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2017-10-21黄馨玥苑婧娴
黄馨玥++苑婧娴
摘要:每年成千上万的毕业生,除去继续读研的同学,剩下的大多数将要面临社会的重重考验,从此奠定了长期的“社会化生活”。生活中长辈兄长的影响;校园生活中同学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网络不断发达,摄取信息途径更多了,外界对自身的影响…大学为有为青年提供提升的空间,展示自我的舞台,青年人聚集的地方非社团莫属:思想的碰撞,组织领导能力的提升,不同角色的扮演,有失败之时,有成功之时。它对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理念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高校学生社团在课堂教学之外,充分发挥出培养大学生成为适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的作用,所以高校学生社团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展程度。
关键词:高校社团;社团人;大学生;社会化
社会化(socialization)在百度中的解释为: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社会中的标准、规范,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个体的社会化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经验。可见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大学生在这一时期特别注意观察和认识社会角色的意义,学习扮演不同角色,实现角色的自我认同。也正由于这些原因,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又同时是一名社团联合会负责人,我深知社团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入学报到当天,学校少不了学生社团的招新,学长学姐们吆喝着自己的社团有多么的优秀,活动内容有多么丰富。你可能抱着好奇的心情加入进去,或者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有些同学会坚持到最后,有些同学中途因为各种原因选择退出。但是社团数目不会因为这些中途放弃的同学而减少,社团内将会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以我校北京农学院为例,我校学生社团共分为,文艺类,公益类,学术类,体育类,为拥有不同爱好不同特长的同学提供丰富课余生活的第二课堂空间。社团承担着培养生活技能、传递社会文化、完善自身素质、锻造社会角色的大学生社会化重任。大学学生社团具有很强的自由度,克服了日常学习的正规化和编制化。因此,我们在社团中可以拥有十分轻松的自主学习空间,可以就共同关注的问题一起研究探讨,发掘发挥潜力特长、激发创新意识,锻炼提高创新能力。
国家政策要求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学校对于学生的第二课堂持支持的态度。在学校举办的“五四青年”表彰大会上,我校校长在到场不同年级的同学面前,演讲中说到:我们非常鼓励青年同学们开展课余活动,丰富大学生活,为大家提供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這段话给我的映象非常深刻。应届毕业生中,存在不少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却不及成绩一般的毕业生,而导致高校毕业生产生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过于封闭,有些在校生对社会就业以及之后的工作的困难程度准备不足,而且有些在校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过于简单。综合来看,这主要是在校生综合能力不足的表现。学生社团组织的出现通过为在校生提供一种校园组织社会化的平台,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为在校生踏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对学生社团组织在高校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进行讨论,有助于提高在校生综合素质。
每一个学生社团均拥有符合其特征的规章制度,社团内同学必须熟知且认真按照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在履行一位社团人职责的同时也在社团内扮演着相应的角色。小到平时与社团内部同学交流,大到组织活动与社联及老师的沟通中,每一位社团人都必须熟知自己在群体中的角色,学会把握尺度,在人际交往中熟悉自身在群体组织的重要性。学生社团凭借其拥有众多活动的优势,有助于大学生增强角色扮演的实战经验。一个社团从招新到组织活动,少不了社团内每一位成员的努力。招新时,各个社团负责人把本社团渲染的富有活力,在学校众多社团中所拥有的优势,为了壮大社团规模,这是大家为此作出的努力;举办活动,从前期的活动策划,汇聚了社团成员们的想法,经过无数次思想碰撞后得到的最理想的方案,到活动中期,经过多次实践,修改方案为了呈现最好的活动效果给大家,这是对社团成员的认可,也是在众多学生社团中展露头脚的好时机,活动后期大家相聚在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喜悦过后,社团人一起总结经验,为下一次活动打好坚实的基础。很多时候,社团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会像亲人一般相处。因此,学生社团作为基本学生群体组织,在规范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为管理社团的部门,除了在平时的工作中为社员提供帮助以外,社团管理部同时也在规范着社团,在与社团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监督与指导着社团的日常活动。帮助社团健康成长。在必要的时刻,及时指出社团存在的问题。在社团与社团管理部的长期合作下,在校园中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第二课堂氛围,同学们受益匪浅。
但是对于在校生来说,学业还是最重要的。社团活动过多还是会有弊端的。受当前高等教育的育人环境相对封闭,虽然当代网络很发达,我们有很多摄取信息的通道,但是缺乏“交流性”,缺乏关注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的影响,把精力过分投放在学生组织活动上,忽略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把锻炼自身能力、学习社会角色扮演寄托在社团活动上,从而忽视了专业的学习,丢掉了最重要的学习机会,对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造成了不利影响。社会化的定义,为将所学到的技能应用到社会中去,虽然积极参与组织社团活动对提高综合素质有好处,但是不能仅靠社团活动学到的技能以偏概全,我们更应该把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作为面对社会各种问题的解决基础,虚心求教,创造属于自己的更大财富。
任何事情都需要把握一个尺度问题。大学新生人群中总在流传一种说法:学生组织很黑暗,“社会气息”很严重。对此误解并不无原因。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5.6%的人感觉大学生过度社会化,它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生片面追求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忽视个性发展,为人唯唯诺诺、圆滑世故,过分热衷关系学等。过分偏激的理解这些行为是导致误解的最终源头。所以我认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如果学校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如专业的技术指导,定时开展干部培训大会,或组织大家外出学习,与经验丰富的同学或者长辈交流学习,既可以帮助学生社团发展得更加健康,也可以引导大学生社会化更加适度。
在发现问题存在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及时改正,并且有效利用高校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基本成熟。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活动既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我提议:学生社团应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使大学生走上社会,进行实际的角色体验,检验其角色认知和对角色期望的理解,积累角色扮演和正确处理角色冲突的经验,为应届大学生顺利进入社会作好铺垫和缓冲。 高质量的社团活动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提高社团形象声誉、增强社团凝聚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在不断为社团争取更多的机会,在提高社团素养的道路上努力着,努力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为大学生的社会化发挥积极作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