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浅析

2017-10-21李昱彦

西江文艺 2017年19期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高职院校

李昱彦

【摘要】:贫困生作为高职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其就业面临着更多的实际困难,就业压力更大,就业过程更为艰辛。怎样做好贫困生的就业工作,帮助他们更好就业,要从了解和分析他们的真实情况为切入点,,找到对策,并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的,帮助他们顺利的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

在大学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对于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多的实际困难,就业压力更大。贫困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也加剧了他们就业的困难。如就业期望值过高,竞争意识差,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欠缺等问题。我们应从贫困生自身的实际出发,多种途径班主高职院校毕业生,让他们顺利就业,促进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张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面对逐年增多的贫困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弱势群体,国家、学校经过积极探索,在立足我国国情和教育现状、保证整体平等的前提下,逐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一整套解决特困生问题的资助体系,使得曾经困扰广大学生、家长的贫困生入学难、在校读书难的现象已有较大改观。但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更加严峻。我国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左右,年度就业率为80%左右。由于毕业生基数不断增大,今后几年内大学生待业的人数也将会有所增加。贫困大学毕业生是大学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同时由于社会关系壁垒、地域壁垒、户口壁垒、名校壁垒等因素,贫困大学生的就业之路因此变得更不平坦。各级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应该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充分认识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创新思路,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就业障碍,成功就业。

一、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一)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形势严峻。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就业期望值高。贫困生自身就业期望值过高贫困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地区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或者单亲家庭,大部分长期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贫困生,渴望通过择业求得一份相对固定的或者所谓的“好工作”。他们的择业观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职业选择上,把事业单位作为择业的首选,求稳思想比较严重,往往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

(三)贫困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对自己的实力及机遇认识不足,在应聘的场所紧张、胆怯,不能自信地展示自己,从而错失了就业的良机;二是缺乏城市生活的经验,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是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不够。贫困生专注于书本学习,应对实际工作和问题的能力不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缺乏。不少贫困学生以学习为导向, 很少考虑将来的职业目标和方向。此外,贫困生还往往缺乏求职的面试应对能力。因此,在当今的求职大战中,一部分贫困生在就业竞争力上仍然处于弱势。而如何帮助贫困生克服不足,培养其综合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则成为扶持贫困生发展、解决就业困难最重要的任务。

(五)是家庭经济贫困造成就业成本拮据,缺乏相对有效的就业信息资源帮助。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有自身的能力、家庭的社会关系、简历及对自己的包装等。贫困生在这几个方面都缺乏优势,实现就业的难度更大。

二、解决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策略

(一)是要加强指导,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求职择业能力。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带着深厚的感情,采取特殊的措施,努力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各高校要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认真调查。在了解贫困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有的放矢地提供就业帮助。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服务,防止贫困大学生因就业问题出现焦虑、悲观和不满情绪,帮助他们调适择业心理,提高择业能力。在当今个人能力成为求职关键的买方市场面前,希望用人单位降低门槛,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不现实,只能把突破口选定在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能力上面。这就需要对贫困生提供从学习到就业、从心理到生活的多方面系统帮助。如针对贫困学生现代技术基础薄弱的现状,着重地加强专业培训,促使其掌握应用现代技术的本领;针对贫困生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引导贫困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轮流担任班干,以锻炼其人际关系与组织协调能力,改变自卑胆怯心理,逐步树立信心,激发自强精神,强化竞争意识,以形成面对就业敢于拼搏、积极进取的心态。

二)全面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拓展就业思路。高校思想工作者应针对毕业生包括贫困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如针对毕业后只能当干部,去国企、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观念,引导其正确地认识自身的综合素质,确立较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就业期望值。由于贫困大学生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会由于肩负着家庭的殷切期望,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比较高的就业期望层次,忽略自己综合素质。通常用人单位在与毕业生进行洽谈之后,会通过对毕业生的专业、毕业学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校的具体表现、思维逻辑、言行、谈吐等方面的综合考查之后,形成对其的一个初步的预期使用成本评估。贫困大学生的初次就业会选择比较富裕的单位,薪金期望值也较高,常常造成其就业失败。因此,积极引导贫困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降低其就业期望值,引导贫困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西部边疆和基层去施展才华;帮助其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和先就业、后择业观念,这样将有利于贫困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帮贫解困力度,为贫困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关心贫困大学生就业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搭建贫困生就业的“绿色通道”。凡是贫困毕业生办理的就业手续,一切优先,一切从简。一些高校开展了“贫困生就业援助计划”,设立了就业基金,对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就业援助。这些做法值得普遍推广。学校应继续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档案及相关信息网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人单位要学会识才爱才,选优扶贫,理顺人员选拔机制,尽量减少人情因素,真正做到公开公平、竞争优先,让贫困生凭个人能力就业。应推出必要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边疆、到基层就业。积极请用人单位“走进来”,为贫困生搭建就业平台;搭建贫困生就业网上平台,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优先为贫困生发布个人信息,提供求职、招聘、指导平台,免费为贫困生提供就业网包括远程面试的机会。

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是高校“扶贫工程”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的必然要求,也必将深刻地影响中华民族的现在与未来。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千方百计,全方位、系统周全地帮助贫困毕业生实现就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向阳,周立红.浅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新西部,2007(6)

[2]刘晶,张素芬,颜雄.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探讨[J].中國大学生就业,2009(12)

[3]徐豪.孙中华。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4)

猜你喜欢

贫困生就业高职院校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