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中影像翻译研究现状考察
2017-10-20郑梅中国传媒大学
| 郑梅| 中国传媒大学|
1. 引言
近年来中韩两国在文化内容的生产及市场流通方面出现了空前的合作与交流 。影 视剧 、电视娱乐节目 、纪 录片 、动漫游戏等影像作品的生产制作到输出 、进口等环节上出现了或是购买版权 ,或是购买制作模式 ,或是中韩合资 、合作制作等多样化合作形态。 文化内容产品的引进与消费过程中影像翻译的作用与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
影像翻译是指以电视 、电脑显示屏 、荧幕等媒介所承载的影像制品为对象而进行的翻译工作 。影像翻译可分为字幕翻译 、配音翻译和画外音(voice over)翻译 。影像翻译根据产品性质也可具体分为电影翻译 、电视剧翻译 、动画电影翻译 、纪录片翻译等多种类型 。影像文本与一般文学文本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即影像翻译比文学翻译 、会议翻译具有相对独立的 、区别于其他文本翻译的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及翻译标准。
从国内翻译学研究成果的现状来看 ,在文学作品翻译 、专门领域翻译等方面的研究比较成熟 ,并也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与之相比 ,影像翻译研究在其理论建构 、研究领域的拓展 、研究方法的创新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影像翻译研究成果中 ,占绝大部分的是中英 、英中影视翻译研究 ,相比之下韩中 、中韩影视翻译研究从其研究成果的数量 、质量上来看 ,尚无法达到中英 、英中影视翻译研究的水平。
本论文以发表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平台上的学术论文 、会议论文 、学刊发表论文中有关中韩影视翻译研究的论文为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内容进行分类和梳理 ,通过具体的分析 ,总结出目前中韩影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这一研究领域中尚待提高和拓展的理论 、方法及内容 ,为以后的研究能够更立体、 更饱满、 更多样地进行而提供参考与依据。
2.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分析
对国内中韩影像翻译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分析 ,拟从发表年份 、研究数量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等四个方面进行梳理 ,对阶段性成果作出肯定的同时进行具体分析 ,并提出研究力度缺乏、研究内容不全 、研究领域偏窄等问题。
(1) 从研究成果的数量上来看 ,以 “韩中 ”“ 影视翻译 ”“ 字幕翻译 ”为关键词,对CNKI (中国知网 )和万方数据所登载的与中韩影视翻译相关的论文进行了搜索 ,共检索出 22篇论文 (检索时间为 2016年 11月 )。分别为 13篇学位论文 ,6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3篇学报发表论文 。有关中韩影视翻译的研究成果较多 ,但是从整体的研究现状来看 ,其作为学术研究来说 ,具有完成度较低 、研究方法不成熟 、学术价值不高等特点 。这一研究领域需要从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进行扩展 、提升和深化。
(2 ) 从研究成果发表的时间上来看 ,以炳坤的 《影视剧翻译初探 》(1994 .2)为始 ,国内中英影视翻译研究蓬勃发展 。与其相比 ,中韩影视翻译研究始于 2006年 ,为许萌的 《韩中影视作品翻译研究 》( 2006 .4) 和金辉的 《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 2006. 5)。
统计数据表明 ,2014年以来有关中韩影视翻译的研究成果呈现出增长趋势, 但整体数量上依然不多, 在内容研究方面也未能呈现出稳定的发展。
(3 ) 目前中韩影视翻译研究成果 ,大部分采取了大同小异的研究方法 。一般选择电视台、网络平台上已播出的微电影 、电 视剧 、纪录片等影像作品为研究对象 ,以翻译理论为依据 ,根据影像翻译的常用方法与策略 ,对影视作品的题目 、台词翻译中经常出现的翻译问题 、误译等进行分析的研究居多 。对影视翻译的特征 、影视翻译的艺术性 、影视翻译的技巧与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以及与传统文本的翻译理论相匹配和平衡的影视翻译理论的梳理等研究将会是中韩影视翻译研究趋向饱满 、成熟所必需的研究。
3.研究成果的内容分析
从目前发表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平台的22篇研究成果来看 ,研究的内容大致可归纳为研究原则 、研究方法 、归化与异化中的文化差异等。
(1 )以普通文本翻译研究普遍使用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进行的研究较多。
