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标准解读❋

2017-10-21胡镜清许伟明王传池林明欣江丽杰张伯礼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专家

胡镜清,许伟明,王传池,林明欣,江丽杰,张伯礼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2. 湖北中医药大学; 3.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临床基础】

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标准解读❋

胡镜清1,许伟明1,王传池2,林明欣1,江丽杰1,张伯礼3△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2. 湖北中医药大学; 3. 中国中医科学院)

在系统回顾既往冠心病痰证相关诊断标准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群决策,结合多轮研讨与论证,确定了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指标及其权重赋分。历时三年余,逾百名临床与方法学专家参与制定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标准》于2017年8月24日正式发布。该标准包括3项主要指标(3分/项),即舌胖边有齿痕、苔腻、苔滑,2项次要指标(2分/项),即胸闷、脉濡或滑,8项其他指标(1分/项),即肢体困重、口黏、体胖、大便黏滞、脘腹痞满、面色晦浊、嗜睡、纳呆,符合现代医学冠心病诊断标准,临床见上述指标累计赋分≥6分者可诊断为冠心病痰湿证。本标准可以与冠心病其他证诊断标准合并使用,并推荐用于冠心病痰湿证诊断,是否可以用于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评价有待研究。

冠心病;痰湿证;诊断标准;团体标准

1 背景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报道,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2.9亿,其死亡率居各系统疾病首位(城市为42.61%,农村为45.01%),且仍处于上升阶段[1]。《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2015年中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死亡率为城市110.67/10万,农村110.91/10万[2],与2013年(100.86/10万、98.68/10万)、2014年(107.50/10万,105.37/10万)相比均有所上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痰相关证在冠心病中比例不断升高[3-4]。表1显示,既往冠心病痰证相关诊断标准中,存在诊断标准未完全统一、“痰”(浊)辨证依据实为“痰湿”、诸条目缺乏诊断权重等问题,影响了其在临床和科研中的推广与应用。

为落实《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的“全面推进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重要任务,充分发挥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优势,本标准在系统回顾既往冠心病痰证相关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5]现场调查专家意见,结合多轮研讨与论证,确定了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指标及其权重赋分,完善了冠心病痰证相关诊断标准,为冠心病痰湿证的临床诊疗与科学研究提供指导和帮助。

2 起草

本标准的编写任务来源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医证候临床辨证的基础研究”。任务负责单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为胡镜清研究员。

通过对冠心病痰湿证相关论著、典型病例和专著的系统研究,经多轮核心工作组专家论证,结合临床实际最终纳入9个临床症状/体征、3个舌象、3个脉象作为冠心病痰湿证宏观诊断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AHP的冠心病痰湿证宏观诊断指标体系,并在专家咨询论证过程中不断完善。2015年4~5月,课题组先后召开全国北方、中东、西北、南方4片区冠心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专家咨询会,运用《冠心病痰湿证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问卷》现场调查90位临床一线医生的辨证思路及诊疗经验。这些专家来自全国29个省市63家单位,平均年龄(52.16±5.97)岁,平均工作年限(28.83±7.20)年,正高职称者80名。采用AHP软件yaahp 10.1进行专家群决策。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核心工作组围绕冠心病痰湿证诊断指标的取舍、权重调整、诊断阈值的确定等问题召开讨论会,确定了标准基本框架及各诊断指标赋分,形成《冠心病痰湿证宏观诊断标准(草案)》[21]。

3 审查与发布

表2显示,2017年5月26日,《冠心病痰湿证宏观诊断标准(草案)》首次申请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立项,立项论证会在北京贵州大厦召开。经专家评审,立项未通过。

表3显示,2017年6月19日,《冠心病痰湿证宏观诊断标准(草案)》第二次申请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立项,立项论证会在北京贵州大厦召开。经专家评审全票通过,同意立项。

表4显示,2017年8月11日,《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标准》专家审查会在北京贵州大厦召开。经专家审查,全票通过,同意发布。

表5显示,通过汲取两次立项论证会及一次审查会专家评审意见,对《冠心病痰湿证宏观诊断标准(草案)》进行修订,最终形成《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标准》,并于2017年8月24日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表1 历年冠心病 (胸痹心痛)中医辨证标准/指南/规范/共识·痰证相关部分

表2 首次立项论证会评审专家意见及处理情况

表3 第二次立项论证会评审专家意见及处理情况

表4 专家审查会意见及处理情况

表5 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标准

注1: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临床见上述指标累计赋分≥6分者可诊断为冠心病痰湿证注2:本标准可以与冠心病其他证诊断标准合并使用注3:本标准推荐用于冠心病痰湿证诊断,是否可以用于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评价有待研究

