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外一篇)
2017-10-22王子瑶
王子瑶
有个地方,并不温婉,却干脆爽利;有个地方,并不山清水秀,却重岩叠嶂,独具匠心;有个地方,并不奢华异常,却独有一番风味……这个地方,便是山西的古城——平遥。
初到平遥,正值正午。立于古城墙上,湛蓝的天空如宝石般通透清澈,无一浮云,如明镜般映出古老的城貌;耀眼的阳光似乎给这古朴的美景镀上了一层金,给中午的平遥平添了几分辉煌。从城墙上望去,一片浅褐如龟甲般盘踞于这片重山叠嶂间珍稀的平原上。道路纵横交错,互交互通,让人不禁忆起平遥繁华时的样子,定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舒爽的秋风卷夹着山西秋日特有的几丝燥热,倒像是和睦的春风轻轻抚过脸颊,很是舒适。站在风口,展开双臂,竟有一种可逆风飞翔的自信与勇气。仅仅站在城墙上便有一种君临天下的霸气油然而生,若站在更高处俯视一切该是何等的自豪?更令人自豪的还有它曾经作为金融中心的“汇通天下”,它两千七百年的风云翻卷,春秋更迭。
平遥旧称古陶,建于西周时期,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历经明洪武、景泰、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和清康熙等各代十余次的扩建、重筑、补修和修葺,而成今日形制,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和民居群落。
下了城墙,古城内少了君王的霸气,而今它真的像一个遥远古朴的粗陶,因盛放了太多传说,深藏了太多故事,而平实沉稳如历尽沧桑的老人,在历史的城墙边投来宠辱不惊的一瞥。城内寂然,青砖斑斑,踏在一块块浅灰色的砖石上,独有的“嘭嘭”声好像独特的乐曲,给古城注入了一些活泼生气;虽是古城,但城内还是住着很多人家,他们大方地打开家门,任游人参观流连,让时间仿若停留在明清时期,再现古人的生活。然而毕竟恍惚,古代的城,现代的人,时空交错,今夕何夕!
出了人家,越往城中心走就越繁华,到了有“明清华尔街”之称的街道,古老的大街上人头攒动,卖牛肉的,卖漆器的……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一种繁忙而快乐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就算再不入世俗的人也会被这种热闹所感染。然而,就在这条繁华的街道上,也有一处寂静之所——平遥衙门。由于避开了人流,府里愈加安静起来,尤其站在据说从汉代就“起死回生”一直存活到现在的大槐树下,更是安然。明媚的阳光透过墨绿的枝丫,洒下明灭可见的斑驳光影,婆娑枝叶间暖风吹过,摇曳出“哗哗”的声响,点点落叶飘零在地。一瞬间,好像被一种祥和的寂静所包围,远离了世俗的烦恼,心中的苦痛似乎被隔在尘外,仿若幼时的自己投入母亲的怀抱,那样地安静温暖。一种真实的存在感,即使离去也被那种温柔包围,让人魂牵梦绕。
平遥不奢美,却有静和实。它的古老,它的曾经辉煌,它的厚重内敛、气定神闲与大槐树下那祥和温暖的一刻,定格在我心里,挥之不去。古城于我,是一处久久难忘的萦怀之地了……
草原上的火花
夕阳西下,残阳如火,立于草坪间,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浅笑间,不禁让我忆起了无垠草原,与那平地上的朵朵火花。
时光倒流于一个暑假,从小在海边长大的我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空气清鲜,天空明朗,瓦蓝色的天空是那么通透广阔,仿若触手可及;羊儿在及膝的草丛间悠闲地玩乐着,或吃草休息,或嬉笑打闹,好像朵朵白云流动于翠色绸缎间,轻盈美丽;风一吹,碧草拂动,如绿色波浪,望着可爱的羊,让人身心清爽……只可惜草原上并不是繁花似锦,我仅在丛草间找到了几朵红花,艳而不冶,红如天上的太阳,尽态极妍地开着。哦,这是蒙古族人口中的格桑!
玩乐中夜悄然而至,瓦蓝色被一片深邃的藏蓝所替代,点点繁星如碎钻撒向天空,分外明亮,是我的家乡所不能见到的。草原上,也更是热闹起来,淳朴的蒙古族人忙完了一天的劳作,准备接待远方的客人。火红欲滴的烤羊在火上滋滋作响,蒙古族人换上华美的盛装,柴上燃烧着火焰,发出阵阵热气,给微凉的夜晚添上几分温暖……当烤羊发出令人垂涎的香味时,盛大的歌舞会开始了,火如花一样,绽放开来,给人热情,给人温暖,伴着悠扬的马头琴声,男子表演出了他们的舞蹈,气势逼人,刚劲有力,每一步,每一伸展,每个节奏混着红热的火,让人觉出其中的遒劲与热情;相比之下蒙古族女人的舞姿妩媚得多,手臂微展,莲步轻移,回眸间笑颊粲然,旋转间美不胜收,她们如团团火,如朵朵格桑花那样美丽而不失坚强热情,一种有别于其它舞蹈的独特魅力,使人沉醉痴迷。渐渐地,舞跳到了高潮,人们开心地唱起歌来,有些女子甚至拉了我們一起跳,和着旋律简单地拉手和转圈,却被火的红染上了一层别样的美,远远望去,好像一幅画,一幅热情的蒙古族与汉族人民团结友爱的画!
在我心里内蒙古草原是花的世界,它盛开着美丽的格桑花,热烈的火花与民族团结的友谊花!慢慢闭上眼,将这份美好永驻于心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