在2 2篇论文中 ,很多研究提及了功能对等理论 。其 中 ,以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来 进行的 研究有 4篇 : 如 , 许 萌的 《 韩中影视作品翻译研究 》( 2006.4 ),以翻译理论为尤金·夸达(Eugene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托,对韩中影视作品的题目翻译 、剧本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通过误译实例 ,分析了出现错误翻译的原因 。 孙霄的 《 中韩影视剧翻译的比较研究》( 2008.2 ),研究了在影视剧题目翻译中功能对等理论的运用 ,并对影视翻译和一般文学翻译进行了比较研究 ,提出了影视题目翻译的翻译标准; 战 敏的《 功 能视角下的韩中影视翻译研究——以〈浪漫满屋〉汉译台词为中心》( 2010.5) 以韩剧 《浪漫满屋 》的台词为研究对象 ,从语言学、文体学 、社会文化学 、美学等方面指出了在电视剧字幕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影视剧翻译中必须要遵守翻译原则 。该论文理论依据充分 ,研究的完成度较高 ,在影视翻译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英迪的 《电视剧剧本 〈相爱成灾 ( 节选 ) 〉韩译中翻译报告 》(2015.6)以电视剧 《相爱成灾 》的剧本为研究对象 ,对影视剧的题目 、台词进行分析 ,提出了在影视翻译中的添加 、 省略 、替 换等 具体翻译方法 。
(2) 文化翻译研究成果开始备受瞩目。
从文化规约 、文化翻译的归化和异化 、文化意象缺失等理论着手研究文化翻译的成果开始呈现 。如庄庆涛的 《文化规约在韩国影视剧中文译本中的运用 》(2014.9),结合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研究了影视剧的文化翻译 ,分析了文化规约在影视剧片名 、对白和特定词语翻译中的具体体现 ,并提出了文化规约下韩国影视作品中文翻译策略 。时雨晖的 《韩国影视剧熟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2014.7),主要分析了韩国影视剧熟语翻译中存在的词意误译 、句意误译和语言色彩不一致等问题 ,论述了异化翻译中文化意象缺失的问题 。邹 恬的 《 韩国电视剧字幕翻译中的错误类型研究——韩剧〈 我的名字叫金三顺 〉为例》(2013.5)从词汇 、文 体 、 文化的层面着手 ,分析和总结了翻译不对等所引起的翻译错误实例,列出了不对等翻译的类型。
(3)从中韩影像翻译的语言处理入手, 研究了翻译方法论。
7篇研究成果主要考察了翻译方法、技巧、策略 。 如 ,杨 寒星的 《纪录片〈 面条之路〉 韩中翻译实践报告 》(2015.5)把纪录片解说词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分析了翻译实践中所使用的翻译技巧与策略 。 张欢的 《 韩国影视汉译研究》(2015.4)以词汇处理 、文本重组 、文化考虑 、情感处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译文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运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 ,为翻译活动水平的提高提供实践性指导 。郑善花的 《浅谈中韩影视台词的翻译技巧 》( 2014.9)根据影视剧翻译的特征对影视剧字幕翻译 、配音翻译进行了研究 。研究内容 囊括了词汇 、文 体 、字 母长度 、 文化翻译等方面 。窦云鹏的 《韩国影视剧字幕汉译策略 》( 2012.12)考察了影视剧字幕翻译的特征与翻译战略 。金 辉的 《韩汉影视剧台词翻译技巧之增译法研究 》( 2006.5)基于国内影视翻译研究现状 ,以增译法研究为中心 ,研究了词汇、词组 、句子翻译中增译法的作用 。马 雁的 《韩国影视剧片名中文翻译研究 》(2011.12)着眼于音译 、直 译 、意 译等翻译方 法 ,讨论了 影视翻译 等方法 。张玉珍的 《韩国影视剧中文翻译探讨——以剧名和台词为中心 》(2012.5)文化角度出发,考察韩国影视剧题目和台词的翻译 ,提出了相应的翻译方法。
(4 )影视翻译实践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并提出课程方案。
把影视翻译实践与课堂教学直接联系起来研究的成果并不多 。这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对建构韩国语教学翻译课程提供了新的维度和新的尝试 。辛孝仙的 《韩国电影的中文字幕翻译问题研究与课程设计— —以 〈 非 常主播〉 为 例》( 2011.11)对电影字幕的翻译问题进行了分析 ,从而找出翻译中的误译及产生误译的原因 ,同时通过学生的翻译实验 、问卷调查 ,提出了影视翻译课程方案。这一类研究对高校韩国语翻译课程 ,以及课程方案的建构, 都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及研究价值。
4.研究领域中欠缺与薄弱的环节
整理和分析目前中韩影视剧翻译相关研究成果 ,能够总结出研究领域中欠缺的内容及研究力度不够的部分。
