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报告
2017-10-20周琪
周琪
摘 要:甘肃省庆阳市是甘肃戏曲发展的主要地区。通过对本地区秦腔、陇剧、道情皮影戏、木偶戏等剧种在新时期以来发展现状的调查,可以宏观梳理这一阶段本地区戏曲发展的脉络和走向,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庆阳戏曲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庆阳戏曲;剧种;普查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5-0099-08
甘肃庆阳戏曲在数百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通过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水乳交融,陇东文化和关中文化交相辉映,孕育沉淀出极具庆阳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如陇剧、秦腔、眉户、道情皮影戏和木偶戏等。其中,陇剧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偶戏被甘肃省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秦腔、眉户、道情皮影戏在庆阳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光大。这些绚丽多姿、璀璨夺目戏曲剧种,是庆阳劳动人民和无数戏曲艺人的辛勤劳动成果,也是庆阳宝贵的戏曲文化遗产,是庆阳人民共同的文化财富。
一、庆阳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概况
(一)庆阳市地方戏曲剧种概况
庆阳地方戏曲剧种有陇剧、秦腔、眉户、道情皮影戏和木偶戏5种演唱形式,主要以陇剧、秦腔见长。
陇剧原名陇东道情,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陇东道情产生的具体年代,现已无法考察。据老艺人的记忆,首先把道情曲调用于皮影演唱的,是环县耿湾的皮影艺人解长春(1843-1916年)。因演出排场和活动方式均极简便,全部箱具乐器一头毛驴即可驮走,当地群众又称这种皮影班子为“一驴驮”。陇剧是1959年脱胎于陇东道情皮影戏而发展出来的新中国新兴舞台戏曲剧种,原先的皮影表演由真人演出替代。
陇剧自1959年正式定名并搬上舞台以来,与其他地方戏曲共同构筑了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万紫千红的绚丽姿态,成为甘肃省的省剧。1981年10月,庆阳地区批准成立了陇剧团,先后创作、改编、移植排演了《枫洛池》、《御河桥》、《假婿乘龙》、《姊妹易嫁》、《生死缘》、《灵堂花烛》、《婢女恨》、《天之骄女》、《刘巧儿新传》、《潘金莲》、《黑白人生》、《陇东娃》、《窦娥冤》、《宦海沉浮》、《香包情》、《情系南梁》、《医祖岐伯》等20多部陇剧剧目。2006年5月20日,陇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庆阳的秦腔自明朝由陕西一带流传至庆阳,在当地俗称“乱弹”。目前,秦腔戏曲演出团体主要由原庆阳市各县区的国有剧团的转企改制团体,民间注册演艺团体及戏曲自乐班三部分组成,由于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理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各个团体发展形式各具特色,良莠不齐,继承老剧目见长,创新创造意识欠佳,除眉户剧近年来有所改编创新外,秦腔基本上处在“老戏常演,常演老戏”的状态,院团整体发展实力都不强,面临被新兴事物取代的危机。
眉户,又称“迷糊”、“迷胡”、“曲子戏”、“弦子戏”,是由陕西传入庆阳并为庆阳农民群众接受和喜爱的主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庆阳市没有专业的眉户剧团。主要以业余演出为主。经普查,庆阳的眉户传统剧目传统剧目有二、三百种。其中,广泛流传的有《张连卖布》、《尼姑思凡》、《安安送米》、《刺目勸学》、《杜十娘》、《屠夫状元》等。新编演出的剧目有《兄妹开荒》、《大家喜欢》、《十二把镰刀》等。现代戏《梁秋燕》是其中的代表剧目,享有极好的声誉,以至于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赞美,其主演李瑞芳享誉全国。
