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互联网+考评”模式的构建 お

2017-10-19盛淑英王子鸣梁广东

关键词:考评模式构建思政课

盛淑英 王子鸣 梁广东

[摘要] 分析当前思政课考评的现行做法及存在的问题,确立“互联网+考评”的实现目标,开发“互联网+考评”体系,健全“互联网+考评”平台建构和运行保障机制,坚持“互联网+考评”底线思维,构建“互联网+考评”体系,以期更好地将互联网融入思政课全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彰显育人效果。

[关键词]思政课;互联网;考评;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1014104

一、思政课现行考评方式分析

(一)思政课现行考評方式的类型

一是过程考核。通行的做法是,把学生的成绩设定为三个部分,一是学生上课出勤分数,二是学生作业分数,三是期末试卷或结课论文分数,三者各占一定比例,综合起来即学生的总成绩。二是结果考核。通过“一门思政课、一名教师、一支笔、一本笔记、一张卷子、一个分数”的“六个一”方式,就是通过一次期末卷面考试来评定学生成绩。三是综合考核。是把思政课成绩进行拆分,理论加实践构成总成绩。一般理论部分多数采用的是笔试,约占总成绩的2/3,实践占总成绩的1/3。计量学生实践成绩方法上有区别:有的拿出一定学时,结合本校开展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下实践,然后把理论和实践成绩相加;有的把实践部分放在课上进行,只是成绩分开评定,然后再综合;有的把实践部分的考核权限交给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确定学生的实践成绩,思政课教师负责把成绩综合。[1]

(二)高校思政课现行考评方式的劣势

一是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过程考核”虽有优势但无法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学生作业和结课论文创新性较少或全无,抄写或找人代写的现象较多,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很难实现教学目标。二是囿于应试教育。“结果考核”大多是通过一张考卷完成考核任务,没能脱离应试教育的藩篱,教和学都是围绕考试这个指挥棒来转。三是“两层皮现象”严重。“综合考核”是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来完成的,不论采用哪种实践方式,一定程度上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是容易形成“两层皮”现象,实践分数难以反应学生实践的真实情况,还会出现人情分,学生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机会少,覆盖面低,容易流于形式,有可能成为前两种考核方式的变种。

(三)高校思政课考评模式构建的理想目标

一是实现课程评价与学生素质评价相结合。思政课现行考评方式主要体现在课程本身的价值,而学生自身主体性价值难以体现,成绩高低与学生素质高低难以契合,学生的日常表现也无法得以量化呈现,学生缺乏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热情,逃课,上课睡觉、玩手机、交头接耳等现象较多。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思政课考评模式,将互联网思维融入实课程评价与学生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考评过程中。二是实现“评我”与“我评”相结合。思政课现行评价方式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评价客体,学生缺乏应有主动性和参与性。现行的评价常常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使然,使得学生对学习思政课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知,缺乏学习动力,对教师进行的评价存在质疑。应借助互联网平台,从单纯的教师评价学生向由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转变。三是实现“课上评价”与“课下评价”相结合。把思政课由单纯“课上评价”向“课下评价”延伸,借助互联网优势,实现学校、社会、家庭联评互动机制,使学生自觉把理论知识内化为思想意识,外化为实际行动,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二、构建“互联网+考评”模式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考评”模式的内涵

所谓“互联网+考评”模式。广义上是指借助互联网,建立互联网条件下的教学及其管理、师生教学研究,成绩评定等一整套的完整的思政课教学过程,增强考评的实效性和广泛性;狭义上是指可以通过在网络上建立相应网站,学生进行注册,然后进行考评内容设定,选择、答题、提交,学生自主选择考试内容、时间、方式、等级等相关项目,不拘一格,学生通过互联网不仅要得到教师的评价,同时还要随时进行网上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达到互相监督,互相考核的目的。从高等教育发展长远来看期望建立由社会民众监督的考评体系。

