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思考
2017-10-19明显忠明达
明显忠 明达
摘要:网络媒体的兴起不断改变着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大数据时代新媒体环境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即指其现实功效和期望功效的吻合程度,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命脉。迅速发展的新兴媒体,不断影响和改变着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迎来了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媒体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今天的世界是媒介主宰的世界、是数字主宰的世界、是网络主宰的世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信息技術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作为信息技术的数字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新媒体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受众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是新媒体产生的社会基础
纵观人类传播史,大众传播主要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是纸质传播时代(媒介载体为报纸、书籍、杂志等形式);第二个是电子传播时代(媒介载体为广播、电影、电话、电报、电视等形式);第三个是数字传播时代(媒介载体为高清晰度电视、电脑、VCD、DVD、CD、互联网络等)。从技术层面上讲,这三个时代的划分是科学进步的三次飞跃。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折射出信息技术的革命,也满足了受众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要求,根据个体或某个同质的局部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定制产品和服务的时代正在逐步取代整个社会只消费一种型号产品的大众化消费时代,受众的社会需求正是新媒体产生与发展的原动力。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机已经成熟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指出,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生态文明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坚定信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增强全社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截至2016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51.7%,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占比达92.5%,我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6.5小时。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同互联网结合起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失为一种必要的可行的方案。另外,在校学生作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比为25.1%,平均周上网时间远高过全国平均数,他们对新生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附着力,他们可以成为主动承载新媒体这种新生事物的重点服务对象。加之全媒体融合趋势的显现,移动端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利用新媒体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重大。
三、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初探
1.充分发挥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课堂教育主阵地作用。完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改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有效利用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特点,创新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逐步向新媒体教育方式转变。大胆尝试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教育手段并进行试点,运用成果导向,以点带线,全面铺开。
2.充分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网建设。高校校园网全天候、立体型、快捷性地引领舆论导向并抢占舆论制高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渠道。高校校园网必须适时开辟青年学生能够乐于接受的动漫、音像、视频、图解等更直观、更易懂、可接受的大众化专栏进行宣传引导。
3.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下尤其是个人移动终端适时推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借助新媒体环境下各类软件平台进行交互宣传引导。可以采取“拿来主义”为我所用的原则,主动借助微信、微博、QQ、飞信、微信公众号、贴吧、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及唱吧、播客、映客等直播软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学生是拥有这些先进个人终端尤其是个人移动终端的大众消费群体,整合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类资源,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青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力军,成为弘扬正能量的“铁粉”受众人群切实可行。2016年6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各类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统计中,网络新闻占比81.6%,网络视频占比72.4%,网络直播服务占比45.8%;中国网民各类手机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统计中,手机网络新闻占比78.9%,手机网络视频占比67.1%,手机论坛/bbs占比12.9%,手机在线教育课程占比10.6%。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科学地搭建起智能手机、平板电脑(Tablet)、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等个人终端的教育平台是大势所趋。
总之,有了信息科技的大力支持,探索新媒体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利用现有平台及开发新的平台,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