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片工具在界面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2017-10-20王炯贤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7期
关键词:交互设计卡片

王炯贤

【摘要】卡片工具是一种传统的直观教具,在语言教学中被广为使用。文章结合作者所在学校界面设计课程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阐述卡片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方法,展现传统实物卡片在设计类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卡片 界面设计课程 交互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245-02

一、国内界面设计课程研究概况

随着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移动互联逐渐实现。如何让手机用户有更便捷的交互体验,如何让手机软件满足用户需求,使得交互设计类专业人才需求大量增加。各大高校的设计类专业纷纷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引入有交互设计类课程,界面设计课程便是交互设计领域的核心课程。界面设计即UI(User Interface)设计,其来源于计算机学科中的人机交互研究,是一门跨领域的边缘学科,横跨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艺术设计等多个领域。学界对于界面设计课程的存在现状、内容模块、能力培养和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丁凯(2012)基于课程体系建设提出课程可分成两大模块和六项基本内容,界面设计原理模块包含:认识界面设计、GUI时代的修辞、界面设计的基本准则与规范、界面设计的一般流程和设计层次,界面视觉设计实务模块:图标创意、软件GUI中的视觉设计。朱吉虹(2012)从行业实践入手,汇总整理出“校内工作室+合作企业”相结合的设计实践训练办法。高凤燕(2013)从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出发,结合职业岗位人力需求,提出“1+1+3”课程模块体系。文章将本学院的界面设计课程特点,介绍卡片工具在课程实践中的应用。

二、学院界面设计课程特色

界面设计课程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在大三的第二学期,授课以小班教学,每个教学班有50-60名学生,历时12周共有48个学时。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模式,每周两次课,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各一次,以三个项目作业贯穿整个课程,学生按5-7人分成若干项目组作课程实践。

第一个项目作业为网站设计,要求项目组成立一个设计工作室,运用在线建站技术设计建立一个宣传该工作室的网站。该网站包含5个基本页面:首页、团队简介、成员介绍、作品展示、联系方式。项目作业完成电脑版网站建设后还要开通手机版网站。通过在免费线建站技术,项目作业可以真实上线运营,学生通过网站后台的用户数据,了解移动版网站与台机版网站的差异。

第二个项目作业为手机系统主题UI界面设计,要求项目组按照用户调查结果确定设计主题,开展手机系统主题UI界面设计。首先,让每个学生按照界面设计的用户调查要求,为自己建立个人用户档案。随后,让小组代表抽签确定目标用户,如A组抽到C组,即A组使用C组的用户档案为调查结果,继而将用户档案信息可视化制作出用户拼图。最后,开展小组讨论从用户拼图中提取设计主题,制作相关主题UI界面设计方案。

第三个项目作业为手机APP软件界面改良设计。要求项目组讨论确定改良APP软件后,第一步在网络应用商店下载三款同类型APP软件,运用X-MIND软件制作出页面导航地图,分析比较其架构优劣,提出信息架构改良方案。第二步综合考虑软件的页面布局、操作体验、信息内容,提出主要页面改良方案。第三步使用简易工具制作改良方案的低保真原型,获取交互体验作细节调整。第四步用图形编辑软件、幻灯片制作软件作出改良方案的高保真原型,用课堂演示向全体学生讲解改良方案。

三、卡片工具在课程实践中应用

卡片工具是一种传统的直观教具,在语言学习、幼儿启蒙、中小学教学中被广为使用,在卡片上展示文字、图形等信息,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卡片工具既可以展示教学内容,也可以作为课堂师生互动的媒介,学生按照课堂安排现场制作卡片以加深学习体验。传统实物卡片制作极为方便,使用文具市场上批量生产的便签纸或便利贴,在其上书写文本内容或绘制简易图形,便可完成卡片制作,因其制作简易能满足快速交流分享的需要。卡片工具能提供一种图文并存的简易展示,成为设计行业表达创意思维的一种工具,在头脑风暴、信息构建、原型制作中广为使用。随着电脑在教学过程中的大量使用,按照卡片工具原理,出现大量制作虚拟卡片软件,如微軟公司出品的Powerpoint软件。下文讨论卡片工具在课程项目作业中的应用。

