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俄天然气贸易合作的思考

2017-10-20裴子英孙秀伟

丝路视野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中俄天然气

裴子英 孙秀伟

【摘要】 本文阐述中俄天然气贸易合作现状,分析其在今后的合作中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为中俄天然气贸易合作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俄;天然气;贸易合作

一、中俄天然气贸易合作现状

2000年11月,中俄韩三方正式开展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并于2003年11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管道起点为俄罗斯科维克金气田,途经赤塔州、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从满洲里进入中国境内,并经黄海到达韩国。但是,由于东西伯利亚气田开发尚处于初始阶段,缺少基础设施,致使该项目尚未启动。

2000年2月,俄罗斯萨哈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完成了萨哈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管道以俄恰扬金气田为起点,从黑河进入中国境内,途经哈尔滨到达沈阳,年输气规模150—200亿立方米。目前该项目未获实质性进展。

西线是西线管道(也称“阿尔泰”管道),从西西伯利亚气田经俄中西部边境,工程接通中国西北地区,接入中国西气东输管道。“阿尔泰”天然气管道项目于2008年开始建设,到2011年建成通气。项目造价为110亿美元。俄罗斯沿“阿尔泰”输气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300亿立方米至400亿立方米天然气。

2006年3月中俄双方签署《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份文件,俄计划修建东、西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其中将从萨哈林地区经哈巴罗夫斯克进入中国境内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确定为“东线”。经过中俄两国的努力谈判,最终中俄双方于2014年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俄国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将从2018年起以每年380亿立方米的规模向中国连续供应30年的天然气。

二、中俄天然气合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乌克兰危机逐渐发酵的背景下,欧美已对俄推出多轮制裁,其中对俄能源行业的制裁力度也不断升级。俄罗斯也作出反击,限制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在此背景下,俄罗斯一定要为其能源出口寻找新的出路,这使得加快了与中国能源贸易的步伐。2014年5月,中俄共同签署了《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了新阶段,规划建立全面的中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尽快启动俄对华供应天然气。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其能源资源禀赋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必将加速地显现出来。俄罗斯入世,必然遵从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这将更加有利于两国之间的能源贸易来往,贸易市场当然也会变得更加开放。全球因页岩气革命而逐渐改变的能源格局、经济危机导致的经济低迷和能源需求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球天然气供需不平衡的局面,使俄罗斯控制全球天然气产出的雄心受挫。面对供应量的提升和需求量的减少,俄罗斯必然会扩大对中国的能源输出,主动加强中俄能源贸易,未来中俄能源贸易潜力巨大。

中俄天然气合作在恰逢上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当今世界发展追求的就是绿色低碳,在中俄双方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不可忽视地是在天然气开采和运输阶段所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中俄签订4000億美元天然气贸易大单只是迈出了合作的第一步,未来的开采和建设管道工作任重而道远。中俄双方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设备资源,这对双方来说都不是易事。面对这次合作所带来的新挑战,中俄要充满信心,共同创造中俄间天然气贸易的双赢合作。

三、启示及建议

(一)政策相向而行和政治互信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促进了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现在,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政治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双方在能源、经贸、人文、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进展。

(二)中俄长期能源合作仍需要机制建设的保障

机制建设是中俄长期能源合作的基本保障,只有完善的机制才能使长期合作有效抵制偶发性因素的干扰,避免能源供应中断,确保能源运输安全。因此,需要通过政府、企业之间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使能源合作机制化和规范化,并建立争端解决机制,降低风险。

(三)企业商业利益的平衡是合作的基础

中俄两国间大规模和战略性的天然气合作,政策上的保障是一方面,两国公司进行的商业谈判也是合同最终可以达成的必然途径。在中俄两国均进行市场经济改革,建立现代市场体系和企业制度的背景下,尊重经济规律和商业利益,成为两国企业谈判和合作的基本原则。中俄天然气合同的签署,体现了这一原则的落实。

展望未来,中俄双方应坚定信心、着眼长远,持续加強双方战略与政策协调,积极推进合作模式创新,共同推动全产业链合资合作,并注重防控和规避合作中的各类风险。以中俄油气合作为桥梁,借助上合组织、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支撑作用,统筹“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两大战略,充分推动双方及区内国家联合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金融等方面的战略合作。积极构筑健全有效的风险管控体系,有效防范合作中的经济、安全、汇率、政策、法律等各类风险。推动构建安全保障、应急协调等双边、多边合作协调机制,保障油气项目和跨境管道长期安全平稳运营。

参考文献

[1]本村真澄.俄罗斯2030年前能源战略——实现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J].俄罗斯研究,2010(03):53~70.

[2]曾兴球.中俄油气合作现状和发展前景[J].国际石油经济,2010(11):39~44.

作者简介:裴子英(1961— ),女,吉林长春人,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孙秀伟(1995—),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学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中俄天然气
俄罗斯快递与中俄国际快递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让爱传递
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 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强强联合!中俄将在航天领域深度合作
美想用亚洲反导网罩住中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