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2017-10-21周颖
周颖
摘要:2011年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修改,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这一性质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要想让学生达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的,就要通过阅读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这些基本途径来实现。本文就阐述了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听、说、读、写的途径,让学生学会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引导倾听 鼓励大胆说 重视朗读
激发写作兴趣 运用语言文字
2011年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修改,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性质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性。要想让学生达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目的,就要通过阅读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这些基本途径来实现。
一、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在倾听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我们知道,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我们对信息的接收,很大程度依赖于听。学生大本分时间都是在听中学,所以在课堂上,我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还会边听边思边提炼,然后吸收、修正别人的见解,完善自己的思维结果,这个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内化过程。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汇报课文主要讲什么?有一个学生回答:“课文主要写邱少云在一次伏击战斗中,严守潜伏纪律,最后被大火烧死了。”这时有一个学生抢着说:“老师,我认为邱少云是个英雄,说他在烈火中牺牲要比被大火烧死更合适。”“对!”其他学生不约而同地赞成。我及时引导:“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遣词造句。‘死是指没有了生命,可用于所有离世的人,而‘牺牲是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所以这里说邱少云牺牲会更合适。”由于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回答,进行纠正,加上老师的讲解,学会了准确运用语言文字。
二、鼓励学生大胆说,在表达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说话最能体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每接手一个新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我都会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我经常会有意识地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回答问题中,获得了老师的肯定,自信心满满的。有时我会让学生根据几个词语串起来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时我会根据句子的特点让学生模仿说话。如:我教《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在学写漓江水的特点是静、清、绿这段话后,我让出示了一张炮仗花盛开的图片,让学生模仿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式来描述炮仗花的特点。如下是课堂实录片段:
生:炮仗花真香啊,香得把蜜蜂和蝴蝶都引来了。
师:你很认真观察。
生:炮仗花真多啊,多得让你数不清;炮仗花真美啊,美得只有大自然的画家才能画得出来。
师:你说得太好了
生:炮仗花真多啊,多得连叶子都钻不出来了;炮仗花真艳啊,艳得像一团火;炮仗花真香啊,香得让人陶醉。
师:你是未来的作家。
……
在接力回答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把看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出口成章,而且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重视学生的感情朗读,在朗读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美文,我会引导学生认真读、反复读来感受语言美,积累文字。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我先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让学生配乐朗诵,并同步播放桂林山水的风景画卷,将景色与优美的语言文字联系起来,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又如,我教《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我让学生找出描写“我”和母亲的动作、语言的句子,然后分角色读。刚开始,学生只是见字读字,没有揣摩出句子的情感,有的学生还边读边笑呢。于是我引导学生抓住文段最后一句“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中的“忍住哭声”来理解,我问:“母亲忍住的仅仅是哭声吗?”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有的说还忍住了瘫痪儿子的脾气,有的说还忍住了自己的病痛,有的说还忍住自己的内心的痛楚与无奈。这时,我再让学生朗读描写“我”和母亲的句子,读着读着,有的学生哭了。我问:“同学们,你们怎么啦?”有一个学生说:“我读出了这位母亲的宽容和伟大,我被感动了!”有学生说:“ 我从母亲的‘偷偷地注视着、眼睛红红地看着读出母亲的担心和无奈。”“我从母子的对话读出一个坚强的母亲对绝望儿子的鼓励,这位母亲太伟大 !”…… 我说:“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不仅读懂了文意,还学会了运用语言文字,
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写作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
练笔是“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体现。课堂小练笔开辟了阅读和写作的通道,能有效促进学生很好地运用语言文字,提高表达能力。 我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觉得伯父和爸爸救助车夫的片段,对人物动作描写得非常细致具体,值得仿写。于是我让学生标出伯父和爸爸救助车夫的动词。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感悟出这段话中细致的动作描写,有助于突出人物品质的作用后,我试着让学生也通过抓住人物动作细致具体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来表现一个人的品质特点。学生们兴致极高。其中有一个学生写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生病的奶奶。她是这样写的:“妈妈帮奶奶洗完脚后,端走水盆,拿一条干净的毛巾包住奶奶的脚轻轻地擦干水分,再把奶奶的裤腿往下整理好,穿上袜子,然后递过遥控器說:‘妈,你选择喜欢的电视剧看吧。奶奶笑了,妈妈笑了。”这次无疑是一次成功的仿写。根据实际情况,有时会仿写提示语在不同位置的人物对话,有时会仿写语言、动作、神态相结合的句子。除了片断的训练,我还结合一些课文的特点,进行篇的训练。事实证明,只要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善于发现写作的训练点,让学生多写多练,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其实,在阅读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不能独立开来的,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机会,通过听、说、读、写的途径,让学生学会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