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对改善其不良情绪的影响

2017-10-21何玉莲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不良情绪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

何玉莲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对改善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0例,参照组运用传统常规急诊科护理,研究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急诊护理服务后的患者情绪以及其他救治情况差异。结果:在焦虑与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上,研究组护理干预后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抢救时长、溶栓时长与住院时长上,研究组各项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抢救成功率上,研究组95%的比例明显多于参照组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加快救治效果,保证患者生命质量,减少不良情绪对治疗构成的干扰,总体效果更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不良情绪;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急诊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患者生命构成较大威胁,同时在病发后给患者带来较强的生理不适感,其濒死感会构成患者极大的心理恐惧、紧张,而患者的不良情绪也反过来影响救治工作的开展。因此,除了规范的治疗,临床护理工作对调控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治疗配合度有较好的辅助价值。本文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运用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与提升救治效果的影响,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0例,参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小为31岁,最大为76岁,平均为(51.2±3.5)岁;文化程度上,初中、小学与文盲者为6例,高中与大专者9例,本科及以上者5例;研究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为29岁,最大为78岁,平均为(53.1±2.7)岁;文化程度上,初中、小学与文盲者为5例,高中与大专者8例,本科及以者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情况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做对比分析。

1.2方法

参照组运用传统常规急诊科护理,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做好用药、氧疗,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了解患者基本情况,通告家属配合治疗工作展开。研究组运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由于疾病的危险性与濒死感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更为凸显。要及时掌握患者心理变化,给予对应的心理安抚与疏导[1]。可以指导患者掌握简单的心理松弛方式,或者通过语言以及其他方式来转移患者注意力,避免患者过于的紧张,同时也降低治疗工作对患者造成的压力感,保证护患有良好互信的状态,从而更有助于患者配合护理工作的进行。要多鼓励患者,多用成功案例来鼓励患者[2],让患者对疾病治疗有充分的信心,同时产生强烈的求生欲望,配合治疗工作的进行。在沟通前需要从患者家属、同事等各方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格、社会角色、家庭情况、年龄、信仰等各方面信息,确保心理干预处理的针对有效[3]。要做好家属的心理建设,避免家属负面激动情绪导致患者心理压力提升[4],适宜的提醒患者家属亲朋控制激动的情绪,配合救治程序的展开,及时的签署对应文件,避免治疗工作的延误。让家属与患者都意识到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身体有关指标的变化,干扰治疗工作的进行。需要提供给患者良好宽松的环境,帮助其更好的恢复。

1.2.2生理护理干预

要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及时给予药物来达到镇痛效果,避免因为疼痛不适导致患者负面情绪严重化[5]。依照医生嘱咐及时的做好药物与器械准备,让救治工作顺畅化,避免救治工作的延误。住院期间要做好治疗工作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与家属充分知晓治疗注意事项,提升配合度。健康教育依据情况而定,口头沟通主要强调患者个体突出特点问题,健康手册则可以发放给家属做全面的基础知识知晓,或者传送电子文档给家属手机中,方便家属阅览。甚至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做必要的沟通。例如在饮食管理上,饮食上在发病3h至10h需要清淡流食,避免高脂、高胆固醇、辛辣刺激饮食,同时也要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生冷烫热性饮食。情况稳定后逐步开始进行粗纤维饮食,确保大便通畅,同时嘱咐患者避免排便用力引发危险问题。可以多食用维生素与优质蛋白饮食。需要明确的告知患者家属具体的饮食名称、摄取量、制作方法等,让家属有清晰的理解效果,避免模糊不清的专业用语导致家属理解偏差。可以通过制作专业健康手册来降低解释工作压力,同时也让家属清晰了解,随时翻阅,避免患方随意到网络不规范平台查阅后听信谣言导致治疗工作的不配合。

体位管理上要注意避免心肌缺氧情况的出现。当有呕吐与胸闷情况产生时,需要让其保持半卧位,并且让腿部提升20° -30度,头部抬升30°-45°,从而有效的避免产生窒息问题。氧疗要依据情况灵活处理,清醒情況下运用双腔鼻导管,氧流量设置为5L/min,并且进行情况观察监测;意识模糊情况下如果有胸闷气短,需要调整到8L/min,做好情况记录反馈。通过各项调整来提升患者生理舒适度,从而控制不良情绪的滋生。要意识到不良情绪与个人生理体验有一定关联。

观察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情况变化,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评分越低表明不良情绪严重程度越低。同时观察患者抢救时长、溶栓时长与住院时长、抢救成功率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护理所得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在焦虑与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上,研究组护理干预后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抢救时长、溶栓时长与住院时长上,研究组各项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抢救成功率上,研究组95% (19例)的比例明显多于参照组60% (12例),X2=4.3290,p=0.0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情况较为多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要注重疾病治疗所需,更需要意识到患者不良情绪对治疗救治工作形成的影响。具体操作上需要注重因人而异,保证护理的针对性,要充分的了解患者情况,有的放矢的展开护理服务才更为准确高效。要意识到不良情绪的产生影响因素,疾病、环境、生理感受都要密切关系,需要逐一的针对患者状况影响因素清除,构建一个宽松的氛围,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激励患者,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从而发挥更好的救治效果。

本研究中,在焦虑与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抢救时长、溶栓时长、住院时长、抢救成功率上,研究组各项明显优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可以达到情绪的改善,提升救治效率,救治效果与情绪也产生内在的互相影响,因此要促使良性循环的产生,避免恶性问题导致救治工作的阻碍。要保证护理工作良好配合,提升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心理学专业性、护理操作娴熟性,从而让患者提升对救治工作的信任,优化整体情绪状态。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加快救治效果,保证患者生命质量,减少不良情绪对治疗构成的干扰,总体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赵静.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7):1919-1921.

[2]容玉佩,刘侃,王欢等.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 108-109.

[3]陈琛,贾启艾.全局式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 36(03): 347-350.

[4]李淑玲.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策略[J].山西医药杂志,2016, 45(21): 2589-2590.

[5]郭莹,岳百慧,许梦怡等.个性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21):3346-3348.

猜你喜欢

不良情绪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干预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鼻出血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