庆阳的皮影戏演出主要源头核基地在环县。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道情渊源于古代道观音乐,分为“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环县道情属于后者。“俗曲道情”以俗曲为音调,萌生于唐,兴盛于宋,早在北宋前期便以歌曲和说唱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庆阳木偶戏在当地俗称“泥头戏”、“肘娃娃戏”、“肘胡子戏”,属于杖头木偶类型,舞台语言以庆阳方言为主,主要声腔构成为秦腔,是一门集音乐、演唱、绘画、雕刻为一体的综合戏剧艺术。它以其内容的质朴美、形式的原生美、演艺的兼容美、音乐的和谐美长期根植于民间,成为庆阳农村群众世代传唱的特色“绝活”。
(二)流传原因
目前,陇剧、秦腔、眉户、道情皮影戏和木偶戏在庆阳都是发展较稳定的剧种,其中陇剧、秦腔为保留剧种,以古典历史剧为主;眉户以新编现代剧为主,两个剧种相互补充,并驾齐驱。这两个剧种在庆阳之所以能够稳定发展,究其原因,一是作为庆阳的传统剧种,秦腔和眉户在庆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影响力较大,流传范围较广;二是这两个剧种有庆阳市各县区演艺公司这一专业剧团继承创新,以及民间院团和自乐班的传承发展,常年活跃在乡间演出演唱,戏曲文化的浓厚氛围一直在延续;三是这两个剧种的剧团具有较强的艺术和技术力量,剧种的艺术形态,如剧目、音乐声腔、表演形态上保留较完整, 特别是在传承的同时,也具备了较强的创新及发展潜力;四是这些剧种的剧团由于受众面大,常年活跃在演出市场上,既在演出中得到了锤炼,适应了市场,又为老百姓送戏下乡,受到群众欢迎,群众认可度高。
(三)演出团体概况
1.改制转企团体:庆阳市目前有改制转企的演出团体有9家。主要有:
(1)庆阳市黄土缘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庆阳市陇剧团,2012年5月转企改制为国有文化企业。公司系县级建制国有企业,现有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1人。公司下设陇剧部、歌舞部、创编部、营销部、舞美部、黨政办公室6个职能部室,现有演职员工职工96人,其中正式职工64人,聘用人员32人。主要导演有王宝宁,音乐作曲有郭孝文、姚福汉等,主要以公益性演出和经营性演出相结合;保护、传承陇剧为主。在册正式职工工资由市财政统一发放,聘用人员工资由单位自筹解决,公司年均演出120余场,年收入40余万元,年受惠60多万人次。经费来源一是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形式予以补贴;二是通过演出创收弥补。演出剧种主要有陇剧、秦腔和眉户。自转企改制以来,公司创作上演了一大批反映改革发展和人民心声的舞台艺术作品,如《医祖岐伯》、《情系南梁》、《香包情》等特色陇剧10多部。陇剧《陇东娃》荣获甘肃省委、市政府“敦煌文艺一等奖”和“国家人口文化三等奖”等奖项。大型陇东民歌歌舞剧《绣金匾》、陇剧《医祖岐伯》两个剧目,分别荣获2014年、2015年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庆阳市“李梦阳文艺一等奖”。董亚萍、尚小丽等多名演员、演奏员先后荣获国家、省市专业大赛金奖、一等奖和银奖,7名专业人才分别举办了个人演唱会专场,3名专业过硬的业务骨干获得了国家“一级演员”专业技术职称,10名同志取得了“二级演员”专业技术资格。
(2)西峰区北地情演艺公司:前身为陇东文工团,始建于1950年,1962年平庆两地分设,成立了庆阳专区剧团。1981年更名为庆阳地区秦剧团,建制为县(处)级文化事业单位。1995年11月整体移交原西峰市管理,更名为西峰市秦剧团,2002年西峰市改区、又更名为西峰区秦剧团。2015年6月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庆阳市西峰区秦剧团改制为副县级国有文化企业——庆阳市西峰区北地情演艺有限公司。创编上演传统剧目上百部,目前保留剧目有《杨门女将》、《杨八姐盗刀》等40多本。