1.卡片工具在网站项目作业中的应用

项目作业要求学生团队建立设计工作室宣传网站,建站前需要组内讨论工作室定位,如工作室的设计风格、行业范围、服务形式、网站特色等。教师讲解如何运用头脑风暴法寻找工作室定位,介绍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后,开始结合卡片工作来实施项目组内头脑风暴。首先,每个项目组发放便利贴作为卡片,成员围坐在工作桌旁,用手机作为计时器。每个组员在2分钟内绘制一张卡片,然后将卡片粘贴到桌面上,过程中成员间不能讨论,随即开展下一轮的卡片制作,如此循环15轮耗时约30分钟,每组将获得近100个创意灵感。小组讨论卡片内容,调整卡片粘贴位置,用白板笔在卡片间连线,添加若干解释备注,便形成一张关于团队定位的思维导图,用手机拍照记录作为网站界面设计的指导原则。

2.卡片工具在主题UI项目作业中的应用

项目作业要求学生团队将手机系统预先安装软件按使用频率设计成3个页面,学生运用卡片工具让用户对系统预先安装软件做卡片分类,按照以下3个步骤来操作:第一步制作卡片,项目组将手机系统每个预先安装软件的桌面图标与文字说明绘制在一张卡片正面,卡片背面标记一个统计编号,制作出一套卡片代表该手机系统预先安装软件。第二步为卡片分类,项目组邀请组外有该手机系统使用经验的同学充当用户,按使用频率将卡片分成3类,按照卡片背面的统计编号记录分类结果。第三步为结果分析,用微软公司出品的EXCEL软件录入分类结果,使用频率高的软件标记为“3”,频率一般为“2”,频率低为“1”,以此建立预先安装软件用户使用频率的数据矩阵。再将结果导入IBM公司出品统计软件SPSS作聚类分析,使用分析功能中的“系统聚类”,按照WARD法得出相关树状图,选择恰当的分组线把系统预先安装软件分成三类,安置到3个页面中。

3.卡片工具在APP改良项目中的应用

卡片工具可用于制作APP改良设计的保真原型,模拟交互操作场景来验证方案可行性。一般智能手机尺寸较少,屏幕多为5英寸左右,用A4复印纸来制作1:1的卡片来模拟手机屏幕,从APP软件的导航信息架构中挑选主要页面来制作卡片,在卡片上只需要绘制简单页面布局和功能按键即可。按照任务流程将卡片叠起,让设计人员或用户拿在手上模拟点击翻页来完成任务,来体验该流程设置是否合理,操作是否方便。根据不同的任务流程来调整卡片的顺序,来实现APP改良方案的功能模拟,获取其中交互体验用于调整方案,为制作高保真模型提供参考资料。

四、小结

界面设计课程的卡片工具运用都以学生分组来实施,团队配合程度对教学实践效果有较大影响,个别组员在制作卡片时稍有分心,就会影响团队整体进度,教师需要加强教学场面的控制力,在课堂上及时走动观察各组情况,多给予同学鼓励与指导。学生的能力差异会影响团队的合作,教师需要安排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作组长,调动团队积极性。同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归纳好,用网络自媒体平台在课堂上同步推送给学生,作为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

通过上述的教学实践,卡片工具可运用在界面设计课程的多个环节:前期的创意探寻,中期的信息导航构建,后期的体验模拟。学生在项目作业中多次实践操练,能逐渐掌握卡片工具的运用技巧,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传统实物卡片以其制作简便、成本低廉、图文并茂、交流迅速等优点,将会在设计类课程中有较大的推广空间。

参考文献:

[1]丁凯,李晖.互动媒体艺术模块化课程体系之《界面设计创意》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12) [2]高凤燕,郭玉真.界面设计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9)

[3]卡片分类:可用类别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澳) Donna Spencer,2010

猜你喜欢

交互设计卡片
卡片排一排
健忘卡片
水往高处流
浅谈交互设计流程中的视觉因素
超数字化: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神奇的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