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性穿刺型负压引流器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7-10-19河南大学淮河医院475002李然裴军田莹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腔甲状腺癌负压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475002)李然 裴军 田莹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外科疾病,目前,对甲状腺癌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根治手术为主。甲状腺位于颈深筋膜内,为封闭的筋膜间隙,甲状腺血管及淋巴管极为丰富。甲状腺癌术后,手术区血肿是甲状腺癌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血肿一旦出现需要二次急诊手术,否则给患者生命带来危险。甲状腺癌手术时,术中常规放置颈部引流管,预防术后手术区血肿的发生;选择哪种引流管能达到这个目的,是我们一直追寻的问题。河南大学淮河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甲状腺手术中应用一次性穿刺型负压引流器86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864例,女:546例,男:318例;年龄15~69岁,中位年龄48岁;分化型甲状腺癌851例,甲状腺淋巴瘤3例,髓样癌10例;单侧叶加峡部切除加XI淋巴结清扫252例,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加XI区淋巴结清扫217例,单侧叶加峡部切除加XI区加患侧颈部淋巴结清扫105例,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加XI区淋巴结加患侧颈清扫263例,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加XI区淋巴结加双侧颈清扫27例。

1.2 方法

1.2.1 放管 手术结束后将创腔冲洗干净,创面未见活动出血,按手术时间先后以2∶1的比例分配观察组576例,对照组288例。观察组用一次性穿刺型负压引流器:型号规格YFY-C-200*3.1,引流管外径3.1±0.2mm,有效引流管长度≥500mm,二排侧孔共52个孔,采集球有效容积200ml。在颈部相对隐蔽的位置从创腔内向体表穿刺引出,根据创腔体积,选择有效引流管长度,皮肤丝线妥善固定。

1.2.2 引流管护理 手术24小时内,每2小时观察引流管引流情况,记录引流量及性质,引流管周围不适感觉,引流管固定是否松动、移位,管周是否有渗液。如果2小时内引流量大于100ml,性质不凝的血液,马上报告主管大夫创腔内有活动出血,血肿可能发生;2小时内引流量大于100ml,性质为透明的液体为主,马上报告主管大夫创腔内有较大的淋巴瘘;同时安抚患者及家属,消除紧张情绪,协同主管大夫做好相关处理。24小时引流量小于10ml拔出引流管。

附表 两组对比情况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肿发生率、引流管相关事项发生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术后7~10d引流孔愈合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拔管平均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12~24小时,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见附表)。

3 讨论

甲状腺及甲状腺区域的淋巴结血管及淋巴管极为丰富,甲状腺癌手术时为了彻底清除病灶,容易造成较大的创面, 术后极易出现渗血现象;术后患者不能正常坐卧,其体位即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易咳嗽,又不利于渗血的引出;麻醉刺激也易致患者发生咳嗽、呕吐等不适;加之颈部活动量较大,均易导致创腔处渗血,而造成血肿;血肿一旦出现又会刺激压迫气管诱发或加重咳嗽,导致患者呼吸不畅,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是甲状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更重要的是会给病人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1][2]。甲状腺术后如果创面引流不畅造成积液影响伤口的愈合:创腔渗液一旦出现短时间内不能引出体外造成积液,干扰吞噬细胞的活动,和成纤维细胞的再生,创腔内形成死腔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延迟愈合时间。

猜你喜欢

创腔甲状腺癌负压
颅脑术后创腔张力性积液的诊治分析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创腔”在黄梅戏唱腔教学中的应用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五步疗法”治牛蹄叶炎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