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历史影视资源运用意义与策略

2017-10-21哈斯木江·那曼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影视资源运用策略高中历史

哈斯木江·那曼

摘要:了解历史影视资源对历史教学的意义,注重历史影视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而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影视资源;运用策略

一、历史影视资源对历史教学的意义

历史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历史影视资源借用历史人物、事件、背景,使远去的时空与人物通过图像和文字得以再现拍摄,它是一种对历史的具体化、形象化的叙述,在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历史题材影视资源是有积极意义的。

1.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时”的特点,不能像生物、物理科目一样让学生亲自参与。仅凭历史教师单纯的语言讲授是很难将生动的历史场景、鲜活的历史人物呈现出来的。鲁迅先生曾说过“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影视剧形象生动、情节曲折,将历史人物活灵活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了历史學科的趣味性,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了感同身受的感觉。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使之有了不断学习的积极性。

2.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扩大信息量。

历史教材受到篇幅限制,不能将体系庞大,知识点琐碎的历史学科尽数展现给学生。而运用历史题材影视信息就可以呈现更多的历史内容,突破了课堂小天地,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影视资料通俗易懂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包揽太多,学生活动太少的弊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总结,帮助学生很好地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有利于历史学科德育功能的发挥。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英雄、志士、爱国者,他们奋发向上的事迹值得所有学生学习。历史学科有着其他科目无法相比的德育功能,日常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发挥这一功能。但高中生都是90后,生活阅历有限,历史认同感不强,易产生逆反心理。课堂上教师的简单说教很难引起学生共鸣,甚至还会引起反感。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实践学生喜欢的、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比如利用影视课程资源来呈现一些历史人物的真实事迹,则会较容易引发学生的道德感动,进而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帮助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达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和养成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历史影视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将影视资源应用于历史教学是大势所趋,但并非所有影视资源都可以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也并非所有课型都适宜加入影视资源。在教学中要发挥影视资源的积极作用还需要教师坚持如下原则。

1.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间适度。历史影视资源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应当是为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服务的。一般的历史影视资源时间都较长(全部播放最少需要一节课时间),且内容较多,时间跨度性大,全部使用反而会冲淡教学中心分散学生注意力。一节课中播放影视资源应控制在十分钟左右为宜。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最典型的影视资源,必要的时候要进行剪辑,使其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才能有效发挥影视资源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是难度适宜。所选用的影视课程资源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应当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尽量不要选择太过专业、学术性过强的资料片,必要时教师应当提前作简要介绍,以帮助学生理解。

2.选择性原则。要坚持选择性原则,应该做到分类处理,科学判断。当今屏幕上出现的历史题材影视剧种类丰富,总体上可以分为戏说剧、历史正剧和文献纪录片三种,教师应当根据教学所需确定选材范围。(1)所谓“戏说剧”,历史年代只是一个场景,史实被编导以各种目进行编造,自然毫无历史真实性可言,一般不能作为历史课程资源引入课堂之中。(2)所谓“历史正剧”,基本符合历史背景,大体遵循了历史史实和历史发展状况,但也存在虚构和失实的部分。作为传播真理的历史教师,要崇尚科学求实的严谨态度,必须对这类课程资源进行严格筛选,将其与历史教材相衔接,还历史真实于学生。否则学生一旦将其中失实的内容与历史知识相混淆,负面影响将更大。(3)通过文献纪录片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同时进行更深入的理性思考。这类影视资源与课本知识相符,最适用于历史教学,故应多从这类影视资源中寻找适合教学的内容。

3.多样化原则。

(1)课程资源多样化。历史课程资源多种多样,充分利用并发挥影视资料的教学功能,并不意味着课程资源的单一化。历史课堂应该根据课程目标实现课程资源的最优化组合。有些影视资料结合其它资源会发挥出更佳效果。例如“宗法制”的学习,就可以结合家谱等乡土和社区资源;“抗日战争”的教学可以在课后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和纪念馆,走访老红军;“计划经济”教学中展示各种票证实物等等。

(2)教学方式多样化。运用影视资料的历史教学,应该避免从一个 “教师一讲到底”的极端走向另一个“学生从头看到尾”的极端。有效教学强调“教学并重” ,即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和学的过程和方式灵活多样,水乳交融。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中,我截取一段国名大革命军的影像资料,设计了三个学生活动环节:第一个是播放北伐的背景,渲染气氛后暂停视屏,要求学生结合教材画出北伐胜利进军图。第二个继续观看视屏,学唱国名革命军军歌(儿歌《两只老鼠》的旋律与此相同,学生耳熟能详),全班同学热烈响应,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第三个是要求学生结合视频和教材内容讨论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启示。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和活力,优化了学习效果。

4.教育性原则。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选用影视资源不仅是为了更好的达到形象直观的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智育和德育功能。智育功能体现在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再现或者升华,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德育功能体现在对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人类文明的伟大辉煌的展现,要做到寓情于事,寓理于事,使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因此,教师选择影视资料时要注意其是否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是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马克主义历史观教育,是否有利于在师生互动中发挥更好的知识传递作用,进而实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仕德;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刍议[J];历史教学;2004年12期。

[2]戴昌保;;新课标初中历史教科书体例结构的比较与思考[J];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05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影视资源运用策略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论影视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