创作演出了《隐形的战线》、《总盼月儿圆》、《月儿圆》、《周祖公刘》、《公刘耕春》、《双塔情缘》、《女儿如花》等地方特色的陇剧、眉户剧10多部,其中,《总盼月儿圆》1999年9月荣获全省新创剧目综合表演二等奖、《周祖公刘》2006年8月荣获甘肃省新创剧目综合二等奖,年均送戏下乡演出230余场,收入20余万元,受惠人数25万。秦腔《女儿如花》获国家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三等奖,并获得庆阳市第七届新创剧目调演二等奖。在甘肃省第一届红梅奖大赛中有9名青年演员荣获一、二、三等奖。2001年演出的《三对面》、《拾黄金》、《汲水》、《祝福》第七个折子戏被省电视台《大戏台》栏目录制并长期播放。2003年创作的《陇东鱼鼓》等曲目被中央电视录制并多次播放。2008年创作演出的大型历史陇剧《周祖公刘》在全省新创剧目调演暨第二届甘肃省戏剧红梅奖大赛中,荣获综合二等奖。
(3)华池县华文演艺有限公司:2012年5月底,由原华池县剧团改制,正式更名为华池县华文演艺有限公司。公司现有职工52人,其中正式职工27名,临时工25名,主要以各下乡镇演出为主。正式职工工资由财政全额供给;岗位合同工工资县财政每月供给1200元,公司用演出收入增发800-1100元不等;临时工月工资900-3000元不等,均由南梁红色艺术交流中心演出收入支付;待岗大学生工资县财政每月供给1500元,其余部分由艺术交流中心按政策发放。演出剧种主要有秦腔和眉户。自公司成立以来,创作演出了《村官》、《情系山民》、《光照三乡》、《巧儿新歌》、《丰碑上的故事》等特色眉户剧10多部。其中,《巧儿新歌》荣获庆阳市第七届新创剧目调演综合三等奖。年均送戏下乡演出210余场,收入40余万元,受惠人数10万余人。
(4)环县艺龙演艺有限公司:成立于1943年2月,其前身是环县陇剧团,转企改制后的名称为环县艺龙演艺有限公司。现有固定排练厅面积45平方米,在职人员12人,中级职称11人。主要在庆阳市环县及周边县区演出,目前可上演传统剧目40本,新编剧目10本。
(5)镇原县艺隆演艺有限公司:原名镇原县秦剧团,始建于1951年6月1日,建团时名称为“镇原县六一剧团”。1984年更名为“镇原县秦腔剧团”,2007年加挂镇原县艺术团,2012年改制转企,更名为镇原县艺隆演艺有限公司。自建团以来,该团立足本县,面向农村,经常巡回在山村田野为农民演出,从未间断。演出形式有秦腔、陇剧、话剧、眉户、歌舞、曲艺、小品、关中道情等。几十年来有几十部大、中、小型自创剧﹙目﹚在省、市舞台获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6)正宁县红河演藝公司:前身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正宁县秦剧团,2012年6月转企改制为国有文化企业,正式更名为庆阳市正宁县红河演艺有限公司。公司现有职工38人,其中正式职工22名,临时工16名,主要以各下乡镇演出为主。在册正式职工工资由市财政统一发放,临时工工资由单位自筹解决,公司日常所需花费均自筹解决,演出剧种主要有秦腔和眉户。自挂牌成立以来,创作演出了《牛环保劝妻》、《护路风波》、《喜婚》、《女大学生村官》、《烧鸡王》、《审狗》、《外甥整舅》、《舅整外甥》等特色眉户剧10多部。其中,《喜婚》荣获全市第六届李梦阳文艺奖舞台剧类二等奖,《女大学生村官》2015年荣获第四届甘肃戏剧红梅将大赛红梅剧目大奖、甘肃省推进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展演综合二等奖等多种奖项。年均送戏下乡演出230余场,收入100余万元,受惠人数15万。
(7)宁县九龙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49年成立的宁县秦剧团,2012年5月改制为国有文化企业,正式更名为宁县九龙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现有职工14人,职工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演出剧种主要有秦腔和眉戶。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红极一时,演出过新编现代戏《老掌柜新传》等戏,涌现出窦凤琴、窦凤霞、吴生华等培养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和专业管理人才。创排大型红色史诗歌舞剧《绣金匾》,陇剧《情系南梁》、《黑白人生》、《陇东娃》等。
