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獐子岛事件浅析企业财务造假与盈余管理

2017-10-20富丽娜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7年14期
关键词:财务造假盈余管理

富丽娜

摘 要:本文通过对獐子岛财务造假事件的分析,探讨企业财务造假问题,对财务造假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主要措施进行了阐述,从而引发对企业财务造假与盈余管理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獐子岛;财务造假;盈余管理

一、獐子岛财务造假

1.事件回顾

2014年10月30日,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第三季度报告,与此同时公布的还有一份存货巨额减值公告。从公告中可以了解,该公司对成本为7.35亿元、面积105.64万亩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直接放弃采捕,同时进行核销处理;对成本为3亿元、面积43.02万亩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达到28305万元,直接导致扣除递延所得税影响25441.73万元,并共计影响该期净利润76325.2万元,这部分金额直接计入该企业第三季度报表。同时该公司鲍鱼运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使得鲍鱼业务也有将近5000万元的亏损,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该公司第三季度出现了81234.45万元的亏损。受此影响,该公司全年出现了11.89亿元的巨大亏损。公告发布之后引来轩然大波。该公司称,由于受到北黄海异常冷水团的影响,导致本年度应该收取的扇贝出现了绝收现象,因此计提了巨额减值损失,该亏损额度达到了獐子岛计提的一半净资产额度。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簡称獐子岛,原名为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以水产增养殖为主要经营业务。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9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并发行我国首个农业百元股。此外,该公司还兼顾发展其他相关产业,如海珍品育苗、增养殖等等,业务综合性较强。该企业2014年上半年总共实现了124665.19万元的营业总收入,与上期相比增长10.33%;上半年该公司股东净利润依然保持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有一定的下降,幅度约为8.07%。

2.对可能造假的理由阐述

(1)自然环境对生物性资产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獐子岛巨大的生物资产是否真的如公告所说受到冷水团的影响还只是一家之言,如果真如公告所说受到冷水团影响,那么在该领域其他类似公司也会有较大生物资产减值损失计提,但是事实却截然相反。

(2)难以计量的存货是生物性企业面临的明显问题。生物性资产的确认、计量以及计提没有确定的标准,其准确性、真实性存在严重问题。獐子岛对扇贝价值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数额让人质疑。

二、企业财务造假问题

1.企业内部方面的原因

(1)内部管理不善。从涉农企业整体来看,普遍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2011年獐子岛发生扇贝苗中混入石头的现象,该企业的扇贝苗都是由当地渔民提供,培育率参差不齐,獐子岛扇贝苗的质量低也是獐子岛管理能力水平低的一个体现。

(2)企业发展战略问题。涉农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般都会向其他行业比如房地产行业发展,股东通过多种形式融资会导致长期占用公司资金,引发新的财务问题。

(3)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结构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2014年獐子岛集团短期借款为26.82亿元,长期借款为7.15亿元。由于短期借款都是少于一年的短期资产,而獐子岛的扇贝养殖一般周期为3年,这就明显存在企业经营与资金不匹配的情况,具有重大的流动性风险。

2.企业外部方面的原因

(1)市场环境。近几年市场对高端海产品的需求急剧下降,行业竞争形势严峻。在此环境下,獐子岛面临营业收入下降、现金流短缺的巨大挑战。

(2)自然环境诱因。除了企业自身因素外,自然环境这个外部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非常大。在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下,渔业生产面临着很大的经营风险,增加了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

3.规避财务造假的主要措施

(1)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投资都有一定的周期,在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下企业很有可能会面临举债困境,应该充分考虑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确保企业的现金流及时周转,不能一味追求多元化经营而忽略了自身主要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

(2)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对企业发展作用巨大,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加强企业监督管理,同时对企业管理层以及相关员工定期举办相关职业技术培训,并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3)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政府应该加大对涉农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加强对涉农企业的监督管理。除了企业内部监督之外,政府监督也要发挥重要作用。政府还可以通过完善气象监测系统来间接帮助涉农企业因自然环境影响而造成的损失。

