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将课堂延伸到生活当中的生物教学

2017-10-21艾拜都拉·阿不拉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延伸生活课堂

艾拜都拉·阿不拉

摘要:把生物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努力开创教与学的新局面。

关键词:课堂;延伸;生活

人们习惯把初中的各学科分为主科和副科,这无疑是从升学的角度来分的——升学考试的科目是主科,不考的就是副科,而初中的生物学,自然被列为副科当中,被各方面重视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种景况下,怎样让学生愿学生物、学好生物,就成为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在实践中感受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等都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发现,把生物课教学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们从生活中学习生物,更会取得意外的收获。为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生物教学与学生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努力开创教与学的新局面。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人们学习时保持注意,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的极其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激励人们产生力求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探究事物内部规律的愿望,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调动自身和各种积极因素,使学习者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在遗传病的教学中,有的老师首先给学生讲了“月亮儿女”之谜:在浩瀚的大西洋里,有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岛——林索伊斯岛。岛上的三百多位居民都有这样的怪癖:喜欢月亮,害怕阳光。一到皎洁的夜晚,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在沙滩上唱歌跳舞,尽情欢乐。居民皮肤雪白,头发白色或淡黄色,眼睛的虹膜粉红色,怕阳光,视力也差。“月亮儿女”由此得名。“月亮儿女”之谜直到上世纪70年代人们才搞清楚,原来岛上居民几乎都是白化病患者。为什么白化病患者的皮肤是雪白的?为什么白化病患者都害怕阳光?患白化病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抱着一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后面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知识带进课堂

学生虽然还小,但仍在每天的衣食住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体验,这些都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老师注意挖掘利用这一资源,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和亲切,从而乐于学习,也使课堂教学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 讲授“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一课,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使其变得枯燥乏味。而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他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入手,来分析哪些食品含有什么营养,怎样搭配营养才全面,还让他们列举了曾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同学们积极发言,气氛热烈。经过大家相互讨论交流,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内容,从自己生活经历中提炼出了生物学知识,就使这些知识得到升华,真正成为在他们的生活中起作用的宝贵财富了。其实,老师认为把教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它避讳的是生硬和勉强,需要的是自然的融入,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感觉,是自然而然的感觉……

三、动手动脑,在生活中探究、运用生物学知识

学生学习的快乐,不全部在于考试得了理想的分数,更在于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去解决了具体问题。 所以,老师会有意识地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作业,让学生们去完成。在学习了“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后,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根据父母的健康状况和身体需要,为他们设计一份营养食谱,且亲自烹调,并請父母品尝,还向父母介绍其中的道理,请父母做出评价。在寒假时,老师布置了“栽蒜苗”的作业,让学生做出完整的探究实验记录,内容包括各对照组大蒜的发芽率、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对其生长的影响等,这样,既让学生应用了所学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耐心、细致的科学探索精神,还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丰富了家庭的春节餐桌。开学后,学生们对这样作业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用这样的情绪去进行学习,怎么会不使他们劲头倍增,加倍努力,取得好成绩呢!

四、优化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

中学生物教学内容抽象复杂、信息量大,如果教师一味地用 “一刀切 ”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与传授相关生物教学知识,错综复杂的理论知识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束手无策,无从适应,其教学效果也不言而喻。 因此,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教学生活,让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走进生物课堂,身临其境地体会与感受生活。 课本教材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师想要合理导入生活,延伸课堂,则需要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阅读教材中,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拓展学生的思维形式,让其能在不断参与和讨论中,有所感悟与思考,让其在主动思考与想象中,加深学生理解与体验。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潜在的生活资源, 将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生物知识与生活的一脉相承,从而让其深刻体会到知识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同时,教师还要善于突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之间的界限,合理运用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上的一切教学资源,实施课堂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提供更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机会,将生物课堂教学紧密地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融合,以实现高效生物课堂的构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五、注重课后延伸,提高实践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将生物知识学以致用,亲近自然,贴近生活,教师应当多组织与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生物教学与我们的生活实践相联系,感受到生物知识的无处不在,从而从思想上以及行为上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拓宽学生知识层面,让其能在掌握生物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独立生活以及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补充生物课堂教学的不足,完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过敏反应”一节时,由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一部分同学对某种事物过敏,如花粉、海鲜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那些容易过敏的同学简要阐述一下其过敏时的症状以及消除这种过敏现状的方法,由于学生有过切身的感受,能够生动形象的将其描绘出来,同时,也知道具体的解决策略,如此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高涨,有效性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建立也能够得以实现。

总之,生活化教学模式是现今教育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符合素质教育对我国教育教学的要求,也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心理特征, 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作用, 将其运用到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优化课堂教学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延伸生活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生活感悟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写字大课堂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