(8)庆城县金凤凰演艺有限公司:前身是庆城县文工团,2012年响应文化体制改革改制为有限公司。目前,演出和保留的秦腔剧目有40多部本戏,折子戏30多部,综艺节目100多个。每年完成演出任务都在240场左右(其中公益演出40场),足迹遍布全县的17个乡镇和毗邻的陕甘宁三省,创收都在40多万元左右,除了正常的业务演出外,还积极参加省、市、县的各项社会活动和历届文艺调演。2014年参加全市庆祝建国65周年暨全市第七届新创剧目调演,陇剧《王维舟在庆阳》荣获综合剧目一等奖,6个单项奖;2015年该剧参加全省在会宁举办的第四届红梅奖大赛,荣获综合剧目大奖一等奖。
(9)合水县黄河象演艺公司:前身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合水县秦剧团,2012年5月转企改制为国有文化企业,正式更名为合水县黄河象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现有职工12人,主要以各下乡镇演出为主。在册正式职工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公司日常所需花费均自筹解决,演出剧种主要有秦腔和眉户。自挂牌成立以来,创作演出了《孽缘》、《太白枪声》、《藏身记》、《枯树重生倒水弯》等特色眉户剧10多部。
2.民营团体:据普查,庆阳市目前注册成立的民营团体有16家,其中,镇原县5家,华池县3家,环县4家,正宁县4家。主要代表有:庆阳市南住演艺有限公司、庆阳市全成演艺有限公司、庆阳市欣庆演艺有限公司、庆阳市群众文化联谊会、庆阳市梨园春演艺公司,庆阳市声韵秦剧团,庆阳市声宇秦剧团等。其中,庆阳市欣庆演艺有限公司、庆阳市群众文化联谊会为群众联谊组织,其组成人员多为离退休老干部及农村民间戏曲爱好者,旨在传承和发展戏曲事业,没有商演,仅供娱乐消遣。而庆阳市南住演艺有限公司和庆阳市全成演艺有限公司,虽经注册成立,但其公司除公司管理人员固定外,其余人员均为外聘,演出人员依据每次演出场次及演出规模而定,形式较为灵活,影响范围较广,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3.民间班社:目前,庆阳市戏曲民间班社有88家,其中镇原县14家,华池县1家,环县70家(皮影戏民間班社36家,木偶戏民间班社34家),正宁县3家(榆林子党家村秦腔自乐班、庆阳市宫河镇宫河村秦腔自乐班、庆阳市周家镇房村秦腔自乐班3家机构)。庆阳市的这些民间班社机构没有专业演员,其人员构成均为秦腔爱好者,常年活跃在机构所在的行政村以及周边村镇演出。特别是环县的道情皮影戏民间班社活跃异常,演出剧目品类繁多,深受群众喜爱。
二、艺术生产
(一)剧目建设
庆阳市历来重视剧目建设工作,除了各县(区)演艺公司保留传统演出剧目而外,近年来庆阳市以庆阳市艺术研究所为中心平台积极组织戏剧创作人员创作剧目。目前,全市保留传统剧目80个,新创剧目44个。
1.保留剧目:(1)大型古典本戏:《二进宫》、《双罗衫》、《斩李广》、《反徐州》、《慈母泪》、《八件衣》、《五典坡》、《斩秦英》、《铡丁勇》、《铡美案》、《回荆州》、《秦楼按》、《窦娥冤》、《清风亭》、《玉堂春》、《火焰驹》等;(2)古典折子戏:《三娘教子》、《放饭》、《打镇台》、《祭灵》、《 花亭相会》、《香山寺还愿》、《黑虎坐台》、《黄鹤楼》等。
2.新编剧目:《王维舟在庆阳》、《巧儿新歌》、《大学生村官》、《热土》、《医祖岐伯》、《枯树重生倒水湾》、《女儿如花》、《吼塌窑》、《古月承华》、《桃花湾》、《牛环保劝妻》、《护路风波》、《喜婚》、《女大学生村官》、《喜婚》、《防线》、《布衣王符》、《陇上骄子》、《风情雨露》、《村魂》、《刘巧儿新传》、《黑白人生》、《留守岁月》、《总盼月儿圆》、《绿叶红花》、《情系南梁》、《陇东娃》、《山城堡儿女》等 。
3.目前可上演剧目:據统计,目前可上演的剧目50个。《二进宫》、《双罗衫》、《斩李广》、《慈母泪》、《八件衣》、《五典坡》、《斩秦英》、《铡丁勇》、《铡美案》、《秦楼按》、《窦娥冤》、《清风亭》、《火焰驹》、《三娘教子》、《放饭》、《打镇台》、《祭灵》、《花亭相会》、《香山寺还愿》、《黑虎坐台》、《黄鹤楼》以及所有新编剧目。
(二)戏剧创作与理论批评
庆阳市戏剧创作相对来说走在全省前列。近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戏剧艺术事业的发展,多方努力,组织带领广大戏剧艺术研究专家着眼于庆阳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研究开发,努力打造庆阳戏剧艺术事业的辉煌。一是挖掘开发道情皮影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地方剧种陇剧;二是挖掘开发红色革命文化和香包民俗文化资源,打造歌舞剧《绣金匾》;三是挖掘开发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打造陇剧《情系南梁》;四是挖掘开发农耕文化资源,打造陇剧《周祖公刘》;五是挖掘开发岐黄养生文化资源,打造陇剧《医祖岐伯》;六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甘肃陇剧艺术文化。
