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探究

2017-10-20李娜

丝路视野 2017年23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摘要】内涵式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必经的新阶段,“工匠精神”已经成为技能型人才必备的素养,在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作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从而适应中国制造,满足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生存发展,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的课程设置、专业精准建设及产学研融合的多条途径,将“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渗透到职业教育的每种环节,从而提高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纲领指出,我国目前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鼓勵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强调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以适应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

因此,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继而发展壮大中国制造,并进一步走向“中国智造”,弘扬“工匠精神”成为现实需要。在当前“转型升级”形势下,培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至关重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

技能可以在工作总结中得到提升,但精神的培养在高职学校教育中很重要。那么,高职教育中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值得探究。

一、文化引領——塑造校园文化

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中国自古有“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以道德精神为中心的“工匠精神”,工匠的职业特殊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精神品质,能工巧匠的精致之作中尽在展示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与繁荣,诸如陶瓷、刺绣、丝绸等等。

以文化营造氛围,是每个教育环节应该重视的。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为抓手,开展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教育,据调查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最大要求是懂得做人的道理,具备工作责任心。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了解就业者在就业过程中具备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弘扬“工匠精神”文化,以文化熏陶人,以文化认同人,以文化引领人,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以“学生社团”为实践基地,开展生动活泼的“精湛技艺”等主题文化月,在学生自由框架下进行寓教于乐的导向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以辅导员工作为阵地,引导学生树立目标,知行合一,超越自我,获得质的飞跃。在 “中国制造”的大环境下,构建积极向上的职业教育校园文化。

二、教学依托——“互联网+”模式

在专业教学中,注重施教与受教的传授与领悟,传授技能知识,同时教每位学生如何自立做人,言传身教端正学生的从业态度;依托“互联网+”模式,慕课在线开放教学、翻转课堂、微课等在线教育环节资源配置,精品课程的线上线下,将在信息时代科技融入培育“工匠精神”的各个环节,实现教与学互动,师生互助。

三、专业对接——专业设置与地区市场紧密联合

专业作为职业院校与社会需求的接口,是社会需求人才与教育培养人才的分类基础。专业质量等同教育质量,决定了学校特色教育。技能型人才必须紧密结合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有营造“工匠精神”的专业设置。高职院校面向社会提供教学和训练的服务,这些服务是学校根据社会需求所开设的专业、项目、课程等,所以,高职院校要紧紧围绕区域发展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对接,重视各专业设置与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目标的关联程度,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该重视专业建设密切联系市场发展需要,将专业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有效互动对接,优化专业设置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该紧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并随之市场发展需求变化而做出调整,从而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从而保障提升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四、实践内化——加强产学融合与工匠精神的有机融合

产学融合与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尤为看重严谨负责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是一定人生观影响下的职业思维、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因此,“工匠精神”对技术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有利于凝聚员工与企业的命运共同诉求,有利于企业发展长久,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以及“工匠精神”的养成与传承。产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重要平台,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现教学与生产紧密对接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产学融合,高职生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展现在校企双方,促进生校企三方共赢。

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正道,精益求精、真做实干、求实创新的“工匠精神”正是实干兴邦这一正道的精准诠释。高职教育应该不断探究“工匠精神”培养路径,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国制造2025[EB/OL].http://news.china.con/ domestic/945/20150519/19710486.html,2015-05-19.

[2]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5~26.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8.

作者简介:李娜(1986.02—),女,汉族,天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