推广覆盖程度并不全面,除了南方部分地区广西覆盖面相对较好,中部北部西部地区的各大高校想要全面覆盖气排球运动项目课程,尤其是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还需要一段漫长的建设与发展过程,根据国内各大高校气排球课程建设的发展实际情况显示,气排球课程开设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气排球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地方政府主导意识不强。由于气排球是由民间组织兴起,老年群体发展起来的群众体育运动项目,因此气排球规则制定原则以安全性和娱乐性为主,没有竞技比赛规则的特色,难以吸引中青年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关注,这样的形成起源没有高校发展基础,也难以在高校形成体育文化氛围。目前气排球的各类公开赛主要以公会、社区以及各个事业单位,行业系统为主,气排球作为一项有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要设法与高校体育教育进行接轨,要发展气排球项目进入高校除了民间志愿组织的参与积极性以外,地方政府应当积极主动承担其裁判员的角色,制定统一的气排球比赛规则,加强气排球体育项目在高校中的宣传与教育,组织高校气排球赛事,增强高校气排球竞赛意识。
2.2 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因使大学生对气排球认知度不高。大学生体育运动项目众多,尤其是球类项目如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这些运动项目普及度高,大学生对这些球类项目有较高的认知度。气排球运动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目前在全国高校开设较少,使得气排球成为大学生心中比较冷门的运动项目,尤其是了解到气排球的起源后,一部分大学生对气排球产生误解,认为气排球就是老年人专有的运动项目,使他们对气排球运动的观念有所偏差,参与度不高也为气排球在高校中推广与开设带来了一定的阻力。根据抽取湖北部分高校大学生对喜爱的球类体育项目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表1 湖北省高校学生喜欢参与的球类体育项目调查结果(N=500,可多选)
根据表1的数据可以得知,参与篮球、足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的比例比排球大,大学生在结束高中升学压力过后,进入大学后在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更加趋于个性化发展与自我追求,因此对于气排球这样的新兴体育项目,大学生应该是有好奇心和兴趣尝试的,但从该表格中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高校目前主要开设的球类运动项目就是以上几种传统球类项目,这些项目大多开设时间较长,高校有稳定的师资力量与场地设备来满足这些课程的开设;同时大学生选择这些课程的比例也较高,传统课程设置较多也是导致气排球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无法进入体育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中。
2.3 气排球专业课程建设起步较晚。尽管排球在全国高校中拥有较强的教学基础与雄厚的师资力量,但作为排球衍生出来的气排球,由于气排球的起源特征,气排球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仅在民间老年群体中盛行,以娱乐性为主,并没有专业的教材指导书籍,因此该课程进入高校后,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没有气排球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可以参考的教学书籍为教学指导,根据全国目前气排球教材的调查结果发现,国内目前没有一本专业的气排球专业教材,只有一本与沙滩排球、软式排球合并在一起介绍的理论与方法,传统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球类课程由于开设时间长,高校普及率高,已经形成了教学研一体的教学体系规范,而气排球在高校内需要生根发芽并完全普及,需要在教材建设上取得突破。同时,从师资水平来看,各大高校虽然并不存在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因为大部分高校都拥有较强的排球理论研究水平和师资力量水平,但如何在排球运动的基础上填补气排球在教学领域中的空白也是各大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已有的排球师资对气排球赛制的学习和气排球裁判员规则的培养也是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必要条件。
2.4 场地安排与器材投资问题。根据目前已经开设气排球的高校情况来看,高校在气排球场地与器材投资建设并不多,不需要单独进行立项投资,因为气排球对场地要求并不高,一块空地一张网就可以,普通高校的排球场地均可以使用,同时球网和气排球投入成本较低,相比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场馆来看,资金投入并不大,但由于场地空余较少,大部分高校不会单独投资建设气排球场地,因此,会出现许多高校的一块场地,多用途使用的情况,比如排球场的空余时间做羽毛球场馆,羽毛球场馆的空余时间用作健美操场地,这些空余的时间和场地由于高校自身早已安排了许多的体育课程让场馆超负荷运转,加上气排球的普及率认知度不高,因此场地的空余时间并不会安排给气排球项目。
2.5 体育行政部门对气排球赛事项目的管理与运作。目前我国许多省市的气排球协会在体育总局的支持下,开展过俱乐部式的比赛,如福建省、河南省县级政府单位与电力部门、银行体系的友谊赛和邀请赛,或与中小学的联谊赛,这些赛事大多以娱乐观赏联谊为主要目的,没有专业的竞技规则,以增强全民健身和体育锻炼为目的,为气排球项目在高校培育了较好的群众基础,但当前,气排球项目并不是大学生运动会比赛项目,要将气排球运动项目在高校内迅速发展起来,必须将气排球与大学生运动会赛事结合才是将该体育项目在高校生根发芽的最好方式之一。
2.6 地域气候原因。大多数的体育锻炼与体育课程都集中在户外,因此气候环境对于体育运动的开展有着极大的制约作用,体育运动课程时常受到气候的影响,如雨季、降温、风力、气压等等。以开展较好的两个省份广西和福建为例,南方地区春秋季长,温度适宜,适合户外运动,气排球与普通排球相比,最大的特征是质地较轻,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风力较大的时候会改变气排球的运行路线。夏季过于炎热以及冬季太干冷也不利于户外运动。
表2 湖北省四季气候概况表
根据表2湖北省的气候为例,春秋季时间较短,异常气候较多,冬夏两季时间较长,温差很大,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气排球运动在湖北省高校的发展。
3 气排球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建议