庆阳市戏剧创作工作成绩喜人,佳作迭出,在全省名列前茅,占有优势。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市新创剧目44部,其中大戏27部,小戏17部。新创作大型历史题材的陇剧《古月承华》、《一代宗师解长春》、《山城堡儿女》、《留守岁月》、《双塔情缘》、《女儿如花》、《绿叶红花》《热土》等,可谓硕果累累,异彩纷承。1983年刘贵荣、李应魁创作,陇剧团演出的陇剧《刘巧儿新传》,获全区创作现代戏调演一等奖,全省现代戏调演三等奖。1996年由张万红创作,郭效文作曲、市陇剧团上演的陇剧《黑白人生》,于1997年1月参加全省新创剧目调演后获优秀剧目奖、编剧奖、导演奖、作曲奖,后荣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三等奖。1999年由张万红创作、郭效文作曲,市陇剧团演出的陇剧《陇东娃》在甘肃省庆祝建国50周年献礼演出中荣获编剧一等奖。2000年又获中宣部、文化部等八部委第八届人口文化奖。之后,庆阳人还创作了陇剧《陇东娃》、《公刘耕春》、《绿叶红花》、《女儿如花》、《周祖公刘》、《医祖岐伯》、《情系南梁》等都有着各自鲜明的陇剧艺术特征,与省上创作的《枫洛池》《官鹅情歌》交相辉映,构架出当今甘肃陇剧的新景观。
此外,庆阳市艺术研究所从1987年开始持续39年召开全市剧目研讨会,研讨打磨各种题材的陇剧剧本,推动了甘肃省陇剧艺术事业的创作发展。先后组织人员合编《庆阳剧作》七集,整理了44部陇剧、秦腔和眉户等戏剧创作成果。
但是,从长远来看,庆阳戏曲创作人员匮乏,原有编剧创作人员年龄老化,出现断代现象。有些县区基本上处于“常演老戏、老戏常演”的状态,即便是新创剧目,也主要是通过向外界买断剧本,申请资金进行编排,舞美、设计等一应从外界聘请。
三、皮影戏、木偶戏普查概况
(一)皮影戏概况
庆阳的皮影戏演出主要源头核基地在环县。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道情渊源于古代道观音乐,分为“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环县道情属于后者。“俗曲道情”以俗曲为音调,萌生于唐,兴盛于宋,早在北宋前期便以歌曲和说唱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环县的劳动人民由于对农耕赖以生存的山川大自然的崇拜,自古以来崇尚道教文化,道情更是人们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当道情与皮影结合之后,道情便由说唱性向戏曲性转变,形成了以皮影表演为形式,以道情为演唱曲调,借鉴戏曲叙述与演唱手法的新兴艺术形式——“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道情皮影戏班以家庭式和地域式组合为主,且以家庭式多见。每个戏班一般由5-6人组成,俗称“四紧五忙六消停”。演出时全班人员分工明确,忙而不乱。“前台”坐于亮子前,既包揽所有角色的道白和演唱,又操纵所有影人角色的表演,“后台”人员每人掌握两、三件乐器进行伴奏,同时兼顾“搭架”、“喝场”和“嘛簧”。文场乐器有四弦、二胡、笛子、笛呐、甩梆、渔鼓、简板(也可有大胡、低胡)等;武场乐器有大锣、钗、小锣、干鼓、战鼓、军号、唢呐等。常演的剧目有《天官赐福》、《白蛇传》等神佛鬼怪戏;《九华山》、《土台救主》等历史题材戏;《玉山聚将》、《乾坤镜》等反奸抗暴戏;《征北塔》等平番定边戏;《忠孝图》、《忠义图》等道德论理戏;《苦节图》、《九连珠》等爱情婚姻戏;《刘贵做活》、《兑现》等现代题材戏共180多部。
环县道情皮影的传统演出场所主要是县内的百余所庙宇(庙会),也有在农家的窑洞或庄落里演出(多为愿戏)、红白喜事的助兴。县内仍有47个皮影戏班,300多名表演艺人,分布在20个乡(镇),并形成以环县为中心,延伸至周边的华池、庆城县及宁县盐池县、陕西定边县在内的分布格局,成为各民族团结、融合和共同繁荣的象征,也成为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原生态艺术群体。
