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来西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测度与分析

2017-10-19吴顺焰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9期
关键词:马来西亚

吴顺焰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分割生产的程度不断加深,本文运用KPWW法测算马来西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情况及地位,结果表明在2001-2011年之间马来西亚GVC地位指数均为负值并逐年增大,GVC参与率稳定维持在60%左右,出口中国外附加值率逐年减少,表明马来西亚目前处于全球价值链末端,但马来西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稳步提升,正向上游位置靠近。

关键词:马来西亚;附加值贸易;GVC地位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9.028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通信成本下降、技术进步以及政治经济自由化的共同作用下國际分割生产的进程不断加深。在此背景下,国家之间的贸易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体系,传统贸易统计方式存在重复计算等问题,因此不能完全反映一国的真实贸易情况,而附加值贸易的统计方法则能解决这些问题,体现国际贸易分割的特征,充分体现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分工及地位。目前国内学者从附加值贸易的角度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价值链升级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刘琳(2015)基于附加值贸易的视角研究发现1995-2011年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逐渐加深,但中国还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位置,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

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亚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它与中国在产业结构、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等方面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自2000年以来,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双边贸易总额持续增长,并且马来西亚对中长期保持贸易顺差。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合作、竞争关系愈加深入,而目前国内关于马来西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及其在国际分工中所处地位的研究有所欠缺,因此本文运用附加值贸易的视角来对马来西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及地位进行测度,并进行动态比较分析。以期加深对马来西亚贸易结构、贸易地位的了解,为我国相关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OECD附加值贸易数据库(TiVA)发布的2001-2011年马来西亚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借鉴Koopman等(2010)提出的KPWW法测度马来西亚对别国中间产品的依赖程度即出口中的国外附加值率以及马来西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高低即GVC 地位指数。假设世界上存在两个国家(本国r,外国s),Koopman等将r国附加值的总出口分解为以下5个部分:①被s国作为最终产品直接使用的部分;②被s国作为中间产品直接使用的部分;③被s国出口到第三国的部分;④被s国出口并返回r国的部分;⑤r国出口中国外价值增值部分。

基于Koopman对r国出口附加值的分解,可以构建下列三个指标:

(1)出口中的国外附加值率:

VSSr=FVrEr

其中,FVr表示r国出口产品中包含的国外价值增值,Er表示r国出口的总的价值增值。

(2)GVC参与率指数:

GVC_participation=IVrEr+FVrEr

其中,IVr表示被s国出口到第三国的r国国内增加值,即r国间接附加值出口。IVrEr又称GVC前向参与率指数,该指数越高表明一国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而FVrEr又称后向参与率指数,该指数越高表明一国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

(3)GVC地位指数:

GVC_position=ln(1+IVrEr)-ln(1+FVrEr)

GVC地位指数越大,表明该国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位置,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越高。

3马来西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测度与分析

3.1马来西亚出口的国外附加值率

本文首先对2001-2011年马来西亚出口的国外附加值率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2001-2011年马来西亚从出口的国外附加值率持续下降。2001、2002年马来西亚出口的国外附加值率下降,主要是因为马来西亚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尤其是占马来西亚贸易总额一半左右的日本、新加坡、美国在“9.11”事件后经济陷入衰退的状态,马来西亚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出口导向型模式,导致马来西亚出口总额减少,从其他国家进口的中间产品数量减少。2003年以后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对马来西亚棕榈油、原油、气态烃等初级产品的需求增加,再加之初级产品价格在全球市场的回升,马来西亚大幅出口初级产品,因而对国际市场中间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减少,因此马来西亚出口中的国外附加值率从2006年开始进一步减少,对国际市场中间品的依赖减少。

3.2马来西亚GVC参与率和GVC地位指数的测算与分析

本文分别测算了2001-2011年马来西亚GVC前后向参与率及GVC参与率,结果表明2001-2011年马来西亚的GVC参与率在58.9%-64.25%之间变动且与出口的国外附加值率(即GVC后向参与率)变动方向基本一致,马来西亚GVC的前向参与率除2009年轻微下降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从2001年的14.89%攀升到2011年的19.89%。马来西亚的GVC后向参与率远大于其GVC前向参与率,且其与GVC参与率变动的一致性说明马来西亚大量从国外进口中间商品,对外部经济环境具有高度依赖性,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深,容易受到全球经济的冲击。2009年金融危机之后马来西亚的GVC参与率降到历史最低点,也进一步说明马来西亚对国际经济环境的高度依赖性。总体从GVC前后向参与率来看,GVC参与率主要由后向参与率贡献,说明马来西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而GVC前向参与率的逐年增大则说明马来西亚GVC地位正在不断向上游攀升。而运用GVC地位指数更能说明马来西亚在GVC中的地位,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2001-2011年马来西亚的GVC地位指数均为负值,表明马来西亚在国际分工中还处于价值链末端,但GVC指数的不断增大,说明马来西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endprint

4结论

本文采用OECD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对2001-2011年马来西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下列结论。

2001-2011年之间,马来西亚出口的附加值总额逐年上升,出口中的国外附加值率却明显下降。其次,从2001-2011年,马来西亚GVC参与率维持在60%左右,主要由GVC后向参与率贡献,但随着前向参与率贡献幅度的逐年增大,表明马来西亚对国际市场具有高度依赖性,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深,但它对国外中间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减小。马来西亚GVC地位指数均为负值,表明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环节,GVC地位指数的逐年提高表明马来西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年提升。

馬来西亚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其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和国际产业分工重要的一环,然而马来西亚参与全球价值链以下游环节为主,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较低,要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升级,产业国际地位的提高,首先离不开自主创新。创新不仅是马来西亚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助推力,更是驱动其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而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未来对世界各国来说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主要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其次,一国对全球价值的创造和获取能力反映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产品的国内增值部分越高越能体现本国要素及生产能力的优势,而一国的高附加值活动集中体现在密集使用人力资本的知识资本的环节,因此马来西亚想要提高国内的价值创造能力,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投入,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设施,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最后,全球价值链的升级需要良好的治理环境,而制度质量是比较优势的源泉,马来西亚有必要结合国际生产体系发展现状,在全球价值链重构过程中提出适应本国实际情况又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行动方针,为马来西亚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创造有利的环境支撑。

参考文献

[1]刘琳.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测度与分析——基于附加值贸易的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15,(06):71-83+128.

[2]邓洲,李灏.马来西亚产业竞争力现状及中国与马来西亚产业合作展望[J]. 东南亚纵横,2015,(11):3540.

[3]李毅.近年马来西亚宏观经济运行的特征分析[J].南洋问题研究,2004,(03):4551.

[4]王勤.当代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进程与格局变化[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7279.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来西亚
风光旖旎的“花园之城”——马来西亚亚庇市纪行
看你一眼就会笑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来自马来西亚胡传统甜品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三八妇乐 畅游马来西亚
感受马来西亚的高效急救
北京赢了
正式挡水的马来西亚沐若大坝
马来西亚海军最新型的护卫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