针对以上气排球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遇到的难点与瓶颈问题,结合我国目前开设较好的一些省份如广西、福建,实地调查部分院校开展的实际情况,如广西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苏州大学,为进一步推动气排球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深入发展给出如下建议:
3.1 充分运用高校师资力量,加强气排球赛事的宣传与报道,将赛事引入高校。由于气排球的普及度较低,受众面较小,民间组织并不能完全表现出气排球的优势与特征,这就需要政府、体育行政部门、高校与媒介的大力宣传,提高气排球的知名度,同时转变赛制,将气排球赛事以老年人体协会为主逐步转向社会体育与高校体育,将赛事引入高校。湖北省是全国高校最多的省份,教学实力雄厚,师资力量稳定,湖北省内各大高校已开设排球课程多年,有良好的排球教学经验,在硬式排球的教学基础之上,高校可以利用良好的宣传阵地,开设气排球的课程,增加气排球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营造气排球校园文化,如开设专栏讲座,设置比赛,游戏等,让学生通过游戏与娱乐更积极地参与到气排球的学习中从而达到宣传普及气排球的目的。
3.2 完善气排球课程建设,积极组织编撰气排球专业教材。组织排球老师进行专项学习,组织老师参与气排球裁判员教练员培训,鼓励老师参编气排球教材,参与气排球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因地制宜地设计气排球比赛规则,不断推进气排球理论规则和比赛竞技性的完善,实现教学研一体,通过气排球游戏,教学视频录像,训练与比赛相结合推广气排球的教学手段,通过高校积极传播正确的气排球技战术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对气排球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气排球的认可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气排球运动项目中来。设计适合大学生参与的气排球游戏与比赛,让学生在娱乐中参与气排球运动,在运动中获得身心健康,从而达到快乐体育的目的。
3.3 发挥女大学生群体在气排球运动中的积极作用。由于气排球比普通排球更轻更软,手感柔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会出现手臂肿胀疼痛的现象,因此对初学的女生来说,气排球比传统硬式排球更易于接受,不会产生畏惧心理,传统的排球课中,女生往往选择的人数较少,因为触球的疼痛感和手臂伤害让女生望而却步,因此排球课上经常出现男生多,女生少的课堂现象,气排球的出现能极大地缓解这种课堂上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气排球的娱乐性强,伤害性小,女生在选择硬式排球与气排球时,更愿意选择气排球,通过女大学生的推广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气排球的学生中来。
3.4 明确气排球的教学理念,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水平。通过气排球引进高校,让学习者和教学者在接触的过程中更加清晰地了解气排球本身的体育价值,在健身与竞技的过程中,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获得体育锻炼和健身成就,让学生通过气排球了解它的健身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时高校引入气排球课程,不仅仅只是推广普及这项运动项目,而是通过该课程项目的引进,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能力的发展与创新,在全民健身和阳光体育的大背景下,不断提高高校体育理论研究水平,加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1]黄若涧.广西气排球运动兴盛的社会学分析[J].体育科技,2010,(2):108-111.
[2]周艳华. 广西普通高校气排球教学的现状调查 [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6):106-109.
[3]段庆真.广西高校气排球运动会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4]毕鑫鑫.山东省老年气排球发展现状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5]余勇. 福建省气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集美大学,2014.
[6]符丁友. 湖南省大众气排球运动开展现状与推广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7]向青松. 湖南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可行性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128-129
[8]姚鲆,陈铁成.福建省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1,(5):63-68.
[9]刘红.浅析气排球运动在学校快速推广的原因[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16):142-143.
Status of Air Volleyball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 a Case Study of Hubei Province
ZHENG Yue-l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China)
Gas volleyball, as a sport for old and young, has good sports fitness valu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Fitness for All” and “Sunshine Sports”. As air volleyball becomes popular among the public, colleges begin the practice of putting air volleyball into their PE curriculum. This paper will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offering air volleybal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bottleneck and actual demand, through survey,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ir volleybal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G807.4
A
1674-344X(2017)8-0075-04
2017-06-12
郑跃琍(1962-),女,湖北武汉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排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