(二)木偶戏概况
庆阳木偶戏在当地俗称“泥头戏”、“肘娃娃戏”、“肘胡子戏”,属于杖头木偶类型,舞台语言以庆阳方言为主,主要声腔构成为秦腔,是一门集音乐、演唱、绘画、雕刻为一体的综合戏剧艺术。它以内容的质朴美、形式的原生美、演艺的兼容美、音乐的和谐美长期根植于民间,成为庆阳农村群众世代传唱的特色“绝活”。明、清时期在庆阳开始流行。清朝同治年间,庆阳市正宁县宫河镇王录村民王笃在官家戏院领唱木偶戏,成为誉满本地的挑线艺人,至今师传六代,现存木偶戏箱2副,有木偶戏民营团体1个,从艺人员30多人。
庆阳木偶戏演唱极其方便,几个人找一处不大的空地,拉一块不大的幕布,演员隐在幕后操纵着木偶表演。伴奏的乐器有弦乐、唢呐、打击乐;唱腔有慢板、二六板、代板、二导板、尖板、滾板;行当有正旦、小旦、老旦、须生、小生、花面、丑角;演唱形式主要有本戏、折子戏和神戏。环县木偶戏的演出往往伴随超度亡魂、拜忏法事仪式、酬神还愿演出,这种戏剧宗教祭祀活动是环县木偶戏的主要特点。在唱腔上,部分戏班采用秦腔唱腔,很大一部分戏班采用环县道情唱腔演出。目前环县境内能够演出环县木偶戏的戏班有36家,活动区域在环县及周边地区。
然而,由于受到现代文化娱乐场所和网络的冲击,加之从事木偶戏演出、制作的多为中老年人,且年龄在不断老化,没有年轻人学习,木偶戏演艺已经陷入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传承现状堪忧的困境,属于濒危剧种,急需抢救保护。
(三)庆阳市木偶戏演艺公司概况
正宁木偶戏演出团体以民营团体庆阳市正宁丽影木偶戏演艺公司为代表,该公司前身为庆阳市木偶剧团,2013年7月正式注册成立,公司现位于庆阳市周家乡梁家村四组,占地面积530平方米,有从业人员30人,其中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3人,学徒25人。收集保存各类木偶实物、资料70多件。多年来,公司一直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并积极参与公益性宣传展示活动。2012年参加“首届庆阳农民运动会”文艺汇演,参加全市“庆国庆”农民文艺汇演获得二等奖;2013年参加“庆阳市企业家协会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得到了全市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2014年在全国首届木偶戏展演大赛中获金奖。
(四)艺术生产
1.保留剧目: (1)秦腔传统剧目:《火化摘星楼》、《小包公》、《包公坐监》、《包公告状》、《敬德打朝》、《金麒麟》、《生死牌》、《周仁回府》、《窦娥冤》、《孟姜女》、《酷情》、《二进宫》、《下河东》、《清风亭》、《软玉屏》、《秦王求贤》、《齐王纳谏》、《火焰驹》、《金沙滩》、《赵氏孤儿》、《铡美案》、《湖阳公主》、《闯公抱斗》、《梨花狱》、《审皇庙》、《凤还巢》、《八件衣》、《杨七娘》、《夺锦楼》、《狱卒平冤》《五典坡》、《状元媒》、《桃李梅》等;
(2)眉户剧剧目:《枯树重生倒水湾》、《酷情》、《雷锋》、《倔公公偏遇犟媳妇》《陇东娃》、《热土》、《关家庄》。
2.新编陇剧剧目:《关厂长》、《刘巧儿新传》、《宦海沉浮》、《黑白人生》、《陇东娃》、《情系南梁》、《香包情》、《医祖岐伯》等。
3.移植改编剧目:《潘金莲》、《孔繁森》、《假婿乘龙》、《墙头记》、《姊妹易嫁》、《徐九经升官记》、《牛二宝经商记》、《巧县官》、《婢女恨》、《状元与乞丐》、《御河桥》、《灵堂花烛》、《倔公公偏遇犟媳妇》、《屠夫状元》、《枫洛池》、《窦娥冤》、《清风亭》、《桃李梅》等。
4.目前可上演剧目:《医祖岐伯》、《情系南梁》、《香包情》、《假婿乘龙》、《枫洛池》、《窦娥冤》、《火化摘星楼》、《小包公》、《包公坐监》、《包公告状》、《敬德打朝》、《金麒麟》、《生死牌》、《周仁回府》、《窦娥冤》、《孟姜女》、《酷情》、《二进宫》、《下河东》、《清风亭》、《软玉屏》、《火焰驹》、《金沙滩》、《赵氏孤儿》、《铡美案》、《湖阳公主》、《闯公抱斗》、《梨花狱》、《审皇庙》、《凤还巢》、《杨七娘》、《夺锦楼》、《狱卒平冤》、《状元媒》等。
5.人才培养和传承:
