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景观生态模式分析
2017-10-19赵顺炜
赵顺炜
【摘要】随着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环境问题也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度,尤其是在城市河道建设方面,通过积极引入景观生态模式来提升城市河道的建设功能,使其可以最大化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本文也会对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景观生态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以进而为促进城市化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河道治理;景观生态模式;分析探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河道建设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因为河道建设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洪排涝、提升城市景观文明等方面有着很大的贡献。所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城市河道建设,采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治理模式,既要注重河流自然生态和自然环境的恢复与保护,而且还要强调景观建设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1、河道治理的景觀生态学原则
1.1系统性原则
在景观系统中,任何一个组成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若从整体角度来看,这些元素都可视为具有一定背景和基质的狭长廊道。而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元素又是因为生态客体在景观中异质性分布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可以说河道治理的景观生态模式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原则。
1.2可持续发展原则
景观生态学在运用过程中 ,都会将景观变化与资源利用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作为核心理念。因此,河道治理的发展原则也要以实现改造对象的景观目标为基准,尽可能满足当下水文、动植物以及土地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1.3谨慎性原则
景观改造过程与研究范围内的异质有着很大的对立性关系,具体是指通过对景观异质性的全面改造,来增强景观价值。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异质性的大幅增加会对景观造成非线性影响,即破坏所在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所以,河道治理只有采取谨慎性原则,才能保证周围景观生态系统的平衡。
1. 4经济合理原则
景观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为了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就要在构建过程中坚持经济合理原则,一方面要考虑项目实施的成本费用,另一方面还要对其日后运行维护费用的落实进行深入的分析。
2、城市河道治理要点分析
以西宁市南川河为例,对其进行景观生态改造,主要是为了改善南川河流水动力条件,增强其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力,进而在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更好的恢复自然岸线的目标,以便可以对打造西宁“绿色样板城市”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 1合理选择城市河道断面
通常,河道断面的种类有很多种,如:矩形断面、梯形断面、复式断面等。而其选择的合理与否必须结合实际条件来定,由于近年来西宁市的用地面积越来越少,所以南川河的空间布局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如若采用矩形或梯形断面设计,虽然可以提高河道周围土地的利用率,但是一旦在丰水期和枯水期,河道水位的波动变化就会加大,进而不仅影响了水体与河岸生态系统的和谐性,而且最终呈现的景观和生态效果也是达不到理想状态,因此,要想实现南川河河道治理的环保生态功能,首先就要对洪水影响范围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再根据实际土地条件,最大限度的预留出河道宽度,选择并结合河道基本的水量水位关系来合理设计河道河槽与滩地的分布比例,使其成为复式断面结构,这样就可大大满足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空间需求,提高南川河的行洪能力。
2.2景观设计
南川河与大多数城市河道一样,都属于线性系统,对其进行景观设计,必须结合这种线性特征以及经济可行原则来进行。首先,要选择适宜的设计尺寸,因为南川河景观设计是以景观生态学为核心,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河流水体与周边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通过自然力的有效利用,来促进生态系统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功能。所以在设计方案的制定上,要尽可能满足多元化的景观需求,争取做到以人为本。其次,设计人员要秉着可持续发展原则来进行河道景观设计,可通过适当的人工改造技术,来提升河道的系统功能,进而使其朝着理想的方向大步迈进。
2.3河道生态环境与景观效益
河道生态环境对于河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通常,河道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栖息地功能、通道作用、过滤和屏障功能等。在对南川河进行有效治理时,可将硬质衬砌所形成的堤岸看作为人工廊道,然后根据人工廊道的距离来分析其产生的景观效益,据相关践证明,廊道距离越长,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越低,而环境效益却会逐渐升高。因为通过适度的人工改造,南川河的局部衬砌可以有效提升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进而对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有着很大的维护作用。
另外,对南川河进行生态设计时,还要按照国家所颁发的《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及《西宁市南川河水生态文明建设可行性研究方案》在关键部位进行人工加固,以便可以保证河道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升,同时,还要掌握南川河与周围景观元素的连通性,避免破坏景观系统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最后,还要在河岸周围种植本地植物,这样既可以改善西宁市环境,又能够降低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进而全面促进西宁市向绿色样板城市的发展和过渡。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河道治理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这就使得景观生态设计在当下城市河道设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其不仅摒弃了传统河道治理只注重经济效益的发展弊端,而且对于增强城市防洪排涝、景观改造、生态修复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因此,各地区在进行城市河道建设时,应大力倡导景观生态模式的合理运用,这样才能真正维护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实现城市与河道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吴秋华,城币河道治理中生态景观设计初探[J].水利科技2017,02: 55-56.
[2]杨晨.关于南京老城区城币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交互模式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6,05: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