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期”教育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的地位

2017-10-21阿不力孜·托乎提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亲子活动青春期学校教育

阿不力孜·托乎提

摘要: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青春期教育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孩子进行青春期的教育不仅是在学校进行,家庭教育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学校和家庭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是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青春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亲子活动

一、研究背景

青春期意思是“发育、成长”。是人生由儿童期转变为成年期的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身体发展的定性阶段。随着性成熟的前倾化,承担成人义务的社会的后倾化,这个过渡时期越来越长。青春期,诗人喻之为美好的花季,但生理学家们却称之为“心理动荡期”或“心理风暴期”。这时,孩子的身体迅速发育,性生理迅速成熟,但心理上则往往还处于“断乳期”。这种不同步,造成了孩子心态前所未有的敏感和不稳定,亟需父母和教师为他们精心导航。当代中国青少年正处于全球一体化时代,因文化背景和成长环境的影响,“青春期教育”问题凸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独生子女甚至是独二代獨三代的孩子占绝大多数,班级与学校管理中“青春期教育”会存在很多问题。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在“青春期教育”形成过程中,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后果严重,家庭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本课题主要研究“青春期教育在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地位”。

(一)青春期教育。

青春期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青春期教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时期是性意识、性成熟、性行为激烈而迅速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如不加强性教育,不仅会影响良好的社会风尚及社会秩序的形成,还会影响美满的家庭中异性关系的建立。

青春期教育是针对青少年进入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进行的,从总体上说是人格教育、人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性教育。

青春期教育也可以从狭义和广义的层面来理解。从狭义上说,青春期教育主要是性教育,要讲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的基本知识,青春发育的生理规律,青春体貌的变化,性欲望、性吸引、性冲动和性宣泄的生理与心理现象,性的安全健康和身心保护的知识,还要讲预防意外怀孕、预防性病、艾滋病、反对滥用毒品等知识。从广义上说,青春期教育还应当教导人际交往特别是两性交往的知识与技能,帮助青少年学习关于两性之间的友情、爱情、择偶、婚姻等人生课程,懂得性别社会化、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两性尊重与平等的基本概念。如果狭义的青春期教育主要涉及医学、公共卫生、心理学的话,那么广义的青春期教育就必然涉及社会人文科学的广泛领域了。但无论从狭义还是广义上说,青春期教育作为人生教育,它都应当传授性的价值观念、性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责任,性的法律界限与防止性暴力等知识。

(二)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

青春期教育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青少年社会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人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继续社会化(中年、老年期)和再社会化几个阶段和类型。不同阶段的社会化虽然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但社会化的目标是共同的,即培养社会的合格成员。

二、当前家庭青春期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家庭青春期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家长认识不足、教育内容单一、家庭教育能力有限等。许多家长往往不能正确及时地引导、科学教育并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个阶段,因此青少年陷入深深的苦闷之中,家长也痛苦不堪,亲子关系恶化,当孩子出现青春期问题时,经常会受到家长的误解和不正确对待,致使代沟加深,有的还演变成家庭冲突,青少年甚至误入歧途

(一)家庭青春期教育认识不足。

家长认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也没有人指导,没有意识到时代的巨大变迁,因而不能正确定位自己在青春期教育中的作用。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在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的过程中只起到辅助的作用,他们认为向孩子提供青春期教育的最佳人选依次是老师、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和孩子的同伴。一旦孩子出现青春期的情感困惑,家长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一味地将教育的责任推向学校和社会,而忘了自己也是一个教育者,没有意识到家庭青春期教育的责任和优势。

(二)家庭青春期教育内容贫乏。

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阶段,改革开放带来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的交锋,出现多元价值观念,这让这一代青少年面临从前未有的价值混乱。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越来越少,更多依赖现代的通讯手段,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也让刚刚脱离儿童时代单纯的青少年更加迷茫。

另一方面,从家庭本身来看,独生子女享受到了比以前更富足的物质生活,但是因为无需跟其他兄弟姐妹竞争,从小独享父母亲的爱,所以心理上往往容易脆弱、耐挫能力差。在由家庭走向社会的开始的青春期,急需家长对青少年进行独立健全的人格教育。而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最关心青少年的是生活起居和考试分数,忽视身心健康,很少触及到青春期教育的话题,更不能指导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和成长。

(三)家庭青春期教育能力有限。

家长的传统观念和陈旧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再适应现代孩子的发展要求。家长掌握的青春期知识和教育方法捉襟见肘,对孩子面临的青春期困惑时,缺乏必要的指导能力。很多家长在此之前一直习惯于对孩子的“绝对领导”,向孩子发号施令。听孩子反映情况,帮孩子解决困难,因此父母很容易有一种老把孩子当孩子看的惯性意识。许多父母往往把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仍然当成小学生,仍是管得多,尊重得少,采取强迫教育,为此常常遭到青少年的反抗。他们最希望青少年听话,以后能考上大学就行。