木偶戏演艺有它的特殊性,演员唱腔要声音宏亮,乐队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要从小培养和学习,且没有整理的专门剧本,唱词均记在艺人的脑子里,只有通过“师带徒弟”和“口传心授”的方式完成。由于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文化娱乐场所的冲击及现代影视、流行音乐的快速普及,古老的文化环境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年轻人思想上对传统古老的记忆已逐渐淡化,木偶戏演艺这种传统文化的延续已陷入困境。加之这一艺术的观众锐减,活动阵地不断缩小,艺人的收入越来越低,人们从艺、学艺的积极性锐减。目前从事木偶戏演出、制作的多为中老年人,没有专业人才投入,至现在没有新编剧目。另外,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庆阳市也没有专门的木偶戏人才培养机构,只能靠现有的几个年老传承人带徒授艺。
四、小结
(一)戏曲剧种现状
通过普查,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剧种无论是在戏剧发展与传承,还是在人才培养与引进,以及院团自身的发展與运转等各个方面,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是院团资金短缺,日常经营举步维艰。这是所有剧团面临的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编剧、排练需要经费,租赁排练场地也需要经费,虽然政府每年都有一定的财政补贴,但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经费的来源几乎全凭日常演出收入,其中一部分的收入还要支付演员的工资。
二是专业演员极度匮乏,演员流动性大。在娱乐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喜欢戏曲、热爱戏曲表演,从事戏曲表演的人少,年轻人更少,因而导致了剧团人才难觅的难题,培养戏曲演员,尤其是优秀的戏曲演员,周期长,有很多年轻演员欠缺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不下去的往往跳槽,改行,使得剧团中青年演员比例失调,另外收入偏低也是造成演员匮乏,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剧种传承演出管理疏散。普查过程中,有的演出团体、班社虽有演员参与演出,但人员除班主以外基本上都是临时从外团、外县,甚至外省聘请,无法具体登记。也有一些团体、班社演出量少,现阶段还没有演出,成员都外出自谋职业,有的甚至无法取得联系,对这些团体、班社的信息采集很不完全。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普查进度、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
四是新创剧目生命力脆弱。通过普查,我们发现很多戏曲剧目现阶段都不再演出,有的优秀剧目参加完相关汇演、比赛后,就尘封箱底,随着演出的沉寂,曾经参与演出的演职人员退休的退休,离职的离职,转行的转行,既无资金支持,又没专业人员,复排困难很大。希望以本次普查为契机,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经费,对优秀的剧目进行文字、声音、视频等不同角度进行专题采集、录制,留下珍贵的保护资料。如若条件许可,亦可开展剧目复排,巡回公演,成立艺校,传承保护。
(二)存在问题
一是各级政府对传统文化和戏曲重视不够。剧种、剧团的发展更多的受到地方经济、政府重视等因素影响,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迅速提升,西方艺术思潮的涌入,各种音乐形式的出现,使得本来就很小的戏曲演出市场日益萎靡,观众流失相当严重,甚至年轻一代根本不了解戏曲,也就无从喜欢戏曲,加之政府部门的重视不够,导致戏曲慢慢失去市场,虽然经过院团改革,成立了陇剧研究所、演艺公司或者传习所,但在人员编制、资金落实上仍然不到位,影响了剧种、剧团发展。
二是剧团自身建设和长远发展意识薄弱。各剧团转企改制被推向市场后,更多的追求市场价值,有了生存意识,却忽视了院团的建设发展意识,精品意识,求数量,不求质量。在演员梯队的培养,艺术价值追求上缺乏意识,追求短期效益,缺乏长期可发展规划,制约了艺术发展。
