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2017-10-20张磊
张磊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可以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水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面对当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对生态环保造成的严重损害,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当中,坚持减少对环境以及生态造成的破坏。因此,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基于此,文章就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进行相关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措施
一、生态水利工程的特点
生态水利工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可以与流域内的单个水利工程项目紧密联系起来,相互影响、制约。需要特别注重的是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其他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工程项目有着很大关联。生态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之间联系紧密。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不仅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有着较深程度的影响,同时对工程项目建设流域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发展也有着较深影响,影响不仅表现在积极层面,同时也会表现在消极层面。在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筹划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尽可能地消除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难度性较高,工程项目建设资金投入量较大。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能够获得的效益是无法确定的。
二、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从安全角度来看,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务必要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相关规定,确保工程的规范性,要考虑雨水腐蚀河床侵蚀冲刷的特性,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固和持久性。在经济方面要始终保持投入小,风险小,收益大的原则进行设计。
(二)空间异质性原则
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ly)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具体就是空间异质性一般理解为空间缀块性(patchiness)和梯度(gradient)的总和。而缀块性则主要强调缀块的种类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与配置的关系,比异质性在概念上更加具体,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能允许更多的生物生存,这对于生态水利工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三)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原则
与传统水利工程相比,生态水利工程还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的自我恢复原则也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因此不能一味用钢筋混凝土来建造而是要在大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人造与“天造”的有机结合,这样不仅仅能取得生态的保护以及恢复方面的成效,还能够降低成本,降低工程造价,一举多得,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调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态的群落的演替,群落多样性的增加都是需要很长时间去完成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主要是模仿成熟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力求最终形成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以后,就开始了自然生态演替的动态过程。生态的演替是不可控的,它不一定朝着人们所想的方向去发展,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对于调整型原则,提倡科研人员,管理者,当地居民等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对话,协商,以提高设计的科学性。
三、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实施生态理念的有效途径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在生态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开展前,设计人员需要与勘察工作人员一同到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工作开展,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有深入的了解,保证勘察信息的精准性,為后续设计工作开展提供重要依据。勘察内容包括:生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区域地势地貌、地质环境、水文特点、河流流量、气候环境等。
(二)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河道的改造工作
河道改造作为我国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河道改造管理工作。这就需要首先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确保河道的长治久安,不仅实现经济利益还保证安全性。比如说在进行改造河道的过程当中要坚持和生态平衡的理念,可以通过对岸边的保护以及水量的疏通,同时加强周边的绿化环境等工作有计划的进行河道改造。
(三)做好堤岸建设
堤岸建设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所以在堤岸建设过程当中也必须要保持生态理念。这就需要在建设之初改变传统的知识理念,对该地的经济发展指标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估,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科学的生态环境,全面保护评价体系以及方案,然后根据该地区的生态指标以及环境的综合状况进行堤岸建设,实现经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有效的避免一些破坏环境以及以获取短期利益的水利工程项目。
总之,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危害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生态学和水利工程学的视角出发,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根据工程现场以及周边的实际状况,制定适宜的生态设计方案,从而确保生态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