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2017-10-21杨舒涵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杨舒涵

摘要: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正在逐步多元化,但古板的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流,因此很多学生只学到了知识,却缺乏创新的能力。本文根据这一情况,分析了何为创新能力,罗列了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说明了创新能力应该怎样去培养,提出了小学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所民对的种种困难,给出了小学生创新能力应该怎样去培养的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小学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一、创新能力简述

创新就是指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提出和一般情况或一般人不同的见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物质,为了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改进和创造一些全新的东西,产生正面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的行为。创新能力是指在差异的研究和应用环境中提供具有正面作用或益处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的体现越来越倾向于创造新能力的比较。

二、目前我国小学教育中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一直实行用考试的分数来决定升学,评价和就业的机制。这种使用了很久的考试机制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好的地方,考试因为较为公平,其结果可以减少对于相应奖励的争议。坏的方面,考试需要所谓的标准答案来判别对错,大量死记硬背的内容严重降低了他们的创造性。作为教育者的老师也有一部分使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他们接受的能力,而且影响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如果小学生开始就缺乏创新能力的话,对于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国的小学教育必须在多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作为老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先为人再治学。第二,不能让学生只会考试,进而在一些问题上进行创新。在学生有所创新的时候,如果正确,要多做表扬,鼓励更多创新,如果是错误的,要说明值得鼓励,不能因噎废食。提高学生的创新自信。第三,要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寻找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很多时候,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不会只有一种,而是有很多可能性,在教给学生最普遍的方法后,要引导他们思考是否有更快速,更方便的解决办法。

四、创新能力培养的难点

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几块硬骨头要啃。现在,学校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体,这一情况恐怕还要持续很久,所谓分数是学生的命根仍然大行其道。当前的教学工作,这一点很难在近期内得到改变。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大量的资源,而我国人口众多,教学资源有限,这使得创新教育很难真正普及。再者,一些小学教师本身能力就有限,自身都没有办法进行优秀的创新,自然很难培养出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且学生的家长很多也只注重分数,不关心孩子包括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提升。最后,创新能力这种能力很难确定一个公认的的标准来衡量,没法客观的评价高低,这也限制了创新教育的大范围推广。

五、培养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1.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想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重点的就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只有具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有动力去进行创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需要慢慢来,逐步进行。要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增加和学生的互动,不断鼓励学生,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兴趣可以说是学习最优秀的发动机,有了强大的发动机去带动,学生自然而然会进行思考,进行创新。

2.注重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我们要找出优秀学生较弱的地方,予以完善,也要找出落后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不至于放弃。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是多元化的,我们需要因材施教,让他们可以以自己的个性进行创新。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受体,而是积极的参与者,这样才会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多多讨论。讨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能够拥有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学者,应该多让学生展开讨论,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学生可以拥有机会和空间去进行自主发挥,理解什么是合作和交流,完善自己的内容。讨论还能够让学生们提出更多的问题并解决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大胆思考,培养出良好的创新能力。

4.改进学习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影响是很大的,只有具有优良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和创新。改进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少走一些冤枉路,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节约学习时间,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创新。同时优良的学习方法也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拥有更高的创新的自信心。

5.开发想象力。想要进行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一个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所以创新和想象力可以说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可以在多个方面去让学生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比方说在数学上让他们想象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语文上让学生们续写一些小故事,在英语上让他们想象各个单词组成部分的相关联想,等等。经常去进行有关于想象力的相关锻练,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想象力,进而为他们进行创新铺平道路。

6.打破思维定势。教育者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总结出相同的思路去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和多元,让他们拥有灵活且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这就需要教育者能够找出大部分学生在解决同一类问题上的思维定势,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打破。教育者也可以借鉴其他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教育学生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題,并转换多种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六、总结

目前的环境下,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基于各方面的因素,小学教育同样普遍存在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品质内涵,注重教授知识,忽视方法创新的现象。这种现象极大地阻碍了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殊为不利。但是,只要教育者们重视创新,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学生们一定会提高自信,思维更加开阔,有所创新。尽管这条道路上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相信教育工作者们会努力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的。

参考文献:

[1]王玮.教育研究[M].北京文化出版社,2005,5-7.

[2]丁刚.中国教育报[N].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4,11.

[3]张晓乐.全球教育展望[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3.

[4]黄向阳.中国教育:研究与讨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

[5]曹方.我国教育展望[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