三是剧目创新创作和市场运营能力欠缺。艺术生产方向上,由于近年来,艺术节会众多,政府对剧目的精品化要求越来越高,以及争取奖项目的性太强等问题导致艺术生产两级分化,剧目投入越来越大,服装、舞美、灯光等声光电追求越来越豪华,导致对剧目外部包装片面追求,反而忽视了对剧目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舞台表现的追求。同时地方财政薄弱的,投入过小的,无法争取更高层次舞台,导致边缘化,草台化,步步维艰。艺术创作审美上,由于地方投入过小,必须依靠演出市场的弥补,导致了艺术生产审美上出现了误差,割裂了传统戏曲的审美追求和普通百姓的审美观以及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片面追求市场,忽视了剧目本身的思想性、艺术性。追求搞笑,迎合低俗媚俗和庸俗的趣味,使戏曲本身所承担文化传播使命出现偏差,无法起到感动、感化、感人的作用。
四是编剧导演舞美设计人才极度缺乏。近年来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对戏曲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戏曲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以老带新,零星培养的模式,远远不能滿足戏曲发展需要,特别是随着知识更新加快,戏曲人才更是出现了青黄不接乃至断层的局面,此外由于戏曲市场低迷,工资待遇等问题,人才大量流失,特别是在戏剧编、导、音乐、舞美等方面人才缺乏严重,甚至威胁到了剧种的发展。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积极改善地方戏曲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在引导地方戏曲的发展过程中,要克服片面地追求弘扬主旋律、片面地追求获奖的现象,正确地理解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
二是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深化文艺院团体制和机制改革步伐,发挥市场对艺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在剧种发源地的建设该剧种的艺术生产研究基地,以发挥其根基深厚、受众面广的优势,逐步实现同剧种多剧团的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
三是建立机制,培养人才。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戏曲艺术人才,加强对地方戏曲艺术的研究。可将地方戏曲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培养少年儿童对地方戏曲的兴趣,使之成为地方戏曲将来的固定受众。
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集中华民族音乐之精华,凝聚着祖祖辈辈的聪明才智,很多的表演技艺令人叹为观止,丝毫不逊色于西方所谓的高雅艺术。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广泛传播戏曲,开辟专门栏目、频道、频率等,加强对地方戏曲的宣传、介绍,努力营造有利于保护和扶持地方戏曲的舆论氛围。
五是创造条件,出台政策。制订和完善经济政策、社会保障政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政策等,明确地方戏曲在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保护和扶持的范围、职责、经费来源、各项保障、奖罚措施等,保证地方戏曲事业的健康发展。
注 释:
[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甘肃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5年。
[2]《甘肃省慶阳地区戏曲志》编辑部:《甘肃省庆阳地区戏曲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3]《环县道情皮影志》编纂委员会:《环县道情皮影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
[4]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
责任编辑:刘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