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善“小”而大成崇州上银村镇银行助力农业产业化纪实
2017-10-20陈天航
本刊记者 陈天航
不忘初心 善“小”而大成崇州上银村镇银行助力农业产业化纪实
本刊记者 陈天航
嘉宾考察崇州土而奇农村电商公共平台
小型银行不具备与大银行争夺大客户、大项目的能力。
但崇州上银村镇银行不忘初心,找准了“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主动融入崇州市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农业共营制”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贽,坚定不移走“差异化、特色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小银行显现了创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责任。
创新产品 激活“沉睡”资源
近年来,崇州市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引领,开展了农村产权“新六权”的确权与颁证工作。颁发了《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农村养殖水面经营权证》《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所有权证》《林地经营权证》《林木、竹(果)权证》等“新六权”登记证,依规确认了农村资源。
如何激活这类资源,有效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好“支农支小”这篇文章?
崇州上银村镇银行根据农村产权探索新的“三权”分置,国家赋予的农村产权处置、收益、抵押等权能,配套推出了“农权贷”金融产品,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制度、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措施。根据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经营特点,分别在产品设计上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服务。总体采取“一次授信三年,随借随还,在授信总额度内可多次用信与分次还贷”的制度框架,通过产品创新以解决客户一次性还本付息的压力,降低融资成本,避免“过桥贷款”,以“农贷通”变“六证”为新型经营主体再融资的资本与风险保证,服务“农业共营制”,有力地支持崇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活了“三农”资源。
创新模式 助力农业产业化
为加大农村新型主体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信贷支持,崇州上银村镇银行紧紧围绕“六证”创新打造“六大”金融服务体系。
2015年5月15日,该行在崇州市“十万亩粮食高产稳产综合示范区”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宗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贷款融资签约暨放款仪式。同年6月19日,该行又在崇州市三郎镇茶园村举办了全省首宗农村林地经营权抵押融资暨放款仪式。
其后,该行持续加快业务转型和业务结构调整,迅速提高了村镇银行在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方面的知名度和良好社会形象。
针对农地、林地经营权等“六权”融资存在着评估难、价值低等制约,崇州上银村镇银行采用多种组合担保、多元认定方式等,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类授信:一是按照崇州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发布的粮油、葡萄、樱花、枇杷茶、牛尾笋、养殖水面经营权的指导价格,再根据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实际经营情况,给予最高不超过评估价格70%的授信额度。二是针对农业设施、林木等交易中心未发布指导价格的品种,由产权交易中心随机抽取入围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予以评估,原则上不高于评估价格的50%予以授信。三是合作社、家庭农场购置的大型农机具通过办理工商抵押登记予以授信支持。四是对于开展农产品加工链提供社会服务的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农村土地经营权证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的模式给予信贷支持。五是采取“农村土地经营权证+林木、竹(果)所有权证抵押+农业设施所有权证抵押”的模式给予信贷支持。
崇州农贷通融资综合服务站
截至2017年3月末,崇州累计发放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204笔,金额29500万元。其中村镇银行发放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82笔,金额8104.18万元。
创新平台 搭建互联网+金融
