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017-10-21杨发兰
杨发兰
摘要:近几年来,初中物理考试越来越灵活,学生靠死记硬背已不能适应考试的需要,这样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以适应考试发展的需要。本文从五个方面对问题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问题教学 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解题思路
实验探究 科学作风 相互渗透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概念的引入、规律的得出、猜想的检验、新知的发展都是通过实验来实现的。可以说实验教学贯穿了教学的始终。实验教学的引入都要以问题为核心,实验探究又要以问题为轴心,所以问题设计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我认为问题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学习这门课程就有了内在的动力,学生的学习也就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因此,兴趣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利用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教学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时,问学生:对着垂放的两张纸吹气,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大多会回答:两张纸会向外飞起来。然后让学生亲自实验,当学生看到实验的现象与先前的猜想截然相反时,又问:是什么原因使得两张纸向外飞起来呢?心里便产生了想弄个明白的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能引导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疲惫,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了。现在考查学生的题型更是灵活多变,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要想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就是一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好方法。例如,我们在教学阿基米德原理时,在实验过程中,我设计了两种操作:一种是溢水杯未装满水,另一种溢水杯装满水,做完实验后,问学生两者的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我们应该采用哪一种操作?很显然,学生通过对比立刻发现,水未装满时,浸入水中的物体所排开的水比真实值偏小,这种操作是不妥的。另外,在这个实验中应该先称空桶的重力,还是先称桶和水的总重?学生通过思考,便可明白合理的操作是先称空桶的重力,并能分析出如果先称桶和水的总重力,会给实验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会在老师的设问中得到一一解决。
三、问题能促使学生具有实验探究的冲动
在实验探究的猜想中,有的是显而易见正确的,而有的是怀疑的,而有的是与我们的猜想截然相反。例如,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吗?在很多学生心里,总觉得滑动摩擦力应该跟接触面积有关。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想一探究竟。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带钩的长方体木块,B带钩的正方体木块 C表面平整的长木板 D几条毛巾E直尺 F弹簧测力计 G几支圆钢笔。问学生应该选哪些器材进行实验?学生通过思考会选出控制住其它变量,只改变接触面积的相关器材,学生带着问题完成了实验,验证了实验猜想,获得了相应的结论: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这样学生对实验结论记忆深刻,从而也形成了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
四、问题能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作风
在探究课本里重要规律实验时,我们大多是先知道实验结论,带着验证的目的进行实验的,在验证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数据与实验结论不一致,有的学生会刻意地改动数据,这时,教师只要提出问题:这样擅自改动数据妥当吗?学生便会意识到这种做法不妥,会产生疑问,是哪里出现问题,哪里做得不妥。教师应该立刻引导学生查找原因,重新实验,直到与结论一致。在不知道实验结论的实验探究中,很多学生嫌麻烦往往只做一次实验,抱有随便应付的态度,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随意的、偶然的,并且会出现各小组的结论不一致。这个时候教师提问:只做一次或两次实验可以吗?这样他们便会明白要得出一个正确的实验结论,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验,并且一个实验结论的正确性是要经得起实验数据检验的。
五、问题能促使学生形成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意识
科学地处理实验数据,在实验结论的获取上起著关键的作用。在探究规律性实验时,实验得出的大量数据如果不经处理,是很难发现规律的,我们通常都要经过作图像进行处理,才能发现存在的规律,才能获取正确的结论。例如: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实验过程: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中,其他条件均相同,实验时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两瓶中温度计的示数。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对比情况,从数据上是很难找到的,引导学生作出两种情况的关系图像,就一目了然,易得出结论。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图像分析能力,学生会觉察到数学知识在物理学科里也得到了运用,从而形成了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意识,也体现了学科之间相辅相成,这样有利于各学科都得到共同提高。
总之,物理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学会思索、学会发问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任务,所以,教学过程中倡导恰到好处的设置问题,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2016、2017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物理)
[2] 2016、2017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