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2017-10-21艾尼拜木·赛买提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思想品德中学生

艾尼拜木·赛买提

摘要:传统的道德教育的不足在于理论严重脱离现实生活,无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很好形成学生优良品质。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和责任感。思想品德课教学对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民族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提高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效果是中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思想品德;中学生;品德教育

提高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效果一直一来是思想品德教师讨论的热门话题,也就是整个社会、家长及学校都十分关心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转型,新旧道德标准和体系不断冲突,产生了诸多社会无序与道德乱象,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塑造的关键时期和道德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塑造具有高尚道德人格的中学生,避免中学生产生道德失范行为,成为时代紧迫的要求,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义不容辞的重任。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现代中小学生道得观念的时代特征

当前,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风貌从整体上看是积极向上的,呈现出不断进步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情感真切,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尊严感。

在社会主流价值文化和学校系统的正面教育影响下,现代中小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对社会发展抱认同、赞赏和积极的态度,对社会发展未来充满信心,如在一项名为“当你参加升旗仪式时,你会怎样?”的调查中,有35.5%的学生是按学校要求做的,有29.8%的学生有自豪感,有26.2%的学生会自觉做好。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都表明“我最爱的是为祖国做贡献的人,最恨的是背叛祖国的人”,这说明今天的中小学生仍然把是否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尊严作为判别善恶、美丑、是非的标准。

2.有爱心,热爱并积极参与集体活动,重视情谊。

当代中小学生有较强的关爱他人的意识。他们都希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所带2014届52名高中毕业生中,年满18周岁的同学中,有70%的学生主动参加过自愿献血活动。越是高年级的学生他更有一种社会责任意识。在一项名为“怎样和同学相处”的调查中,90%以上学生表示与同学相处不错,91.3%同学认为“遵守诺言,善于助人是一个人的美德”,对学习比自己差的同学,选择“我会尽力帮助他”的占67.1%。

3.表现欲望强,渴望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當今中小学生充满活力,不论课内课外,经常自由组织活动,诸如:“歌唱比赛”、“演讲比赛”、“绘画比赛”等等,在很多中学里学校也组织开展一些社团活动,如:“足球社团”、“棋类社团”、“舞蹈社团”等,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大多数同学希望自己不仅学习好,其他方面也要好。在学校组织的一项调查中,我发现有82.2%的同学对老师的批评吃善意态度,认为能理解,可以接受。

二、当代中小学生思想道德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也存在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

1.公德意识淡薄,认知和行为出现脱节。

目前部分中小学生公德意识比较淡薄,对中华传统美德及社会道德准则认同度不够,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利益,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不强。公德意识较为缺乏。例如:学校班级公物损害时,认为“与我无关”;公交车上不主动给老人让座;在班集体活动时自私,不主动为班级做贡献;在家里不主动帮父母做家务,甚至连自己衣物都不收拾;个别学生不尊重老师,背后辱骂老师。

2.部分中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对压力和挫折的承受力不强。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平时捧在手心里,任何的家务不让做,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这些问题导致了部分中小学生心理比较脆弱,对压力和挫折的承受力不强。例如:(1)2014年6月7日广东湛江一女考生疑因高考失利跳楼身亡。(2)2014年10月9日 深圳宝安区一小学5年级学生因与同学发生冲突,从4楼教室,翻越围栏坠楼身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3.中小学生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经不住诱惑。

中小学生缺乏独立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面对社会的一些不良思想影响,一部分经受不住诱惑,逐渐丧失对不良思想的抵御能力。面对图书报刊、影像制品和网络信息充斥着大量迷信、暴力凶杀、淫秽色情等有损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容,一些缺乏分析和自制力的学生会受不住侵蚀、很快堕落。在新疆“三股势力”的对学校利用宗教渗透在个别学生心里埋下了强烈的宗教意识,甚至反动思想的祸根。致使个别少数民族青少年在意识和心理上与人民处于一种对立状态, 处理事情易采取庸俗狭隘的民族认同观,即以民族界限或民族成分就事论事。甚至以宗教划分民族,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品德优良的新一代中学生

1.增强爱国情感,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中国历史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结合新疆实际,开展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为主旋律,以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青少年从小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建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五观”。

2.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3.规范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动。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4.提高基本素质,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努力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以及民主法治观念,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学生保持蓬勃的朝气、旺盛的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全面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思想品德中学生
选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