致力打造“土而奇”电商平台,匹配金融服务。上银村镇银行按照崇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农村金融”发展实施方案,依托“土而奇”电商平台,掌握崇州市加入电商平台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开通绿色通道,对加入电商平台的客户优先给予信贷支持。特别是对崇州市已获得非遗产品的藤编、竹编、棕编等传统特色手工业,获得地理标志的汤麻饼、冻糕、叶儿粑、“土而奇”“稻虾藕遇”“西蜀粮仓、崇州味道”等名优农产品经营业主、行业带头人,重点给予信贷支持。如成都惠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品牌引领+种植循环+电商营销+会员配送+一三融合”发展模式,采用“公司+合作社”“公司+养殖大户”联结方式,带动农民增收。村镇银行采取“担保+农村土地经营权证抵押+林木、竹(果)所有权证抵押+农业设施所有权证抵押”的模式,向公司发放贷款470万元,建成“土而奇智慧农业”公用电商平台、电商配送中心和配送网点50个,目前会员近2万人。培育“土而奇”电商品牌,打造“土而奇农场乐园”,助推公司产供销一条龙、一三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230万元,带动371农户实现年增收600多万元。
全力参与“农贷通”平台,发展普惠金融。崇州市政府、人行崇州支行、崇州上银村镇银行及相关涉农金融机构等,共同搭建了“农贷通”平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平台了解银行产品、贷前咨询、贷款申请、资料申请等。村镇银行等对平台上提交申请的客户进行线上初审、现场调查、审查审批后通知放款,确保银农无缝连接,金融资金能顺畅下乡,提升金融服务深度及效率,实现金融支农“信息通”。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依托“农贷通”平台就能享受金融服务的便捷,及时申请得到贷款支持。截至2017年3月末,崇州市已建立金融服务站231个,提交申请贷款138笔,金额7781万元。其中村镇银行对申请的客户予以贷款72笔,投放3408万元贷款。
创新渠道 普惠金融惠及民生
用好支农再贷款,服务农业产业化。2014年以来,崇州上银村镇银行积极向人民银行崇州支行累计申请支农再贷款1.5亿元。2017年3月末的余额为8000万元。这部分资金主要定向投放“三农”经营主体,贷款平均利率在5.75%以内。截至2017年3月末,累计向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09笔,金额12083万元,支持了崇州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化、专业化发展。
上银村镇银行尽可能采用以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方式,便捷新型主体的融资需求,并给予按人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一定贴息。同时,积极与崇州市组织部开展“双基”贷款。针对基层优秀共产党员,村镇银行发放创业信用贷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带头作用,引导农村居民增收、致富,其利息均由组织部补贴,属于免息贷款。开展妇女创业、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青年创业等民生贷款。对以上贷款品种,分别由中央、地方财政贴息,贷款期限3年,免息期2年。
创新营销 精准服务全覆盖
崇州上银村镇银行借助崇州市建设的231个金融服务站点,选聘231个金融服务员推广、宣传金融服务产品。并与各村(社区)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定期联系村(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村(社区)工作动态,找到推广业务的契合点,及时提供金融服务。
该行对营销人员实行包村制度,营销人员必须对所划分管理的村组做到入户营销,面对面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及金融服务的需求。消除客户对村镇银行没有知名度、不可靠的顾虑,开创为客户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机制。
该行与成都市职业经理人协会崇州分会积极对接,参与协会举办的活动,开展与各职业经理人、家庭农场代表、大型合作社负责人的交流与营销。通过不断的交流、沟通,彼此熟悉,让村镇银行真正扎根农村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之间。
创新机制 构建良好环境促多赢
为健全激励约束,创建诚信环境,崇州上银村镇银行以崇州市获批全省首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为契机,积极参与政府开展的信用户、信作村、信用镇的建设工作。近年共开展职业经理人的业务培训20场次,受训1500多人,开展信用授信120人,金额近2000万元。
为做到应贷尽贷,崇州市人民政府设立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和粮食适度规模担保风险基金。根据风险基金管理办法,对采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形成贷款风险的,按照8:2的比例分担风险,相关的放款银行承担20%的风险敞口。目前农村产权风险基金余额770万元、粮食适度规模担保风险基金余额为2888万元,成为激励涉农信贷的风险保障。风险基金的成立,降低了银行业支持“三农”产业的风险,体现了政府及产业政策的导向。
农业种养殖具有天然的风险,农作物生长基本是“靠天吃饭”,牲畜养殖则受技术、病害与市场价格制约。农业保险正逐步引入现代农业,各类农业保险品种也逐步渗透现代农业。该行正试点对贷款主体要求引入相应保险,以防范自然病害、市场行情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与生产产生的不利影响。
为帮助落实对客户的扶持政策,崇州上银村镇银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的种粮补贴、项目补贴、贷款贴息,均采用由村镇银行的账户进行申报,补贴款到位后均划入该行指定账户,以此降低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也以此保障农户的基本权益。该行授信一般不超过粮食补贴额的90%,即使借款人违约,仍然有补贴资金的相应剩余,可覆盖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