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2017-10-21张代枰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放松愉悦活力

摘要: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采用的是填压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到索然无味,学习起来非常被动。新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让语文课充满活力,消除学生学习语文的厌倦情绪,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想学语文、爱学语文,会学语文。

关键词:愉悦 放松 创新 活力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红云小学 张代枰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了单调乏味,走向了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甚至于渐渐远离语文。究其原因,不在于学生,而在于语文教师自己,是我们用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保守固执关起了语文乐园的大门,让学生们在这座知识的宝库面前,只有望而却步。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学科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新的课程改革,就是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消除学生学习语文的厌倦情绪,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想学语文、爱学语文,会学语文。

一、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基础。

良好的师生关系,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的思考。这种状态下,学生回答的准确度最高,最容易进发创造灵感、创新思维。要让学生“信其道”,必须先使之“亲其师”。人都有渴望被关注的心理,课堂上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适时与其进行目光交流,能给孩子温暖的心理暗示,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始终沐浴在老师关爱的目光中,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他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使其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享受到求知的乐趣。如果课堂上,学生敢说、敢于也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敢于走进教师的心灵。那么你的语文课堂便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活力。

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转变观念,从高高的、象征教师权威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入学生中间,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对话,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洒向全体学生,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索再成功的强烈愿望。这样,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灵性得到尽情舒展,学习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活力有了保证。

语文教师要敢于出新,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不必拘泥于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觉得语文有趣有味,每节语文课都有新的惊喜。

在过去,课堂都让老师给包揽了,老师讲地天转地旋,学生听得头昏脑涨,结果是事倍功半。其实这样的教学,学生累不说,老师也不轻松。新的语文课堂,老师应把课堂的大半个江山让给学生,而不再是“稳坐江山”。教学中,教师只是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为了实现目标,教师可设计一定的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学习。

例如教古诗,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游园不值》一课,我就采用了让学生演一演的方式。为了让学生去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境呢?我把课文的插图画在了黑板上,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户农家的小院,一道柴房门紧锁着,屋外的石头小径延伸到黑板前方,而且,上面已布满了青苔。

师:同学们已理解了诗句的意思,那你能把诗句的意思演一演吗?

一生大步走到柴房门前,举起右手,使劲敲击着房门。

师:他表演出诗句的意思来了吗?

生:演出来了!

师:再读读诗句,看看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又一次对诗句进行阅读。几位同学举手了。

生:我认为他敲门时,太过用力了。诗句中是说“小扣柴扉”,小扣就是轻轻地敲。哪能像他这样用力呢?

生:我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看法。我还要补充一点,他敲门时,是一连敲了几下,就不再敲了。而实际生活中,我们去找人,敲门总是敲几下,听一听门内的动静,再敲几下,再听一听。他的表演不够到位。

生:诗句中说“应怜屐齿印苍苔”,意思是说诗人害怕踩坏了小路上的青苔。照这样理解,诗人应该是很小心地走上去敲门的。而不能像他那样大步地走上去敲門。

师: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看来,大家对诗句的意思真的理解了。现在,谁愿意再上来表演?不过,这次,老师可要增加难度了。在你表演的同时,还要把你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一生表演:他低头看看脚下的路,自言自语地说:“这青苔长得多好啊!我的朋友平时一定很爱惜它们。我可不能踩坏了它们。”说完,小心地走到柴房门口。举起右手,轻轻地敲了三下门,竖着耳朵听一听。“里面没有动静,难道朋友不在家?”接着,又敲又听。“看来,朋友真的不在,要不他早就来开门了。”“今天真不凑巧,本来想欣赏朋友园里的春景,谁知,他却不在家。真扫兴!”说完,垂头丧气地走了下去。

从学生的表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诗句的意境有了深刻的体会。

而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则采用了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学习。学生先自学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师:知道诗句是什么意思了吗?

生:知道。

师:那你来画一画。

学生很踊跃地举手来画。一学生很认真地画了一排排列整齐的篱笆,并在篱笆旁画了一棵树,树上稀稀落落画了几片叶子,树旁画了一条小路。那绘画的功底还真不错。

她还未落座,同学就嚷开了“不对!篱笆不能画那么密,诗中说‘篱落疏疏就是说篱笆排列得很稀疏,因此,只能画几根篱笆。”

“你能上来改改吗?”唰唰唰,他把篱笆擦了许多,只留下很少的几根。“现在你们满意了吗?”下面的同学有的点头,有的在沉思。有双手举起来了“小路画得还不行,诗中说的是‘一径深,就是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小路还应画得再长一点,宽窄再慢慢变化,不能只画这么短。”在同学们的讨论交流中,一副表现诗意的图画跃然出现了。我相信,学生能把图画出来,对诗句的意思也感悟得很深了。

两节课,都是古诗的教学,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实,教无定法,只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謀划教学过程,学生一定会积极参与进来,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活力、发挥他们创造性思维的阵地。

三、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让课堂充满活力。

“在儿童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语文学习不应该仅仅是读和背,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们敢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有生机,才有活力。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具体体现。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意识和习惯,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生气勃勃的喜人局面。当然,有时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可能不免有失偏颇,对此,教师也不必急于否定。教师要抓住契机,组织学生讨论,并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文章的语言环境,作者的经历修养去思考。这样的讨论,既产生了正确的答案,同时又保护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在教学完《坐井观天》一课时,我问学生,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在我认为,正确答案是小鸟说得对。果真,当我问学生这个问题时,一个学生纷纷表示小鸟说得对,回答说:“小鸟说得对。”“为什么?”“小鸟天天在天上飞,它看到的天当然是无边无际的,大得很。”另一同学补充道:“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小青蛙却说, 天只有井口大,多好笑呀!”既然说出了我心目中的标准答案,就点到为止吧!我准备接着讲下去。可一双小手老不放下去。我一看,是一个平时老爱钻牛角尖的男孩,他今天又要捣什么乱了,我有些不高兴,但仍勉强压住心中的不满,“你有什么要说的吗?”“我认为小青蛙说的没错。”“为什么?”“我心中一动,“说说你的看法。”“小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看到的天的确是只有井口那么大,所以小青蛙说的没错。” 听了这话,我心中一动,学生说的没错,小鸟在天空中飞得高,看到的天当然是无边无际的;而青蛙在井里坐着,它看到的天当然只有井口那么大,青蛙说的是真话、实话,也应该是对的。为什么我备课时就没有想到呢?“说得有理,你真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孩子。”我马上鼓励了他。接着,我又提问:“那么怎样让青蛙知道天到底有多大呢?”“让青蛙跳出井来看看。”“说得真好!”“再想想,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真是一语激起千尺浪,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成语的寓言的理解水到渠成,教师再从文本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探究自悟生活中的“坐井观天”的人和事,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个成语的人生哲理,终身受益。

结论:总之,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创新,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让孩子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让孩子们爱上语文课!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红云小学 张代枰 13658812430 邮编650224

猜你喜欢

放松愉悦活力
活力
高职语文教学中审美理念的培养
让幼儿遨游书海尽享阅读的愉悦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浅谈短跑放松技术
语文教学中高效愉悦课堂的构建研究
浅议声乐技能训练中常见状态处理
活力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