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发展研究

2017-10-21

运动 2017年15期
关键词:环湖自行车赛青海湖

何 坚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发展研究

何 坚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首届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环湖赛的参赛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环湖联赛能够提高自行车爱好者对环湖正赛品牌的认知,宣传推广赛区城市的形象,促进当地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同时探究目前环湖联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和方法。

环湖联赛;城市营销;品牌

2014年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即著名的“46号”文件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这为我国体育赛事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一直以来,自行车运动以其绿色环保、生态自然、契合全民健身理念等特征,逐渐发展成为继马拉松之后又一“井喷”的全民运动。据相关统计显示,全国各地每年举办的自行车赛事、大大小小的业余骑行活动总量已突破3 000场,此外,我国业余骑行爱好者总人数达到2 000万人之多,自行车运动正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主流人群的时尚生活方式。本文研究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联赛是依托“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正赛”的现有品牌基础,致力于为全国自行车爱好者提供更为优质的竞赛与活动平台。本文通过对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掘其中的可鉴之处,以期为我国业余自行车运动的良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业余自行车赛事、环青海湖自行车赛,梳理相关的研究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整理。

1.2.2 调查法 通过对环湖联赛每一站的报名参与人数进行网络调查得到相关数据。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到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的数理统计,并对首届环湖联赛的参赛人群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赛事现状

2.1.1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由来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诞生于2002 年,在经过15年的发展积累后,环湖赛已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亚洲水平最高、规模最大、海拔最高、最具特色的公路自行赛事。伴随着环湖赛赛事影响力的扩大,一大批业余自行车爱好者强烈渴望参与并体验环湖赛这项亚洲顶级的赛事,与此同时,各地方城市、景区也期望搭上环湖赛这项品牌赛事来进一步发展区域内的体育旅游业,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影响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环湖赛组委会做出重大改革措施,积极响应群众和社会的需求,面向国内广大业余选手首创全新的、辐射全国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

2.1.2 环湖联赛的竞赛模式 首届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在经过实际的考察之后,采用的是业余竞赛与骑游结合的竞赛模式,联赛在全国共设置6站比赛,其中有5个城市赛区(成都、上海、厦门、无锡、广州)和青海站总决赛,每个赛区除了设置男子公路组、男子山地组、女子山地组3个竞赛组别外,还通过设置大众骑游体验组来吸引当地自行车爱好者前来参加体验。联赛以个人赛和绕圈赛为竞赛模式,每个赛区各组别录取前20名,骑游组不参与青海环湖联赛的排名和奖励。

2.2 青海环湖联赛的赛事规模

2.2.1 参赛队伍情况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各分站赛区参赛的队伍表现不一,落差很大,如在广州和厦门2个地区,参赛车队分别达到了48个和38个,远远多于成都站(22个)、上海站(27个)和无锡站(18个);此外,这2站的参赛队伍也是多种多样,一些知名的车队,如香港的QUICK车队、朝阳轮胎车队、厦门森地客车队等都参与到了环青海湖湖联赛的比赛中。从中不难看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相对而言,自行车运动基础好,参与人员基数大,自行车文化底蕴浓厚。

2.2.2 参赛人员的性别人数情况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表1),各赛区比赛的业余男子运动员达到总人数的 73%以上,特别突出的是在厦门站和广州站的分站赛中,男子运动员的比例分别达到了82%和92.6%。自行车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在这点上,女子运动员处于劣势,女子选手在身体机能上差距也非常明显。而从比赛现场来看,倘若发现女性运动员的身影,必定会有一大群民众前来围观,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更多的女性运动员参与到自行车这项富有激情的运动中来。

2.2.3 参赛人员的组别人数情况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表2),男子公路组的参与人数最高,这与男子公路自行车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很大关系。由于国内的山地自行车赛对比赛场地有相当高的要求,因此,在组织赛事之时往往以山马赛为主;此外,从目前国内的形式来看,女性选手参与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势头稳步上升,在比赛的赛场上能看到更多她们的身影;业余自行车赛事的竞相举办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行车爱好者参与比赛的愿望,激发了参与热情,在这一点上,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骑游体验组表现的淋漓尽致。

2.2.4 参赛人员的年龄分布(以厦门站为例) 从表3可知,目前我国业余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主要集中于21~30岁年龄段。在男子公路自行车赛参与人员分布非常广泛,参与的人数非常多,从18岁~50岁年龄段的男子,受众面非常广泛。通过调查可知,骑游组的参与者大部分集中在0~20岁和41~50岁这2个年龄段,多以小孩和中老年妇女为主。

2.3 取得的成绩

2.3.1 多组别设置有效满足自行车爱好者需求 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通过不同组别和不同形式的竞赛模式设置,吸引了广大自行车爱好者参与其中,环湖联赛举办城市借助地区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自行车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依托于环湖联赛的发展,赛区城市向广大社会群众传递绿色生活理念,培养地区群众体育运动的氛围,有效的满足人民锻炼的需求,推动地方体育事业的发展,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自创立以来受到了举办赛区、社会各界、业余自行车爱好者的高度关注,这也实现了联赛创立的初衷。