(二)构建“互联网+考评”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是保证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在实际教学中“教”的过程较强,偏重于教学过程的形式与实际效果,“考”的过程较弱,忽略了考评在思政课的教学全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将互联网和考评相融合,在保证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同时,也可提高教学质量。二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构建“互联网+考评”模式使学生上升为考评主体,变被动为主动,同时满足学生对互联网技术的信赖与把握,才能保证“思政课”教学效果的真实有效。三是保证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构建“互联网+考评”模式,可以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与现实所需,真正触及能够触到学生的兴奋点,充分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学生对思政课的真正认同。通过建立“互联网+考评”,可以发挥师生智力潜能,从而由“让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解决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问题,应采取疏导和利用的手段,变劣势为优势。

三、互联网为思政课考评创造新机遇

(一)互联网的超时空性特性有助于拓展高校思政课的考评场域

“互联网时代”的超时空性,有助于拓展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场域。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案例更加鲜活,理论摄取更加迅捷;教学方法从现有的教育环境中脱离,教室已不在是唯一的教学环境,“微课”、“慕课”等更具参与性和受众性。学生们更愿意用“互联网”式的考试去评价自我,评价老师,可以实现思政课的“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叠加,拓展思政课的考评模式。[2]

(二)互联网的交互性特性有助于更新思政课的考评理念

第一,互联网时代的交互性。有助于思政课考评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理念。互联网时代个体进行沟通互动的过程中,每个个体都呈现出人的“独特意识”和“自由个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思政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与考评理念,积极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和思想特点,建构人本化的考评方法,才能激发师生交流互动的积极性,才能构建良好的教学生态。第二,互联网时代的交互性,有助于思政课考评平等互动理念的确立。互联网的交互性可以扭转教師面对学生传统的说教形象,教师的单一评价,已不能完全展示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和教师教学水平的真实体现。所以说基于互联网的考评方式,学生的“被动听从型”人格认知得以修正,打破现有的权威式考评模式,营造平等互动的教学与考评氛围。

(三)互联网时代的衍生性特性有助于深化思政课考评的教学内容

一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递往往表现出裂变爆发式的特点,受关注的焦点热点讯息,可以通过层级式的数量增长;二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递具有一定的衍生性。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人们可以轻松、简便的推送文字、图片、视频等相关内容,表达自己的情感,基于互联网时代的这种衍生性,为学生对思政课的考评内容的理解提供机遇,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可是考评也应该跟上教学的步伐,考评的内容也应该进一步丰富,与教学内容应该是彼此匹配、相得益彰。在互聯网时代,对于思政课中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在各种新媒体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发表意见、看法、评论甚至辩论,这其实就一种隐性的课程考评。通过构建这种“微衍生”机制,使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考评内容生动化、具体化、简便化,由宏观转为微观、由单向化为互动、由静态转为动态、由枯燥变成趣味,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互联网时代的渗透性特性有助于丰富思政课考评的载体

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的运用载体较单一,教学载体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书本、分数,进入互联网时代,种类繁多的互联网产品凝聚成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力量,不断嵌入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释放出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可以创新利用互联网产品,推动“微媒体”的“微应用”,从而丰富传统的考评渠道和方式,使高校思政课在全程教学环节都体现互联网的渗透性,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大众化与生活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政课载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五)互联网参与特性有助于增强思政课考评的主体性参与性

能够更好地推进双主体考评模式的构建。不仅关注学生在课堂和实践上的参与性,更关照教学过程的终端体现,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们参与考评的积极性,从而增强考评结果的科学性、精准性。能够更好地推进启发式考评,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主体性思维,从而为思政课教师开展融入互联网式的考评奠定基础。能更好推进小组式教学考评的开展。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和研究团体,利用互联网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完成作业,个体间、团体间、师生间进行多维评价,能够更好地推进互动式探究教学考评。

四、构建“互联网+考评”模式的途径

(一)培育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联网思维,可以理解为教育主体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乃至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播生态具有的网络化思考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是一种迭代更新思维、社会化思维与跨界思维,它可以很好的实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平等参与和良性互动,进而形成平等、畅通交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播形式[3]。教师要树立双主体的教育理念。融入互联网元素的思政课,教师要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树立学生与教师为双主体的意识,更加开放、包容地看待学生的认知与个性需求。主动将互联网元素植入思政课课堂。课堂生态的鲜活是与时代同向同行的。在双主体理念影响下的思政课堂上,教师创新多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们除了课下,在课上也体会到互联网思维的影响。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思政课教学生态。创设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是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新动向,课程考评做为课堂生态的一个重要环节的,也应努力构建良好的考评生态环境。