三、家庭青春期教育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一)在教育前提上,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亲子关系。endprint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的独立性急剧增强,他们不再被动地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标准衡量是非曲直。这种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对于青少年来说是成长的必由之路。青少年要求父母给予其独立、自主、平等、民主的地位已成为他们的一种强烈心理需求。父母应及早认识到孩子的这种心理特点,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自身的角色转换,朝着与孩子建立起一种良师益友的新型关系的方面发展。只有在平等和尊重大于强迫的民主气氛中,青少年才有可能信赖父母,把父母的合理要求变为自己的内部需要。因此这就要求父母要善于创造家庭中的民主气氛,不滥用家长权力,以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子女交往。比如,当发现孩子的问题时,不要以长者的身份去审问和指责,而应以同情者的身份去理解他,体谅他、耐心倾听他的述说,然后以平等的身份同他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民主型家庭中,不仅父母可以严格要求孩子,可以批评孩子,而且孩子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和权利,孩子也可以批评父母。在无法解决的矛盾面前大人要主动首先让一步,不要无限制非要让孩子听自己的不可。

(二)教育目标上,要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被认为是青年期发展的主要课题,对人一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时空中,对“自己是谁”、“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自己自身是同一实体的存在”的整合和统一的自我感觉和认识。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自我的最终形成要经过整个青少年期分化、整合之后才得以最后完成。青少年获得积极的同一性,形成对自己的本质、价值、信仰及一生趋势的一种相对稳定一致和比较完整统一的意识,有利于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发展。许多研究发现:同一性形成者比其他的个体在心理上更健康,他们在成就动机、道德推理、同伴亲密反思以及事业成熟性的得分最高。家长要学会悦纳自己孩子。孩子出现的一系列身心变化,孩子自己也是始科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更不要打骂训斥,横加指责。家长也不要总把孩子与他人的孩子进行比较,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缺点而看不到优点。否则容易让孩子“自我”困惑,看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形成消极的自我同一性。

(三)在教育上树立正确认识。

家长要正确认识并且尊重与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既能看到他们想独立和趋向成熟的一面,又能看到他们还有冲动性、需要严格要求和恰当指导的一面。

家庭教育不要放纵,但要学会放手;不是让孩子服从,但要教孩子学会选择。教育内容包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异性交往教育。

家长要认识到了解异性、接触异性并寻求有关两性方面的知识,已成为孩子的正常生理和心理需求。男女之间广泛的、公开的、自然的、大方的、健康的正常交往,将有助于男女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破除神秘感,疏导性能量,满足情感需求。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公开、大方、自然、广泛地与异性交往,这才是防止孩子隐秘、不正常、单独地和异性陷入感情漩涡而不能自拔的有效策略。

2.性教育。

家长应该准备些有助于对孩子进行性健康的教育书籍放在书柜里,让孩子能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有关知识。爱不是可怕的,也是不可打击压抑的。倘若我们能把孩子爱的情感与其人生的奋斗目标挂起钩来,那么爱情就会是一种积极的动力。家长要教育青少年懂得什么是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和对自己的责任,教育他们学会珍惜自己的身体和情感。

3.人格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他们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们人格的塑造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情绪易于波动,意志较为脆弱,认知易于“扭曲”,内心常存沖突,思想易于消沉等人格弱点。家长加强青少年情绪管理教育、意志品质培养、个性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青少年由于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孩提时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过去爱说爱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为平等、探讨式的双向教育。所以父母每天都要腾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沟通,并对孩子的表达抱着倾听、鼓励、参与、冷静的态度,且多向孩子介绍自己的一些情况,以便能起到“抛砖引玉”“平等互惠”的效果。

4.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必须重视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指父母陪着孩子在假期参加一些学校,社会或者小区组织的一些有益于儿童成长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虽然我国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现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仍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忽视儿童的游戏与交往;家长忙于工作,忙于进修,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有的甚至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亲情变得有些淡漠了。由于很多孩子的家长忙于工作,天天在岗位上忙碌着,很少有时间跟孩子一起玩耍,和孩子交流沟通的太少,却都会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总希望自己给孩子的是最优秀的,于是给孩子施加了过多的压力,束缚了孩子的自由,让孩子缤纷快乐的童年暗淡了色彩。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陪伴,幼儿园的亲子活动给家长提供了一个机会,让家长挤出时间来陪孩子。做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陪在孩子身边,鼓励他,表扬他,安慰他,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开心的事儿。

平等的亲子活动不但能密切了亲子关系,而且能够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使亲子关系健康发展,同时对子女本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

5.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要重视家庭会议。

目前,我国发展城市的家长非常重视“家庭会议”对孩子的培养,呼吁将心灵献给孩子,关心孩子的成长,这在我国教育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一些不发达的城市,如偏僻的边疆山区的家长不重视培养孩子,他们认为“培养孩子是学校的责任,与我们家长没有关系,我们只负责准备孩子吃的,穿的就行,至于孩子的兴趣、成长跟我们没有关系。”甚至,他们根本不知道家庭会议是什么样的教育,不知道家庭会议的意义,忽视了家庭会议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会产生不正常的心理观念,会失去正常青春期孩子该接受的教育。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孩子对生命失去意义,失去希望,对生活没有希望,产生不礼貌的行为,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孩子渴望在心理上独立,和父母拉开一定的距离。所以,对青春期的孩子要观其行,不要一直听言,父母要去观察,即使孩子当场态度欠佳,只要后面的行动修正了,就表示他有听进去。父母亲也要体认青少年所处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于父母的年代,某些价值观的不同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总之,青春期教育中必须重视家庭会议。家长要常常跟孩子聊天,让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父母引导孩子自我认识,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鼓励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教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真正将孩子培养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亲子活动青春期学校教育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与相关问题阐述
中班主题课程《走进动物王国》的实践与反思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浅谈开展亲子活动在校外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关于幼儿园亲子活动有效性的研究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