表1 首届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参赛调查人数统计

表2 首届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不同参赛类别调查人数统计

表3 2016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厦门站)各组别参赛人员年龄调查统计

2.3.2 促进赛区旅游业发展 据数据分析可知,各个消费所占比重如下:在直接消费中,酒店和餐饮的受益最大,但这只是环湖联赛起步阶段的效益模块,联赛希望通过3~5年的时间让旅游消费成为赛事消费的主力,进而打造赛区的体育旅游名片。赛事的成功落地有效的带动城市功能的完善、宾馆酒店等服务行业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赛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2.3.3 城市营销 现今旅游行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支柱行业,然而我国各地区旅游资源分布不均匀,景区同质化严重,急需借助体育赛事进行营销传播。环湖赛在经过15年的探索并成功实践了体育+旅游的体育营销模式,环湖联赛对这种模式进一步延伸,希望与赛区景区合作,通过 3~5 年来打造体育旅游城市名片。赛事期间借助媒体矩阵宣传赛事的同时着力宣传赛区,前期会在赛区取景,将当地特色景点融入到自行车运动中,并通过视频网站进行全面传播。深度挖掘当地特色文化、旅游及饮食,让骑行爱好者在参赛的同时,可以全方位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从图文、视频、体验3个维度进行包装,并借助赛事的热点效应实现城市营销效益最大化。

2.3.4 扩大环湖赛的影响力 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是基于环湖赛15年品牌衍生出的业余赛事,联赛品牌所解决的是广大自行车爱好者与环湖赛深度互动的需求。环湖赛15年来集聚了强大的品牌势能,以其在亚洲及国际上的影响力,集聚了国内高粘度的自行车爱好者,在个人价值逐渐凸显的年代,这些由环湖赛凝聚起来的人群,具有极大的品牌衍生空间。众多自行车爱好者在国内各个业余赛事中游离,他们迫切期望能与环湖赛这样的国际级赛事进行互动,并希望有机会可以现场感受一下环湖赛。通过环湖联赛的成功落地,宣传和推广环湖赛的赛事品牌,能够有效的扩大环湖赛的品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

3 研究讨论

3.1 赛事同质化问题

自行车赛“井喷”问题很大程度上暴露了赛区的攀比和从众心理,城市纷纷加大力度举办赛事,导致全国各地出现严重的同质化问题,缺少地方特色。至少每个周末有4~5场正式的自行车赛事举行,这种野蛮生长的赛事严重浪费了社会公共资源。对处于刚起步阶段的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来说,需要根据自行车运动的发展规律,紧密结合环湖赛的品牌,联系赛区的地方特色,开展适宜的赛事周边活动。此外,环湖赛联赛应该更多的以平明化为基础,深入中部地区,结合地区特色开展多种形式的自行车赛事,丰富比赛内涵,扩大赛事的影响力。

3.2 联赛未建立效益评估机制

2016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的运营方是各赛区当地的体育公司,他们与当地体育局关系密切,在场地、器材、裁判人员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往往是以较低的成本得到,对业余赛事的举办往往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迫切的需要取得成果而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一场赛事往往举办完就结束了,没有建立起赛事效益评估机制。笔者认为,对一场300~500人的业余自行车赛事,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和评估机制,确保赛事发挥最大的价值。

3.3 丰富比赛的内涵,推动绿色环保理念

2016环青海湖自行车联赛以业余选手为主,走的是亲民路线,这就需要赛事主办方更好的完善联赛的组织形式,更多的开展广大普通群众可以参与的赛事活动,如设置一些家庭趣味自行车活动、亲子比赛、自行车绕桩等活动,调动赛区群众的参与热情,使地区更好的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在赛事的宣传举办期间,积极宣传自行车绿色环保理念,提高人们绿色出行、健康运动的环保理念。

[ 1 ] 蔡家东.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困境和希望[ J ].体育文化导刊,1997(4):17-19.

[ 2 ] 全远刚.我国城市业余自行车运动发展困境与出路[ J ].群文天地,2012(23):258.

[ 3 ] 马慧,沈洋.新疆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事分析[ J ].体育文化导刊,2013(6):35-37.

[ 4 ] 梁海燕.广州市户外自行车运动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J ].体育文化导刊,2016(1):40-43,47.

G872

A

1674-151X(2017)15-143-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5.073

投稿日期:2017-06-10

何坚(1993—),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管理。

猜你喜欢

环湖自行车赛青海湖
轻轻松松聊汉语 青海湖
《青海湖》
大小轮
资讯
踏浪青海湖
艺术足球
武汉市中心城区环湖公园的非使用价值评估
生命的意义
加大内湖治理展示环湖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