(二)积极开发“互联网+考评”体系

一个准确的“互联网+考评”体系不仅要求师生具有一定的互联网思维,功能完善、考评精准的网上考评系统是重要的硬件支持。系统的网上评教体系构建需要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融合理论与实践、总结互联网介入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经验,形成平台设计的重要理念;二是要制定教学目标,基于多年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主体的认知、应用、实践以及思想提升的能力,为网上教学评教提供导向;三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原有评教体系中的品牌课程资源,结合当前网上评教的实际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升级。四是完善的平台组织建设。[4]

在实际的网上考评体系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身份,教师不在是考评体系中的唯一主体,学生也是考评体系中的主体。在考评体系中,学生提交的作业(作品),除去老师评分的权重,学生互评、小组联评也占有一定的权重。同时可以设置每次作业的学生评分排行榜,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平台的吸引力。另外,平台还需完善学生关注的话题评选,从中选取与思政课相关的内容,从而使思政课教师有的放矢的设置课程内容、选取主题范例、编制实践计划。[5]

(三)健全“互联网+考评”平台建构和运行的保障机制

要重视平台的建构和保障工作,加强硬件和技术支持。该考评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硬件设施、技术支撑上应给予支持,配足系统开发所用的相关工具、软件,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6]加强教师和技术人员的学习,选派人员外出学习考察,了解互联网技术的新发展、交动向,不断改进考评机制。

(四)以融合情理的方式将“互联网+考评”嵌入学生日常生活

学生通过认知、学习、运用、融入“互联网+考评”体系之中,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的一种生活化,更是思政课接地气的一种表现。学生生活中的一些评论、行为都可以成为思政课“互联网+考评”的作业予以提交,其实学生并不需要刻意将原本“高在云端”的言行做为思政课的成果得以展现,这在某种程序上也违背了思政课的本质。学生朴实无华、真实呈现、自然流露就是“互联网+考评”嵌入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体现。[7]

(五)坚持“互联网+考评”底线思维

高校思政课肩负着塑造高校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使命。在充分尊重学生自由、开放、包容思想的同时,也要坚持底线思维。[8]教师需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可为的”、“什么是不可为”、“什么是可言的”、“什么是不可言的”。坚持正确、严谨的底線思维。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坚守网络意识形态底线,不断增强网络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抵制各种不良、恶俗的言行得以在“互联网+考评”平台及生活中出现。形成良好的网上网下教学氛围。从而提高“互联网+考评”应用性和现实价值。

[參考文献]

[1]祝春梅,宋治非.构建高校思政课复合型考评体系的几点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5(9):124125.

[2]阮博.“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7):6367.

[3]包顺富.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思政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11):2224.

[4]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2.

[5]宋治非,盛淑英.“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影响[J],绥化学院学报,2016(05):117119.

[6]孙芙蓉.试论课堂生态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J],教育研究,2011.(12):5963.

[7]郭金喜.考核方式改革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探析[J],高教学刊,2016(14):130131.

[8]王双群.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1):111115.

[9]胡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古代道德教育方法的借鉴运用[J].廣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64168.

[10]王立国.以人为本,变“堵”为“导”——基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36137.

[责任编辑]王立国

Buil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 the Mode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HENG Shuying,WANG Ziming,LIANG Guangdong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evaluation process into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net,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current practic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established the goal of “Internet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fosteri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nking, Internet actively develop “Internet + performance evaluation"sound “Internet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of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of operation, will be in the form of fusion sense “Internet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mbedded students' daily life, adhere to the “Internet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 bottom line of thinking way to build a “Internet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better integrate the Internet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effect.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ternet;The mode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Building

猜你喜欢

考评模式构建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多元化评价体系融入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构建
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电力企业效能监察作用发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