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2017-10-21朱晓军
摘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将课程决策与课程实施分裂开来。课程开发者与课程实施者无法交流,无法将隐含在课程中的一些基本理念传递给实施者,甚至连教学的具体步骤都严格遵照教学参考书指定的教学步骤和课时数。而开发校本课程,可以体现地域性、个性化特点,可以打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限制,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校本课程开发的关联性,是指课程计划中的校本课程与同一课程计划中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于校本课程只是新课程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虽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但决不能取代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特有的重要功能,因而它必然要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整体。这是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根本特征。首先,校本课程以适应学校和学生的特别需要为主旨。一方面,校本课程的生成要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依据,要为学校办出特色而服务;另一方面,它又以本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为依据,即为满足本校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未能得到满足的种种合理需要而设置。所以,校本课程不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复,而是对它们的有力补充。其次,校本课程须依靠学校而生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是以校长为首的本校教师。第三,校本课程深深植根于学校。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由师生对它的感情和智慧、本校的优良传统、校园文化资源以及经过师生加工处理了的网络信息资源有机构成的一片沃土。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上模糊不清,导致开发方向不明确。
目前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以区别广义的校本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或者说主要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本的教材,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而选择的一些参考性课程方案。否则,就可能使学校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一方面进一步加重了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失去了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就课程类型而言,校本课程主要以活动形态为主,围绕一些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而展开,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实际的做事能力。
(二)开发无序,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校本课程的建设首先在于适合学校实际、切合学生需求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校本课程的资源是无所限制的,可以因地制宜广泛开发。但是,由于区域性地理、社会、历史、人文环境的限定,学校之间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出现打架现象,即校际之间开发呈无序状态,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从高校的实施情况来看,对校本课程的特性把握还有待于进一步明晰。其缺点在于:当多种课程形态出现于学校课程体系的时候,无论是管理还是教学都出现混乱状态——兴趣活动、第二课堂、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不能有效界定。
三、校本课程开发措施
(一)克服错误观念,树立正确指导思想。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课程开发,都必须同时考虑到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发展、学生的需要和学科知识体系,但不同的课程开发模式对这三个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学生本位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的设置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主要表现为课程门类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和适应性、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会更有利于学生系统、整体的掌握学科知识。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的决策应由实施教师作出,并且这些决策应该由决策结果所要涉及的所有人参与。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形成一个由研究专家和学生共同开发课程的合作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任何—方都可以就课程中的某一问题与其他人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合作,大家都有权对课程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最终达成一个为大家都能接受的课程方案。
(二)整合教育资源,把握课程开发实质。
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的课程有科学素养课程、书友会、文学研究、思维训练、朗诵等课程。这一类课程多以情境创设、情境演练为教学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亲身体验达到知行合一,实现教学目标。这种课程的开发,将学校和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 按照课程设置的要求,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建立实验室,如:科学实验室、生物标本室和探究实验室。要求凡是教材中涉及到的有关内容都要到实验室去上课。这样做的好处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养成凡事喜欢问个为什么的习惯,并能用科学的方法探究;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研究的参与者、指导者,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同时把师生探究的目光由实验室延伸到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凡事想探个究竟,使他們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生活中处处皆科学,从而不断迸发创新的激情。
结论:
习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教育部工作要点提出:“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国家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个人发展的期盼进一步统一到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以生为本”就是尊重学生选择和个性差异;“以师为本”就是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学科特长和自身兴趣特长,充分发掘教师个性特点,让教师成为高校课程开发的主体;“以校为本”就是立足学校实际,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校本课程开发都是为了使课程更加符合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实际需要,从而提高课程的实效。高校校本课程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高校在充分尊重学生选择和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特长的基础上,全方位开设学校选修高校类课程。在这一点上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充分调查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开发如科学素养系列、人文素养系列、身心健康等系列的校本选修类课程课程,为学生提供较大的课程选择空间,实现学生发展和教师高校提高的双赢目的。
参考文献
[1]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4).
[2]崔允廓.校本课程开发:上海经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
[3]郭晶.课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传统向度[J].新课程,2008,(12).
作者简介:朱晓军(1983-),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体育教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