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7-10-21黄启来

学校教育研究 2017年27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任务小学信息技术

黄启来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面对全球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各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方法,本文重点探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的思想与方法。

关键词:任务;任务驱动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教育部拟定在2000年11月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过程中,曾提出一个修改稿,其中指出:“知识及技能的教学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教材的内容应以从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着手,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1]

一、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简称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中心,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意义的建构。

(一)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够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习模式。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转变成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主人,在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任务驱动法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虽然任务驱动法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在小学还属于一门边缘性学科,很多学校对该课程的理解还存在偏差。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把“任务”片面理解为课本后的操作练习题,而不够重视“任务”的设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的任务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许多学校的信息技术课还是以“讲解—演示—练习”为主的传统授课方法。此时的“练习”就是一个任务,这个“任务”虽然有其优势,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扼杀了学生探究的好奇心,从而使原本生动、有趣的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这样的任务并没有体现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2. 设计的任务没有注重学生个性的差异

在一个班级里面,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兴趣、家庭背景、使用电脑的机会等。正因为差异的存在,在课堂中学生对知识和操作的学习产生不同的需求,但很多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长此以往,同学们的差异就会越来越大。

3. 设计的任务缺乏“开放性”

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很少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一个方法”解答的任务居多。在多数情况下,学生都是机械的、被动地模仿教師的操作步骤,这种任务不仅导致课堂没有活力,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绝对化或僵硬化,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难以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升华。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策略

针对任务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主动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在任务设计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任务设计要体现趣味性和科学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只有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才能满足学生探究的主观欲望。因此,教师要以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为素材向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

(二)任务设计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对于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的班级,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如果只给他们设计相同中等难度的任务,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局面:那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接下来无事可做,甚至会捣乱课堂;大多数中等基础的学生刚好完成任务;基础较差的的学生即使再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也很难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基础好的学生虽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加了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但是却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甚至还可能滋生自以为是、不思进取的思想;对于那些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地引导,他们心理有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对信息技术课逐渐失去兴趣,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设计每一个课程任务的时候,应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任务难度要有层次性。

(三)任务设计要适当给学生“留白”

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应该适当地留点空间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探索。最好能设计一些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解决型任务,让学生在问题解答的原则要求基础上自由发挥。此外,计算机有很强的人机交互功能,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一些软件的“帮助”功能,启发他们去尝试、探究,并鼓励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利用各种资源和方法来解决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

三、“任务”设计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还应注意的问题

(一)设计的任务要体现实用性

在任务设计时,要避免为任务而设计任务,任务设计要尽量突出那些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学习之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它们的用武之地。

(二)对任务的评价不要古语关注结果

如果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可能会导致教师忽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以及努力程度,同时也忽视了对课堂任务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

基于任务驱动法下的任务设计,可以服务于教学,但如果设置不当,也可能会阻碍教学。所以,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出一系列典型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艺,朱彩华,钟柏昌等.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6.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任务小学信息技术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