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国际化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

2017-10-19张丽莉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9期
关键词:国际商务课程教学改革国际化

张丽莉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需要高等教育为企业提供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类人才。据此,在分析国际商务类专业教学的现状基础上,结合行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国际化教学实践的探索。

关键词:国际商务 ;国际化 ;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9.025

1国际商务类专业国际化课程改革的意义

1.1国际化课程改革能促进国际商务类专业更好发展

国际商务类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商务人才,学生学习期间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更新速度快,并且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只有知晓各个国家的文化语言,了解各个国家的贸易规则和惯例,才能在工作中更好的处理相关事务。与其他专业相比,国际商务类专业课程更需要从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国际化改革,在国际接轨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

1.2国际化课程改革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

国际化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调整现有课程体系使之与国际接轨。其次教学内容上,要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的进出口贸易及其经营管理理论,借鉴成功商务经验来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另外还有机会让学校老师和学生得到与国外专家交流学习的机会,了解所在学科和其他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学到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学校进一步推动国际化办学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提升专业的教学水平。

1.3国际化课程改革有利于扩大学校影响力

在进行国际化课程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不断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加强与国际院校的交流合作,使部分学生在国内也能接受到国际化教育。目前很多国内的高职院校都选择了从自己学院的优势专业着手,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办班,在中外合作班进行多种国际化课程改革,更好的突出了每个学院的办学特点,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2国际商务类专业国际化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现阶段高职类国际商务类专业的国际化课程设置,主要是参考国外的相关教育理论来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比较单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设计等没有实现自己学院的特色,学生的专业能力相对欠缺。有些学校的专业课程是以商务类为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增加英语的读写及听说能力训练。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毕业后真正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将专业知识和英语结合起来灵活应用的能力不够,离用人单位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2.2国际化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缺乏

现有的国际化课程教学中,大部分学校是由少量外籍教师和自己培养的国内教师担任,国内教师主要是外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配合承担,专业的国际化课程教学教师非常缺乏。

一方面,外籍教师引进的渠道比较单一,教学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国际化课程在高职院校基本属于起步阶段,外籍教师主要是以聘请和合作办学院校派遣为主,上课时间一般比较集中,人员缺乏稳定性。顺利的到学校任教以后,在具体的时间安排,课程设置各方面衔接顺利与否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壞。实际上由于存在中西不同文化的差异,特别是学生英语基础的影响,很多学校在开展外籍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教学效果都不太尽人意。学生刚开始时显得兴趣浓厚,开始一段时间后热情降低,反应上课听不懂或者满意率低,部分学生反映对英语的听说能力有所提高,但专业知识提升不够。

另一方面,自身的教师水平不能满足国际化课程教学的需要。国际化课程教学需要教师能充分把握国内外本专业的前沿理论,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能用英语对专业知识讲解,在课堂中能自如的对于国际商务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分析,让学生比较容易的接受理解,还需具备一定的国际商务类企业的实战经验,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目前国内高校培养自身的国际化教学师资,主要采用送教师出国学习的方式,而出国深造的机会因为名额的限制比较少,一般以短期的培训居多,在短时间内让老师具备国际化经验也有一定难度。

2.3学生的外语基础薄弱

高职学院学生的外语基础比较薄弱,商务类专业的学生相对基础较好一些,在授课时对英语的听说训练也较多,但依然与国际化课程的改革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外籍教师的课程全英语教学模式,学生的听懂率和满意率不够,使外教课程效果大打折扣。特别是商务类专业课程,词汇量的要求更高,学生听懂和理解的难度更大,部分跟不上的同学导致对课堂失去兴趣,国际化课程的推进更加困难。另外从其他国家的商务类专业来看,一般学生除了英语都掌握了第二语言,而我们的学生英语的学习都存在一定难度,从师资和学生自身条件上,全国能实行第二外语学习的学校都不多。

3对策

3.1高职国际商务类专业国际化课程引入方案

国际商务类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实践性环节等五大模块。根据所在学院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渐进式分阶段进行。可以是一门课程的各个方面,或者是某门课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如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种的某项实训项目开展。

对于低年级时的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不建议开展;对于《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专业课,学生具备了一定英语基础,采用中英文两本教材的授课模式;对于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英语》开展全英文的国际化授课;对于《外贸单证实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采取逐渐推进,先加入辅助英语材料的方式进行。

3.2更新国际化课程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完善课程内容。以国际商务类核心课程为主,以语言、文化和专业三类核心课程为基础,注重课程内容的交叉和融合。教学内容上多搜集英文原版网络信息,广泛收集国际化教学资源,将国际性知识纳入到教学活动和学生作业中。结合国际化学科交叉的优势,形成具有我国高职院校特色的商务类课程内容。

第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说教型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增强课堂这两个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空间。比如在专业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利用国际通用的教材,进行与企业契合度更高的网络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讲课程分解成实际问题和任务,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分组讨论网络搜索等多种方式完成任务。对于没有实行全英语教学的其他课程,鼓励专业老师采用研讨课,双语课等方式进行,引入“翻转课堂”、“微课”等现代智慧课堂方式,不断创新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启发学生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索学习。

第三,加强教学效果考核。选择一些国际化课程建设做得比较好的学校,确定关键指标创新教学的考核模式。除了传统的期末考试的模式,注重过程考核,考核主体上,除了老师对学生的考核,增加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学生之间的相互考核,使考核主体也多样化。多学习国际上开放式的考核方式。

3.3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培训国际化

国际化课程教学需要有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加强人才的引进,特别大力引进优秀的海外人才,积极吸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参与教学工作;聘请国外教师走进课程和指导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国际化。另一方面以青年老师为基石,加强对英语基础好的,熟悉国际标准的青年老师的培养,送出去进行进修与交流。分批次,有计划的选派老师去国外的大学学习,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引导老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国际化课程教学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侯虹,韩春英,苏海佳.高校国际化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6,(12).

[2]惠悦,曹顺仙.高校国际化课程优化的途径[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10).

[3]张家成,刘晓辉.李陶然基于国际化视角的新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2,(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际商务课程教学改革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