三、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思考

1.相关概念界定

盈余管理一般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来使企业达到价值最大化或者管理者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从对盈余管理的定义来看,盈余管理是中性的,企业的盈余管理是被允许的,与财务造假不同,盈余管理是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因素之一。

2.盈余管理产生原因

盈余管理是会计领域的热门问题,盈余管理是指一个企业为了获得管理优势,合理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如改变交易时间、进行关联交易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操纵利润。盈余管理产生有多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委托代理问题。上市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信息具有不对称性,企业管理者大多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而不考虑企业的整体發展。这与企业的所有者追求的股东权益最大化、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这一目标是相背离的。

(2)会计政策与会计准则都具有一定的可选择性,正是这种选择性促使企业的会计处理有多重选择的空间。企业在存货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等方面有比较多的选择空间,企业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从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加以选择来确定存货的计价方法;也可从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中选择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管理人员的操作空间使得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净残值、存货的计量方法等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增加企业利润。

3.公司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公司的治理结构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国外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将导致更多的利润操纵。公司董事会独立董事机制越完善,一般盈余管理就会越少。国外的资本市场比较成熟,在我国不太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这个理论还是适用的。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与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存在不同,它们适用的会计准则也有出入。独立董事由于其独立性可以减少企业的盈余管理,但是由于独立董事受所在企业聘任,其独立性也不是完全的,一般情况下,独立董事在市场上所占比例越高,整个市场的盈余管理就会降低,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降低效果不明显,而国外的独立董事机制相对而言更加成熟。可以通过股权激励政策使公司的管理者也拥有一定的股份,减少代理问题冲突,使企业的管理层和股东乃至整个企业的整體利益保持一致。高管持股的比例越高,盈余管理就相对越低。另外大股东的比例和收入管理是呈现先负相关然后正相关的趋势。当大股东的比例在比较低的情况下,提高持股比例将有利于减少盈余管理,超过一定范围之后,随着持股比例的上升,收入管理将更加严重。这是因为一旦大股东控制了公司,就会存在大股东操纵行为,公司利益更多地就变为大股东个人的利益。

4.建议

(1)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一般企业都会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主要包括管理层和企业股东的矛盾、大股东和小股东的矛盾、股东和债权人的矛盾等。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企业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矛盾。企业管理者一般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因此会存在诸多在职消费等影响企业发展,损害股东权益,通过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将企业利益和管理层利益挂钩,并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使得企业管理层减少在职消费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双管齐下促进企业良好的管理。

(2)健全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任职、独立于公司的股东,并且与公司管理者的业务经营没有联系,可以独立进行判断的职位。独立董事的存在可以缓解企业存在的代理问题,发挥监督企业管理者、股东的作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防止企业内部人控制。但是由于独立董事由公司聘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缺陷。

(3)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是企业很多问题的根本所在。股权过度集中使得少部分人话语权极大,很有可能存在操纵利润的行为,具体优化方法如下:一是分散过度集中化的股权,如果一个企业的绝大多数股份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公司按少数股东利益方向发展,损害其他中小股东利益,不利于公司的发展。而分散股权、防止一股独大,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二是创新持股模式。从其他国家经验来看,可以借鉴银行法人持股的模式;从华为的发展经验来看,可以扩大管理层持股的范围,使公司员工也拥有公司股份,参与企业管理,成为公司的主人,将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完全挂钩。这些举措都可以使持股形式多元化,形成股东之间的制约机制。三是加强各方监督。政府可以积极鼓励企业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债权人等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由于企业的发展与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债权人等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他们自身也会主动加强监督,政府可以发挥积极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官琳玲.獐子岛事件分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3).

2.黄月春.试论盈余管理和財务造假的区别.会计师,2012(1).

3.肖筱童. 由獐子岛事件想到涉农企业的财务造假问题.东方企业文化,2015(2).

4.安鹏,宋雪婷.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分析.经济研究导论,2013(10).

5.杨小舟,许建斌,李彬.獐子岛事件的综合性分析.财务与会计,2015(2).(责任编辑:刘海琳)

猜你喜欢

财务造假盈余管理
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特征、手段与防范措施的案例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商业伦理与经济利益博弈的案例解析及建议
浅析农业企业财务造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