4 几点说明

关于“痰湿证”名称的问题。从表1中看出,既往冠心病痰证相关诊断标准中,“痰”与“痰浊”出现比例约3∶2,其义相近,而究其临床表现(辨证依据),如肢体困重、体胖、苔腻、苔滑等则实为“痰湿”。本标准经过近百余人次专家咨询,定名为《冠心病痰湿证临床诊断标准》。

关于标准的使用。本标准规定了冠心病痰湿证的诊断依据及原则,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及科研院所专业人员对冠心病痰湿证的临床诊断。符合现代医学冠心病诊断标准,临床见各指标累计赋分≥6分者可诊断为冠心病痰湿证。本标准可以与冠心病其他证诊断标准合并使用。本标准推荐用于冠心病痰湿证诊断,是否可以用于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评价有待研究。

本标准由于受到使用者地域、民族、种族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依照实际情况而定。本标准将在推广应用中不断完善和修订。

总指导委员会专家:张伯礼 陈可冀 路志正 李振吉 刘保延 张华强 肖鲁伟 吴伟康 吴彤

方法学专家委员会专家:姚 晨 申春悌

耿 直 张炳江

首席专家:张伯礼 胡镜清

领域专家(共识)委员会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常红卫 陈 捷 陈 颖 陈智龙 董 波邓 悦 丁 丽 杜锦辉 高社光 葛金文 顾健霞 郭蓉娟 韩祖成 焦富英 焦晓民 金 玫 金艳蓉 雷小宁 李春兰 李国信 李 雄 李立志 李秋凤 李瑞杰 李亚平 李 艳 李妍怡 梁丽喆 林 谦 刘 莉 刘 强 刘超峰 刘淑荣 刘建和 刘敬霞 刘勤社 刘松江 刘卫红 刘文华 刘永家 刘中勇 马 进 毛静远 祁慧霞 邵 静 宋虎杰 苏同生 苏文革 孙忠人 谭子虎 唐 静 唐启盛 唐雪春 滕政杰 脱承德 王 毅 王凤荣 王 强 王生万 王晓东 王晓峰 王新志 王艳君 王昃睿 文碧玲 吴焕林 吴时达 吴松鹰 伍建光 武 忠 徐 燕 徐 慧 徐京育 徐立然 熊尚全 杨 波 杨 宁 杨锡燕 杨雨民 于文涛 袁灿兴 袁海波 袁晖戍 占亚雄 张秀芬 张永杰 张 哲 赵 敏 赵 旭 赵英强 郑 直 衷敬柏 朱明军 邹连珍

起草组:胡镜清 江丽杰 许伟明 王传池 段 飞 林明欣 李先涛 于春泉 杨小波 张俊华 张松峰

执笔人:胡镜清 许伟明 王传池 林明欣

秘 书:许伟明 江丽杰 林明欣

[1]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编写组.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J].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6):521-530.

[2]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6[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284.

[3] 毛静远,牛子长,张伯礼.近40年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文献分析[J].中医杂志, 2011,52(11):958-961.

[4] 毕颖斐,毛静远,王贤良,等.华北平原5省市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调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11):3395-3399.

[5] SAATY T L, VARGAS L G. Models, Methods, Concepts & Applications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 Springer US, 2012:1.

[6] 佚名.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中医辨证参考标准(1979年修订)[J]. 医学研究杂志, 1979(12):19.

[7]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 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1,11(5):257.

[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 001.1~001.9-94)[S]. 1994:18.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东北分组. 胸痹心厥(冠心病心肌梗塞)急症诊疗规范[J]. 中国中医急症, 1995,4(4):183-185.

[10]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5证候部分[J]. 1997:18.

[11]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69.

[12] 沈绍功, 姚金城. 中医心病之心绞痛诊断与疗效标准[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4, 19(10):581-583.

[13]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5西医疾病部分[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48.

[14]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39.

[15] 佚名.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诊疗规范(试行)[C]. 广西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专业学术研讨会, 2011:319.

[16] 胡元会. 胸痹心痛中医诊疗指南[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23):106-107.

[17] 曹洪欣.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256-258.

[18] 陈可冀, 张敏州, 霍勇.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34(4):389-395.

[19] 王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胸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 中医杂志, 2014, 55(13):1167-1170.

[20] 陈可冀, 史大卓. 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辨证标准及防治指南[J]. 2014:35.

[21] 胡镜清, 王传池, 段飞,等.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宏观诊断标准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36(10):1164-1168.

R541.4

A

1006-3250(2017)09-1247-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 计划) 资助项目(2014CB542903)-基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方法的创新研究

张伯礼,Tel: 022-59596123,E-mail: zhangbolipr @163.com。

2017-05-17

猜你喜欢

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专家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召开第五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1年学术年会
致谢审稿专家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委会召开2020年学术年会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关于2021年世界睡眠日活动的通知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传达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请叫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