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2017-10-21王萱崔丽敏李志飞
王萱 崔丽敏 李志飞
[摘要]我国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力度与规模也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在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的同时,却因部分原因使得一些城市建筑设计中存在一定问题及缺陷,不仅使城市建筑出现不合理现象,同时也不利于城市社会文明及经济水平的发展。因此,本文对城市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及分析,并对新时期下我国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确保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文明建设及建筑设计整体水平。
[关键词]城市建筑设计;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式进入新时期。而随着新时期的正式到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各个城市的建设,并通过大力支持建筑行业,提高建筑数量及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及文明程度,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城市建设中。而近年来各种主题建筑不断融入到城市中,虽丰富了城市建筑类别,但由于部分城市建筑设计中存在部分因素与新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有所冲突,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水平提升,我国各行业领域及国家相关部门对城市建筑设计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
1、目前我国城市建筑设计及改善措施
1.1理性采取先进设计理念
纵观国外城市建筑,与我国城市建筑设计有所不同。例如欧美地区的大部分国家采用的建筑材料多半主要是为了提高居民生活中所需要的功能及舒适感的普通材料,但由于这些地区在气候、气温及地理环境等方面与我国大部分国家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性,而一些建筑设计师在对某城市建筑进行设计时并未考虑到该差异性,而是将欧美国家的设计理念及方式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虽提高了建筑的美观程度,但由于忽略了建筑的适用性,导致大量建筑资源被浪费的同时,建筑的使用率也有所下降。因此,在我国城市中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在充分结台国外建筑优势的同时考虑到我国城市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提升建筑美观程度同时,提高建筑的舒适度与适用性。
1.2鼓励城市建筑设计创新
由于现如今各国家均呈现出城市全球化形式,并呈现出千城一面的特点。具体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由于部分城市建筑设计师自身不愿思考,而是直接采用具有合理、简单化的建筑设计内容及方式,使各个城市中建筑外部面貌、内部结构皆存在相同或及其相似的情况,导致城市没有鲜明特色感,给人以视觉乏味的感觉;第二,部分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过分追求城市全球化,而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忽略对建筑特色的构思及挖掘,导致城市建筑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情况。
因此,在对城市建筑进行设计时,不仅需要加大鼓励设计师敢于创新、用于创新的思维,同时也提高对城市建筑设计创新的力度,利用激励制度等提高设计师创新的积极性,使城市建筑独具特色,在进一步提高城市美感的同时,达到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
此外,在对城市建筑设计理念进行创新时,不仅需要考虑到创新理念与城市发展建设的相符程度,同时也应充分结合城市地区特色,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设计的优势。
2、新时期我国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城市建筑设计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城市间因不断得到城市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提高,不仅能够进一步促使我国城市建设程度提高,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对提升我国城市综合经济水平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我国城市建筑设计茌新时期内必定向着以下趋势发展。
2.1粗放城市一集约城市
集约城市必然是布局紧凑的、功能交混的,具有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和建筑容量。城市设计保证其环境的生态需求,公共活动的舒适和不拥挤性,关键是区域的公共空间组织,城市设计要提倡公共空间立体化和公共空间与建筑空闻渗透化,以及土地复合使用等。密集地区可以研究探索以公共空闻率代替建筑覆盖率的控制指标。集约化城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不一味追求宏伟性、纪念性,在城市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培养特色活力区,追求功能交混、全步行和集聚区域相关要素的公共空间。
2.2视觉城市一行为城市
所謂行为城市,就是既要重视视觉行为对城市的影响,更要重视活动行为对城市的影响。城市是人的行为产物,始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活动行为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行为需求不断扩大,既有生产、生活,又有政治、社会、经济活动,还有审美的需要等等。为此我们可以认为,人的行为需要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依据。城市行为包括活动行为和视觉行为。
我国城市设计,在理论上要加强城市活动行为模式的研究,包括交通行为、消费行为、通勤行为、步行街行为、轨道站地区行为、CBD行为和滨水区行为等等。在实践中设计者要重视基地区域内人的活动行为模式分析,构建空间结构布局,创建特色活力区。万达广场近年来陕速发展,为城市注入活力,就是因为它的空间组织和布局结构符合人们的消费行为规律一消费系列化。
2.3平面城市一立体城市
长期以来,城市规划与设计都是以地面作为城市活动基面,随着以地下街为代表的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空中步廊的发展,城市活动基面扩大到地下和空中,为此形成的城市立体化成为缓解集约化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的重要手段。城市地下与空中活动基面,可以步行为基本功能,已得到广泛的运用,也可采用类似地面的车行、步行街合行为模式。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站是下OD的重要激发点,是地下公共空间体系建设的发动机,优化城市体系的重要机会,但当前的实践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通常仅结合地铁站进行上盖物业开发。城市设计应充分利用自身地下、地上整合设计的运作机制,发展地下公共空间,带动地下开发。规划管理部门应力求在有条件的地区,对地铁站及其周边地区组织城市设计,建设地下地上一体化的城市特色活力区。
2.4历史保护—保护发展共生
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存在悠久历史,其中邯郸等地区则因曾为古代国家首都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及遗产。因此,对这些地区文明历史的保护则成為了城市传承历史文化的主要形式。但如何让历史文化传承为城市发展服务,推进城市活力的提升和城市特色建设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城市设计将历史文化保护放到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中,寻求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复兴结合,从而提高城市文化品质和城市活力,进一步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