(1 )根据影视翻译理论进行研究的论文比较普遍 ,但是适用于影视翻译研究的理论比较单一和单薄 。大部分研究所依托的理论都仅限于尤金 ·奈 达(Eugene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并且在研究方法上普遍采用对影视剧字幕或台词翻译进行对等分析的较为单一的研究方法 。查看英中 、英韩影视翻译研究成果 ,不难发现除了对等理论的适用以外 ,还把理论根据开拓到了对1986年法国学者斯波伯 (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在《关联 :交际与认知》(R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所提出的关联理论的研究和适用之上 。斯波伯和威尔逊把人类认知与语言交际结合到一起 ,从 哲学 、心理学 、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出发 ,对人类交际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 。关联理论认为人的注意力和想法可以自动地转向与信息有关联的方向 ,是人类交际与认知的重要原则 。关联理论把传统交际理论研究中的语码模式提升到了推理模式 。影视翻译界对关联理论 ,以及以关联理论为依托的影视翻译研究也开始重视了起来 ,随之相关于此的研究成果也日渐呈增加趋势 。与之相比 ,韩中影像翻译研究所依托的理论便比较狭隘 ,缺乏多样性和前沿性。
(2 ) 从中韩影像翻译研究的现状来看 ,大部分研究内容是围绕着题目和台词进行的。与之相比 ,对影视翻译的实践性研究 ,以及根据一般分类法的字幕翻译 、配音翻译 、旁白翻译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不多 。特别是在影视等影像作品的字幕翻译与配音翻译的比较研究领域的成果非常欠缺 。例 如 ,田 升博的 《韩国电影字幕中文翻译特点研究 》(2 015.6),郑 善花的 《浅谈中韩影视台词的翻译技巧》 ( 2014.9), 张婷婷的《中韩翻译观与影视字幕翻译探索》 (2 014.8),窦云鹏的《韩国影视剧字幕汉译策略 》(2 012.12),张玉珍的 《韩国影视剧中文翻译探讨——以剧名和台词为中心》(2 012.5)等诸多成果都是对影视剧字幕的翻译研究 ,而针对影像作品译制中的配音研究则比较匮乏 。影像作品的译制任务不仅在于传达准确的意思 ,更是要注重语言艺术 、画面感染力 。韩国语和汉语在其语言结构及语言节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 此 ,在 译制过程中 ,画面人物语言表演与口型之间经常会出现错位、滞后等错误 。翻译作品的配音研究离不开节奏对应,即对“ 翻译节奏单位 ”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影视翻译研究要将影视语言的特性 、结 构、艺术性等因素考虑到研究内容当中 ,对其实用性 、合理性及美学价值进行审定与评价 ,为有效的配音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也有一些研究成果是在研究影视剧翻译的特征时 ,选择了电影剧本的翻译为具体的研究内容 。这种研究偏向于一般性文学研究 ,而很难归类为真正的影视剧翻译研究 。从这种情况来看,目前中韩影视剧翻译处在起步阶段 ,因此存在研究方向不明确或研究体系不完整等情况 。同时这些不足也表明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还比较多,发展可能性较为充分。
(3 ) 韩中影像翻译的成果中 ,有关方法论的研究尚处于比较片面 、不完善的阶段 。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及翻译技巧之间是有区别的 。例如 ,从翻译实践方法论的层面来看 ,翻译战略包括归化与异化 、全译与变译等概念 ;翻译方法则涉及音译 、直 译 、意 译等方法 ;翻译技巧则是指在语音 、词汇 、句子 、文章 、文体等语言学范畴中的翻译技巧。(1)韩中影像翻译研究目前其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 、翻译技巧的相关定义界定不分明 ,以方法论为切入点的研究成果有待增加。
(4 ) 以源语(ST) 文本和目的语 (TT)文本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为研究对象的 “文化翻译 ”研究 ,在目前的韩中影像翻译研究中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与政治 、宗教 、民族 、国籍相关的不同理念的差异给文化带来的冲突 、矛 盾 、变化与扩大等内容的研究比较欠缺。
影视翻译是以电影 、电视剧等文化内容为翻译对象的 。因此与文学翻译 、会议翻译相比 ,它与生产 、流通及消费紧密相关 、密不可分 ,具有一定的市场性和经济性 。这一特征便决定了影视翻译与文化内容生产业界的特殊关系 。影视翻译只能适应于业界特有的运营及生产方式。目前很难看到对业界动向的研究 ,对业界中的影视翻译实际状况的调查 ,以及由业界实务从事者所进行的研究等成果。
影 视翻 译是 与电 影、 电视 剧、 动漫 、纪 录片等文化内容 ,在翻译这一学术领域形成交集的经济型 、实践型领域 ,同时也是尚待扩大和提高的学术型 、理论性领域。
通过对中国知网和万方网上发表的研究成果的梳理 ,分析和总结了目前韩中影像翻译研究的现状 。为日后能够更为立体 、更有深度 、更加全面地研究 ,设立专门研究中韩影像翻译的论坛和研究中心提供了依据 。同 时 ,影视翻译教育目前尚处于薄弱环节 ,有必要通过设立学院或正规的大学教育培训机构 ,推行科学的人才培养 。这就要求同步推进对适合培养翻译人才的教学大纲及先进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5.结论
注释
(1)杨自俭 .再谈方法论—— 《翻译方法论 》 序.上海翻译, 2007年 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