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尚武精神的体育工匠型人才培养

2017-10-21陈君涵

科学导报·学术 2017年1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人才培养

陈君涵

摘要: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期间,工匠精神第一次在中央政府的工作报告里出现,一时之间“工匠精神”成为年度热词。本文通过对尚武精神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工匠精神的意义,从尚武精神的角度分析当代体育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方向点。

关键词:尚武精神;工匠精神;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2-0117-02

前言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的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且于2016年3月17日,《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营造崇尚专业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该词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和热议,“工匠精神”成为了当下流行的新词,当下社会上积极呼吁重视、重塑工匠精神。

对于工匠精神一词我的理解,是在工作和研究中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和对待自己的事业认真负责、持之以恒的态度。工匠精神在东方的文化中表现为“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在西方的文化中集中体现为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理念,这一观念来自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以及基督教的新教伦理精神。

翻开历史,从中华文化之初,尚武精神的精髓和内涵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华夏民族的发展,并且植根于民族文化当中。“尚武精神”一词的出现是在1919年,我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孙中山先生在精武体育会成立十周年之际,应邀为精武体育会的会刊《精武本纪》作序时,亲笔题字写下“尚武精神”的条幅,并将“尚武精神”归纳为:“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这一概念的解释是将体育、技击、富国、强民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孙中山先生在从事革命生涯中对“尚武”重大意义的高度概括。

作为当下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名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研究生,我想以我目前的所学和理解,从我们专业领域方面思考工匠精神,并简单的以尚武精神为视角,探讨对于工匠型体育人才培养。

1尚武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1.1尚武精神的内涵:

笔者查阅诸多辞书以及文献,对“尚武”一词的解释各有千秋。从字面上简单的理解,“尚武”基本意思就是“崇尚武力”,也就是崇尚武术或者军事。但是这样的理解,在当下以“和谐”为最高价值原则的价值观、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下的中国显然是不足的、有失公允的。

温力教授对尚武精神的理解为,它应该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崇尚勇武为特征,团结和谐、积极向上、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郑玉峰同志总结尚武精神的内涵大致为:(1)爱国主義精神;(2)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3)见义勇为精神;(4)尊师重道精神。还有学者理解“尚武精神”为战胜自己,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等等。

综上所述,结合笔者的理解“尚武精神”可以分析为以下四点:(1)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2)自身尚武崇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3)生活中见义勇为、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4)尊师重道、谦卑礼让的精神。

1.2尚武精神的意义:

由尚武精神的内涵可知,注重对尚武精神的提倡和培养,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并且对“中国梦”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更应该注重的是民族精神的树立与弘扬,尚武精神的提出正是符合了这一点。

第一,尚武精神的弘扬可以加强巩固爱国主义意识、并且增强民族凝聚力;第二,在个人精神上促进培养现代年轻人刚健有为的气质以及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的精神,在身体上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以及全面的发展;第三,学习尚武精神,有利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发展一个民族团结、国富民强、社会稳定、和谐互助的良好局面,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也有着很大的协调、帮助作用。

2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2.1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一般是指从事某种手艺的人,意为熟练掌握一门手工技艺并赖此谋生的人。所谓“工匠精神”,狭义来说仅是指对工匠而言,广义则是指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在制造或工作之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换言之,就是工匠们对对质量精益求精、设计独具匠心、对技艺不断改进、为制作不竭余力的理想精神追求。

在李宏偉和别应龙的《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中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的理解为:(1)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2)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3)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4)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5、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在肖群忠和刘永春的《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中对工匠精神从东西方的角度来的分析,分为在中国文化视域下的工匠精神:(1)“尚巧”的创造精神;(2)“求精”的工作态度;(3)“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其次,在西方文化角度下:(1)非利唯艺的纯粹精神;(2)至善尽美的目的追求;(3)对神负责的精业作风。

由此可见,工匠精神本指手工艺人对产品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理念,即对产生的每到工序,对产品的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在现在当下,工匠精神也可以说任何行业以及任何人那种“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以称为“工匠精神”。

2.2工匠精神的意义:

如今大力提倡和强调工匠精神,对我们工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价值。

首先,工匠精神对中国制造、及其产品的质量问题有着极大的影响,它是人们对待自己的职业和工作的敬业精神的体现。它主张了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和态度,只有坚守岗位、敬业乐业,才能将自己的工作事业做到更好,并且有利于提高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质量和完成一项事业积极的态度。小到个人,大到我们民族对待工作的态度。

其次,传递了一种对待生活、学习和工作“知行合一”的态度,将认识和实践相结合,这种知行合一的行为主张将自己的所学和认识充分发挥到行动中去,完善自己的行为和作业,力求做得更好的态度和精神。

最后,工匠精神的发扬,践行德艺并举,体现了当下中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每位民族成员和职业工作者都充分弘扬工匠精神,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和工作,力争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落到实处。

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其一,他是工业铸造领域的灵魂和关键所在。其二,工匠精神有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其三,现代社会对工匠精神回归的需求和渴望。

3体育工匠型人才及其培养

3.1工匠型人才特点:

