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异步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助推“教学企业”协同育人

2017-10-20康玉忠余爱民曾文权陈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7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

康玉忠 余爱民 曾文权 陈杰

【摘要】结合我国国情,产教融合,改革“异步教学组织形式”,建设育人平台-“教学企业”,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多方共赢,为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 异步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企业

【基金项目】珠海市优势学科、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广东省高职教育一类品牌专业(项目编号2016gzpp007)、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项目“支撑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学习中心平台的构建研究与实现”(项目编号2011TJK09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020-01

一、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产教深度融合缺乏顶层设计,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学校与企业合作难以深入开展;学生方面学习目标定位不准,学习兴趣不浓、岗位职业能力不强。为此,学校提出“校企双主体”办学的改革理念,把“产教融合”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实施策略如下:

(1)创新“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推进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通过岗位班、项目班分层教学、精细化培养,实现多方共赢。

(2)联合软件行业、企业制定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人才评价标准,通过“异步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从专业基础、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真实项目综合开发实战能力二次聚焦,真正使学生实现零距离高质量就业。

二、合作主体的基础分析

产教融合,学校和产业是相互联系主体,高校的主体是人才培养,企业的主体是生产产品、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两个主体共同参与,不可缺少。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角度看,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本任务,学校的目标是培养行业、企业所需技术人才,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从企业的发展来看,依托产教深度融合,企业通过“订单式”、合作项目班等人才培养形式,获得满意的技术人才,降低人才招聘、培养的成本,解决人才引进培养的难题;企业还可以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展生产运营及新产品研发,有效控制企业生产的人力资源成本,企业直接获得经济效益,联合申报产学研项目。

从学习者角度来看,当代世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要求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现代职业岗位细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实践能力。

三、产教融合,改革异步教学组织形式

1.依托行业指导,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软件技术专业依托珠海职教集团职教平台,对接珠三角及珠海区域软件支柱产业,通过行业引导,签订的“政、校、行企”战略合作协议,发挥南方软件园合作企业密集的优势,联合企业开展校企“产教融合”专业共建工作。

2.异步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为了提高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经过调研、专家论证等环节,引入成长型企业进行试点,实施校企双主体下产教融合异步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践行“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人才培养。

采取异步式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异步教学,异步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方法、教学指导、教学评价等元素上,实施不同步的教学组织安排称之为异步教学组织。”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大一自然班,按专业大类招生录取而组成的班级,一年教学完成公共素质课与专业基础平台课学习。

大二岗位技能班,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学生选择专业岗位群组成不同的班级,由校企骨干教学团队,在校内外教学企业,一年完成专业岗位核心模块课程学习与岗位技能实训教学。

大三项目班: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群要求,由校企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组成若干项目班(团队),以企业生产任务或工作项目的完成过程为教学内容,在校内外教学企业,开展生产项目的实践或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

3.校企共同制定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课程体系

校企共同构建与异步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设置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校企双方按行业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岗位职业要求,共建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嵌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新技术。共同研制异步教学课程体系。

4.打造异步教学组织形式实施载体——教学企业

校企双方共建“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基地——“教学企业”。“教学企业”是由校企共同投入建设,汇聚双方优势资源,打造企业育人环境,集企业生产运营、专业教学、实训实战、社会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并按市场机制运营的经营实体。

校企双方签定合作协议,学校投入场地、专业实训设备、教师、和学生等,企业投入项目、项目研发资金、专用设备和工程师等,按“教融于产,产促进研”理念,共同组织实施生产性教学,形成有效的校企共赢和利益共享的机制。

四、建设“异步教学组织形式”协同育人的“双师”团队

在“教融于产,产促进研”的理念指导下,校企共建教学企业协同育人的“双师”团队,实行“互聘共培”,“双岗双薪”,学校聘请企业工程师进行教学,并按考核结果发放课酬,企业工程师在实践教学中提高教学组织及教学能力。企业聘请教师兼职担任企业工程师岗位,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生产项目研发,提升专业教师项目研发能力,解決教师生产经验积累和新技术更新的问题,真正实现了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目的。

五、总结

“以教学企业为主基地,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改革,师生团队在生产过程中帮助企业进行项目开发、产品运营,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将教学过程融入到生产过程之中,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学研项目研发活动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师生团队产品研发能力,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11):9-10.

[2]屈善孝,黄勇.建设实训实习基地 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2(z3):62-63.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产教融合,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