基于上面对工匠精神的分析,笔者认为工匠型人才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是对工作以及作品精益求精的态度;第二,在创作、工作期间,对待自己的事业和作品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第三,熟练掌握自己从事领域的专业技能,并且对待工作有着专业务实的态度;第四,在学习、创作中,敢于突破常规、拒绝固化、勇于创新的精神;第五,对待工作和事业持之以恒的决心;第六,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的演变中我们依旧团结一致、坚不可摧,得益于我们中华人民有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优秀的工匠型人才,爱国奉献的精神必不可少;最后,一个成功的人士,是不在乎名利得失的,能拥有淡定平和的心态和淡泊名利的思想才能真正沉下心来努力钻研和完善自我。

3.2体育工匠型人才培养: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在尚武精神视域下,对于体育型工匠人才培养有以下几个着眼点。

3.2.1要培养体育人才的爱国主义精神:

何为爱国主义?伟大的思想家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在尚武精神中,作为核心基础的也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口号和形式,而是通过各行各业的人们将它铭记于心,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做任何事情都要知道拥护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精神的意义和表现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但是最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封建君主专制的古代,人们用爱国主义精神来团结人民,一同抵御侵略者,維护国家的和平稳定,从而也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抗战时期,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全面胜利,根本上也是离不开由于爱国主义精神而激发出超强的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为体育人,我们锻炼身体、强健体魄,同时在爱国主义精神的引导下,我们有强烈的民族归属感,统一了种族认识、民族精神、国家认同,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植根于骨血的深厚感情,因为这种感情,我们愿意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竭尽所能的奉献自己的力量,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为了祖国而牺牲自己。所以对于体育人才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将爱国精神内化为在工作、学习中,让自己更加勤奋刻苦自觉的精神动力,从而有利于我们民族团结一致、社会繁荣富强,祖国更上一步的发展。

3.2.2培养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笔者认为体育人才作为一名专业技能性的人才,熟练的掌握自己的专业技能是极其必要的条件之一。俗话说的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若要有突出的技术水平只有日日刻苦钻研勤加练习,每个体育冠军背后都有一段刻苦训练的辛酸历史,没有不努力就能获得的成功。在体育运动中,身体素质的情况对技能的发展有很大的限制,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邓亚萍,她的身体条件并不是很好,她个子矮小手脚粗短,理论上并不适合运动技能的发展,但是她每天刻苦训练,提高自己的体能,还是童年的时候,她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训练之时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在身上挂铁牌,每天必须要做大量的发球接球的动作,不断的进行技能的锻炼。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邓亚萍的坚持不懈之下终于取得了成功。

有着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努力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完善自我,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所以能立足于社会并回报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可以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3.2.3培养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当下的新时代里,我国经济飞度发展,社会和谐安定,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的提高,于是有些人开始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疏于对自身的要求和管理,遇到问题和困难不愿意去思考,依赖于他人,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毅力和恒心。作为体育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比平常人更多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挫折及困难,所以,不论在何种时期,对于培养体育人才的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极其的重要。

《周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对自强不息的理解为自身强健、永不停息,这是君子仿效天行健而应有的作为。我国著名国學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大文豪苏轼的《晁错论》中提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说的是,自古以来凡事能建功立业成大事者,必然有着超脱世俗的能力,同时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从古至今,自强不息都被视作中华人民的安身之本,先能自主、才能自由、才能有实力强大起来,对于体育人来说,在日常的学习、训练中会都遇到各种困难,遇到自身的问题和瓶颈不能逃避,要勇敢的去面对,不断努力奋斗、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去攻克它,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3.2.4培养刚健有为、勇于创新的精神:

尚武精神的内涵正是有着刚健有为和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具体展现和表述,而体育人给人们表现出的正是以阳刚之气和十足的精气神的形象。张岱年曾说:在中国历史中以阴柔为主的思想文化,始终都扮演着配角,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才是社会中的主要思想。

培养体育人才刚健有为的精神,有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事诚实守信、有责任心、敢于担当。中国走了几千年的历史,也是因为有不断的突破、革新和自我完善,同时强调勇于创新,在于希望我们体育人才在社会实践中不墨守成规,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开辟新道路,这也符合中国现代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3.2.5培养荣辱不惊、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

当今社会不论什么行业提到最多的就是竞争。有比赛有竞争自然会有胜负荣辱,而在体育比赛中更是竞争激烈,冠军之有一个,参赛者却是人数众多,要在激烈的竞技比赛中要保证良好的技能发挥,就要求体育人才必须拥有荣辱不惊、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比赛的第一第二往往相差的并不是专业技能,而是面对压力和竞争,也能保持自己良好的竞技水平的平稳心态。能有着平静的心态,可以在使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自我不受影响,做好自己,发挥出自己正常的水平,有利于个人可以沉下心来做好一件事。所以培養体育工匠型人才荣辱不惊、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也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温力.尚武精神及其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8):5-10.

[2]李梦桐,胡晓飞,李金龙,宿继光.论尚武精神及其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8):100-111.

[3]刘建军.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36-40.

[4]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59.

[5]肖群忠,劉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6):6-10.

[6]梁启超.中国之武士道[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2-3.

[7]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郑玉峰.尚武精神在学校武术教育中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研究[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6.

[9]李国良.“尚武崇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8.

[10]吴永杰.尚武精神的内涵及其在学校武术教育中的价值和传承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